拯救乳房

出版時間:2003-6-1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畢淑敏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妓女、白領麗人、喬裝打扮的男人、公務員、老干部、碩士生、下崗女工……各色人等匯聚一堂,攜帶著復雜經歷和對死亡的恐懼與抗爭,隱藏多年的人生秘密一一暴露,一個精心策劃的商戰(zhàn)陰謀正向癌癥小組逼近……本書是國內第一部以心理治療為內容的長篇小說,在《北京青年報》火爆連載中。
 
  畢淑敏繼《紅處方》《血玲瓏》之后的又一部長篇小說,通過該作品探討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治療問題,是非常嚴肅的人類話題,的確關注的是人類的“乳房”,“拯救乳房”就是要關注病人的心理健康。發(fā)表于一九八零年《斗士》雜志上的一張圖片作為該書封面:裸身的乳腺癌患者梅姿格朝天張開雙臂,清楚展現(xiàn)一只乳房完好、一只乳房被切除,原本的手術疤痕代之以美麗的刺青。這幅圖片極為撼動人心。
  如果要為這部小說找?guī)讉€高頻詞的話,我以為可以入選的有:“心理學、癌癥、命運、死亡和愛”。--畢淑敏
  女性的乳房和生命、美麗聯(lián)系在一起。乳房代表著不同的現(xiàn)實,文學、繪畫、攝影、影視,塑造了理想的乳房。而日益猖獗的乳癌卻在無情地催殘著無數(shù)現(xiàn)代女性的身體和心靈。失去乳房就意味著失去了一切?心理學博士程遠青刊出廣告,面向社會招募乳腺癌病人,組成心理治療小組。公務員、老干部、碩士生、下崗女工、白領麗人、妓女……各色人等匯聚一堂,攜帶著復雜經歷和對死亡的恐懼與抗爭,在小組內碰撞成長。
  程遠青無法克制好奇,違背紀律,將組員情形向外泄漏。許多隱藏的秘密及隱私一一暴露……小組治療工作節(jié)外生枝、懸念迭出……小組被迫參加電視節(jié)目,炒作新藥,卻陷入困境。小組成員面對死亡,也面對生命的超越。全文飽含人文關懷精神,不懈地探討癌癥病人的精神尊嚴、人性完美等終極話題,深入描寫了癌癥病人獨特的心理路程,是國內第一部以心理治療為內容的長篇小說。

作者簡介

畢淑敏,1952年生于新疆,在西藏阿里高原當兵十一年,從事醫(yī)學工作二十年后,開始專業(yè)寫作,發(fā)表作品二百多萬字。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yī)師,心理學家。

書籍目錄

1 與狗有關的自殺
2 叫醒魔鬼
3 永遠過不去的事
4 一道老虎菜
5 綠色的羊羔皮紙
6 這個小組姓癌
7 按下你的指紋
8 夜半鈴聲
9 墓地游戲
10 天堂里的政委
11 苦澀的青蘋果
12 乳房哭泣
13 白云之舞
14 我得了乳腺癌
15 心中蟒蛇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拯救乳房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8條)

 
 

  •     最早看畢淑敏的作品還是在上學時看的一篇散文《素面朝天》,印象挺深的,后來一位同學給我力薦這本書,我抱著極大的熱情,三天看完了。沒有想象的那么好,情節(jié)沒我想象的那么曲折,但足以吊我胃口,讓我一口氣看完,我不知書中情節(jié)完全是虛構的,還是有些真實的東西在里面。我不太喜歡畢淑敏總以一個很客觀,很正兒八經的形象出現(xiàn),給人感覺很客觀甚至有些刻板。主人公完全可以是鹿路或者成慕海,我覺得作品張力不夠,寫作可以更放肆一些。畢竟,寫作不是生活,作品是一個更肆意的世界。
  •      因為專業(yè)關系,也因為老師的強勢壓力,我開始讀這本書,最后竟然無可救藥到即使通宵也要細細咀嚼完它才肯入眠的地步。凌晨5點13的時候,在安疆去見政委中結束了《拯救乳房》。但是,我卻睡不著了。
       之前我從未重視過小組工作這門課程,即使老師講的再如何繪聲繪色,我情緒上依然沒有任何波動。卻在看完“會心小組”后,看著小組如何從最初的人人互相防備不肯交心,抱著來來就走的心態(tài),到最后完全釋放自己,分享自己內心最骯臟的秘密,聽到恍如平地驚雷般的接近半年的小組活動就要終止時的無措與不舍,我感覺我都要哭了??墒俏移綍r卻并不是這么感性的人。
       其實靜下心來,理性的想,乳癌小組的極大多數(shù)成員都在逃避,在拼命地回避很多問題。比如成慕海與程博士通話時暴跳說“千萬別說出那個病的名稱!……那病是睡著的魔鬼,大聲叫醒,它就暴跳如雷?!北热缁◢褂肋h只是氣急敗壞地撕掉綠紙條,卻無法拼湊勇氣把綠紙條上的號碼撥出去。比如鹿路只是一味地幻想到了賺夠給三哥換腎的錢就金盆洗手和三哥到另一個城市結婚,卻從不敢問三哥是否愛她,是否愿意娶她。
       乳癌成員面對的共同問題就是死,但卻沒有人愿意正視它。就像周云若要對每個人說出“我,周云若得了乳腺癌?!边@句話竟然恍如花了好幾個世紀的勇氣。小組掙扎在生與死的邊緣,愛與恨的邊緣,真誠與虛假的邊緣。但不管起初如何,過程怎樣,最終小組活動使得每個成員都得到了溫暖,獲得了正視死亡的勇氣,重新開始的決心。在如何飛快的死亡倒計時里,至少活在當下。
       看完書以后,特地去百度了畢淑敏。原來她不僅是心理咨詢師,也是個內科醫(yī)生,當過11年的兵,從醫(yī)20年,救治過無數(shù)的來訪者。我想,也許只有真正有過一些相關的經歷,有著親身的接觸,才能有著更貼近的感悟,而我僅僅膚淺地以一個讀者的角度,也許更多地只是停留在感動,感嘆,卻如何也無法那樣切膚地感同身受。
       但是我還是要說幾句關于里頭的一些小組的咨詢方面的個人見解,覺得成員之間的一些對話有些過于夸張,腦子里頭就會疑問,現(xiàn)實中真的就會講出這樣的一些話嗎?以及程博士在做給她們個別作輔導的時候,真的那么快就能達到預期目的嗎?比如在幫助鹿路直面她一廂情愿的事實,在幫助卜珍琪找回她不愿記起的那段陰暗記憶?;蛟S在現(xiàn)實,那樣的咨詢會耗費更多的時間同時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但是作為國內首部出自心理學家的心理治療小說,它的學術價值絕對是不容忽視的!在這里,我要謝謝畢奶奶!
       說句題外話,這本書最震撼我的是——原來男人也能得乳腺癌!孤陋寡聞了……
      
  •     朋友無意中塞給我的一本書,我開玩笑地接納了它,結果我不可救藥地讀完了。
      
      這本書教會我新鮮卻沉重的名詞——乳腺癌(還有尿毒癥)。從一竅不通,到作者用細膩到刺痛你每一條神經的名字來給你闡述乳腺癌與病人面對這個可怕的惡魔的故事。揭開傷疤不是為了撒鹽,而是為了面對這個沉痛的事實,更要學會面對一個“殘缺”的自己。面對是為了要重生,要回歸自我。生命走得多遠,終歸要走向死亡的,無論你我是否罹患這種苦難,最終都要回歸到這條路上來。我只想像安疆老人那樣優(yōu)雅,從容的面對她,不怨天尤人,不心驚膽顫。
      
      就像之前在公交上遇到的燒傷面積達到7成的嚴重毀容的女孩子,依舊堅強地外出活動,接受陽光的眷顧,享受朋友一起的快樂,這就是淡定從容。我打心里佩服這位女同學的堅強豁達。
      
      我懂得即使我們遇到哪些所謂的與我們有不同的人,或者是病人,我們都不應該帶有色眼鏡,他們的存在有他們存在的理由與價值,我們不能剝奪和否認這份價值。哪些病患者更應該接受我們的認可,更應該受到我們的接納,他們不是怪物,是由一些不好的事情強加在他們身上才會造成這種差別。這種結果不是他們自有意愿產生的。
      
      謝謝這本書讓我懂得這些。
      
      女孩子真該讀讀這本書。
      
  •      癌癥帶給人致命的不是身體上的殘缺,而是心理上的迫害與陰影。癌癥很多是由心理的長期壓抑造成,它的到來也會使人扭曲變態(tài)。所以人心其實是很脆弱的,大凡三分之一的癌癥病人是被嚇死的,估計也是這道理。
       我們終其一生矛盾著的眾多問題,其實都只是圍繞著一個核心問題,自己的殘缺,認識自己并不簡單。尋求一生的答案,只是在于是否真實面對自己。所謂真實,是魔瓶封紙下的東西。
  •     剛開始看到這本書,我就疑惑,作為醫(yī)生又作為心理學家的畢淑敏,怎么出了一本這樣的書,我心想,是醫(yī)學類的吧,結果不是,與我之前看過的《心靈旅程》、《心靈處方》很不同。
      一開始,我被程遠青這個女人吸引了,放棄學業(yè)去賺錢給自己的丈夫讀書,多么偉大的一個女人。丈夫背叛她,用著自己熟爛于心的專業(yè)術語去結束之前的愛戀,好殘忍的對白。然而,程遠青沒有放棄,繼續(xù)自己的學業(yè),并成為臨床心理學家,之后組建了這個小組。其實,我認為,她內心也有痛,乳腺癌病人讓她覺得自己的痛其實并不算什么,如其說她拯救了那些乳腺癌病人,不如說乳腺癌病人拯救她,讓她學會沉著應對變化,沉著應對死亡。
      好吧。談回乳腺癌病人,哦,不,她們是正常人。
      公務員、老干部、碩士生、下崗女工、白領麗人、妓女、喬裝打扮的男人,各種人匯聚在一起,她們的生活背景及職業(yè)迥然不同,但是,她們內心有一樣的痛,有過不去的陰影籠罩著她們,折磨著她們。她們本來認為自己是孤寂的,無人能夠談心,因為害怕對話里,有更多的不舍,只會讓自己在痛苦里煎熬而無法擺脫。此時,小組就像一束陽光,讓她們從外到內都感到無比溫暖。一開始,她們討厭這個小組,互相看不起小組里面的人,但是,通過逐漸的相處,通過一次次的吐訴真話,她們的心,融入了這個組織。她們發(fā)現(xiàn),其實就算職業(yè)不同,有高有低,但我們并沒有不一樣,都是一群患乳腺癌的人,都是一群需要安撫的人,都是一群有痛苦陰影的人。不同的身份,一樣的痛。
      當我把書看完的時候,心里曾經的陰霾被拂去了。當我看著一個個瀕臨死亡的人,笑談風聲,我內心的糾結頓時釋然。剛開始,我為她們悲哀,如果是我,我無法面對。因為,我無法坦然面對死亡。但是,看到她們的每次聚會,都是那么輕松愉快,讓我不禁想,都要死了,為什么還要痛苦地把剩下的日子熬過去呢?我不想想太多,想我周圍的人,她們將如何痛苦,我會想,以后的日子要好好過了。
      女人們,失去乳房,在機體上講,并不完整。但是,心與靈的交融才是我們所追求的完整啊。
  •      因為最近身體不適,所以搬到宿舍外面來住,也就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閱讀各種閑籍,看完畢淑敏的女心理師,又從圖書館找來破破爛爛的拯救乳房出來看。翻了幾頁,心想,畢老師的這兩本書好像套路都是一樣的,女一號都是名字聽不出男女的心理師(賀頓,程遠青),命運悲慘,但堅強的自修心理學,幫助他人,開業(yè)的第一個電話都是無聊的玩笑搗亂者打來的電話,承繼關系的話,程遠青似乎是成長后期的賀頓。
       越往后看,越發(fā)現(xiàn)畢淑敏的厲害之處,公務員、老干部、碩士生、下崗女工、白領麗人、妓女、喬裝打扮的男人,每一個人物的一生都如電影一般活靈活現(xiàn),或者輝煌,或者悲慘,或者嫵媚,或者骯臟,每一個人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如果女心理師是基于畢淑敏是一個心理學家,賀頓的心理變化被畢老師捕捉的細致入微,那這一本書,就不禁讓人懷疑,畢淑敏是否也做過公務員,校長,白領麗人…
       書的結尾有些倉促,但放下書還是有一種置身小組的感覺,胸部也有一絲絲的不適。如同程遠青所說,我也有些許的自卑,感覺自己并不在你們之中,我是少數(shù)。這是閑話,如果一個強壯的體魄,我到寧愿一直那么自卑者。(笑)
  •      畢淑敏具備醫(yī)生、心理醫(yī)生的職業(yè)背景,因此寫這部小說一定有很多得心應手的狀態(tài)。
       可能是年代、年齡的距離感,我不太喜歡這部小說的文風和架構安排,感覺缺乏藝術的美感,充滿了人為的戲劇造假。當然,寫實與否只是一種寫作思想而已,有人認為現(xiàn)實寫實主義的才好,有人追捧藝術的虛幻美感。但是這部書既不寫實(有好多圓滿的、順理成章的生活假象),更缺乏藝術的美感(太圓滿而缺乏悲劇的美感張力)。因此就有一種別扭的失衡,兩邊都不著際。
       作者太想營造一種藝術感,書中每一個角色名都那么地想突破世俗而充滿離奇的美感——鹿路、安疆、周云若、岳評、成慕海(梅)、花嵐、應春花、呂克閘。這些名字矯揉造作,有些讀起來還很拗口。包括全書的架構設計和情節(jié)安排,無非就是小組活動現(xiàn)場穿插每一個人的故事敘述。即使是最初和最后出現(xiàn)的幾個懸念,也沒有太出人意料,在作者的揭秘敘述中讓我感覺到了乏善可陳的厭倦。
       這是中國第一部以心理學為基礎的小說,但是書中人物的心理分析在我看來沒有太大的現(xiàn)實意義。人是復雜的生物,哪能這么容易就積極向上這么容易就改變呢?書的最后對每個小組成員的生活改變交代,我覺得特別虛假,就像是小時候的作文習作,最后總是以圓滿的結局示人。
       但是,不得不說,具備心理醫(yī)師背景的作者,在感性地表達某些觀念時、在感受別人動作的用意時,有一針見血的洞察力。
       這兩句話讓人印象深刻:
       越是樸素的東西,越有生命力,樸素而富含真理的東西往往長久。
       哀傷是不會變的,它只會更深沉和更細致了。
  •      這是老師推薦的有關于心理方面的書,我是基本上一次性看完的,中間停不下來的感覺,其實我看的重點不是心理了,是得了病的人怎么面對,有妓女,有校長,有官員,有男人,我害怕得上這種病,我不敢面對,其中的組長對每個人的輔導是小心翼翼的,讓我感動。封面的人物的震撼力超級有,正常的人都不敢拍這樣的照片,但是這樣的病人卻勇敢站出來,畢淑敏的筆尖描繪了一群需要愛的人,我們忽略了太多,我們要多想想怎樣去愛人 愛自己。
  •     昨天花了一晚上看這本書,本來書的題目就讓我驚心怵目,心想畢淑敏老師真夠大膽的,但是隨著書的內容及情節(jié)一步步展開,我仿佛看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我的眼前盛開,綻放,然后凋零,何其美好,何其壯烈,我不忍這樣的結局,記得我第一次翻開《安娜 卡列琳娜》,它的第一句話便是“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平凡著并且美好著,這個看似簡單的生活目標,可是在很多人的眼里是那么的遙不可及,災難一旦降臨,連承接的雙手都無力抬起,普通人面對困難,大抵是兵來將檔,水來土淹,可是在這樣的疾病面前,生理的缺失,病痛的折磨和煎熬,心理的巨大失衡,及使是一生的伴侶也未必會陪同你一起面對,多么艱難的世界!
      書中的女子,個個讀來是一曲婉歌,假使上帝給她們重生的機會,她們又會怎樣來過,那些支持她們走下去的理由就猶如,茫茫雪海里的紅梅,冰冷的絕望中那邊是她們或者的全部。
      小5說,干媽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她以這個標準來衡量美與不美,而干媽卻只是一個三大五粗的女人。
      在我的眼里,在我的心里,我的媽媽也最美,從此我也以這個標準來衡量這個世界的女人美與不美了!
  •      立意比較嚴肅,但是小說痕跡也很明顯,結撰的一個結構非常整齊,所以不禁看,不值得像經典讀物一樣反復玩味。小說因此而有些幼稚。
       描寫安疆那部分較好,可能和作者的經歷有關吧,畢竟在部隊呆了那么多年,看那部分的時候比較有質感,有一些實在的東西。而不是像其他人物那樣是一些仿佛只有線條的架子。
      
      
  •     為什么取這個題目呢,昨天剛看完拯救乳房這本書,想到的是拯救心靈。
      
      生活節(jié)奏太快,沒有時間坐下來傾心交談。每個人都給自己筑起一道高高的圍墻。別人進不來,你也不打算出去。就這么僵持著。
      
      心底的問題不通過溝通便得不到解決。于是,猜疑,自我保護式地傷害他人,缺乏獨立人格,疏遠人群,受虐傾向,這些問題都隱藏在一個個陰暗的角落。它把人壓抑得慌。
      
      這一切和癌癥聯(lián)系在一起時,就產生了更大的悲劇。小說中提到的乳腺癌,是奪去女性生命的一大殺手。倘若幸運,留得性命,失去女性性征后,又該怎樣收拾自己的心情,來面對這個世界呢。
      
      小說結構緊湊,絲絲入扣,一個個小故事串起來,讀得欲罷不能。看到姑娘們悲慘的命運,很為她們難過。每個人的性格不同經歷不同,得過乳腺癌或親人得過乳腺癌讓ta們走到了一起。對這個小組的信任使得她們慢慢敞開心扉,把深埋在意識深處觸碰不得的痼疾進行自我剖析。
      
      在心理學家的指引下,想隱藏的慢慢揭露出來,戰(zhàn)勝了自己心中的恐慌,小組成員的內心漸漸地注入了陽光,信任,自愛,獨立等等這些正面的東西。ta們被不幸擊中過,然而ta們因為彼此的關愛而愿意去直面曾經一味逃避的問題,重新拾起生命的尊嚴,面對生活的勇氣和一顆愛人愛己的暖熱之心。
      
      我同情ta們不幸的遭遇,更佩服ta們敢于直面自己的態(tài)度和點亮生命的勇氣。
      
      愿大家主動走出巴別塔與人傾心交談,愿人們借出耳朵來相互傾聽,愿每一顆受過傷的心得到愈合。
      
  •       程遠清博士的癌癥小組成員各自有著不敢為外人道的秘密,她(他)們個性極端,故事也令人動容??吹匠滩┦坑盟膶I(yè),找到每個人心結中的阿喀琉斯之踵,撥開重霧,將陽光與力量重新注入到每個小組成員心中,感覺暢快之余,卻總有一些隱隱的不安。臨近結尾恍然明白,僅靠小組那三分鐘的熱乎勁想改變人一生的習慣,是很困難的。唯有不斷地審視自己,和自己連接,才能真正解決習慣性的痼疾。
        結尾對于死亡與生命的描述與分享,沁人心脾。
  •     “拿不準該不該信一個人的時候,我的經驗是信他一次?!?br />   “一個人節(jié)儉了自己的食欲,去資助自己的性欲,可以得到理解?!?br />   “真摯是有殺傷力的,也許不完美,也許不正確,卻自有刺入人心的尖利?!?br />   “對于一些女人來說,身體的界限一旦被打破,她們同時也放棄了思想的完整?!?br />   “人要學會簡潔,即使在悲愴中?!?br />   “在一個人最紊亂最艱難的時刻,有的時候,只需要一個一言不發(fā)的陪伴者。任何言語都是蛇足?!?br />   “什么是幸福?在珍愛你懂得你的親人中間,遠行,這就是所有幸福中最永恒的一種。”
      
      程遠青將憑借自己的能力開辦中國的癌癥心里研究所。我欣賞她的冷靜沉穩(wěn)。
      諸強離開了公司,變得成熟滄桑。我喜歡他的羞澀認真。
      岳評的校長做得更加如魚得水。
      卜珍琪不再諱疾忌醫(yī),投入新的治療中。
      鹿路又有了新的名字。我為她的癡情所感動。
      周若云開始了她真正的愛情。
      應春草參加了女子防身術訓練班。我慶幸她已不再是那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應春草了。
      花嵐與裴華山間的夫妻生活漸入佳境。幸好花嵐的軟弱和懷疑沒有置他們的婚姻于死地。
      成慕海和成慕梅戰(zhàn)勝了分裂。
      呂克閘估計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唯利是圖的商人終究什么也沒得到。
      安疆在“親人”中間遠行了,她說她很幸福。是啊,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她找回了自己。
      
      在這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中,本該引發(fā)我對死亡的很多思考?可是我沒有??赡苁俏疫€沒有重視死亡?;蛟S我們真的不必重視它,在它來臨之前,好好的活著,把想做的事情做了,那還能有什么遺憾呢?
      面對小組里的欺騙,面對鹿路那樣作踐自己,面對應春草的偏頗觀念,面對失去自我的安疆,面對人格分裂的成慕海,我沒有咬牙切齒,我沒有痛恨他們。我可以平靜地看待他們令人憤怒或驚訝的行為和情感,我被深深地感動著。
      
  •      看了心累,但是很值得一讀的書。小說充滿了對乳癌患者的人性關懷,令人感動,也令人深思。人性的種種也許在病痛更顯露無遺。只有經歷些痛苦掙扎,固執(zhí)埋藏于內心的記憶才會被不經意地觸碰,等待陽光的沐浴。
       也許這本書理想化了心理治療的效果,但是書中對于生命和死亡的深刻剖析還是耐人尋味。生命本是一個悄悄向著死亡逼近的歷程。
  •     這本書早幾年就已經買了,可能是因為當時年齡稍輕,看后沒有留下太多的記憶。最近聽說有同學不幸得了乳腺癌,并且前往探視,因為年紀差不多,由此也使自己產生危機感。我再次翻出這本書,重新閱讀,對心靈產生很強的震撼。書中的癌癥救助小組中的每一位成員,都頗具代表性,與他們一起經歷了一場場的心靈的掙扎,正視自己,救贖自己。看完之后,思緒還久久沉浸其中?! ? 書中的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年輕力壯的時候,你的精神很可能并不強健,甚至可能是不堪一擊的。當你垂垂老矣病魔纏身,你的精神也有可能并不頹廢,甚至歷久彌堅斑斕多姿?!?/li>
  •     看這本書的時候,感覺到有一種力量從書中慢慢彌漫開來。哪些用世俗的眼光判定為“弱勢”深圳“卑微”的人,打開了塵封已久的潘多拉魔盒,好像心靈起了化學反應,電光火石之間,升騰成了另外一種生物。
      大學的時候看過《血玲瓏》,驚異于她詭異的構思。去年看了《女心理師》,昨天看完了《拯救乳房》。畢淑敏的書像一個黑洞。
  •     一直喜歡畢淑敏的文字,有種療傷的功效。
      最開始認識畢淑敏,是在高中時各種語文卷子上的文字閱讀題。
      拯救乳房 這本書是好久好久以前看的啦,很多情節(jié)記不清了,只記得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如果我們換一種積極的 樂觀的態(tài)度 ,很多事都會豁然開朗了。也第一次了解了互助心理小組這樣的模式。
      
  •     題目嘩眾取寵,其實可以換成另一個疾病或者癌癥,不過這個更加吸引人。寫法上繼承了畢淑敏的習慣性黑暗寫法,不過不明顯。不及別的好看。至于心理咨詢這個工作臺辛苦了,一定要非常堅強的人才能做,大多數(shù)人還是要找到自己的小位置,找到快樂和真正奮斗的目標,好好干啊~
  •      好久沒有看過文學作品啊,這次看大家的作品被她書細膩的描寫所嘖嘆!得病后不被人理解,走不出自我的陰霾。
      有些事情只要去勇敢面對沒什么比死亡更可怕的,僅只是面對自己的缺陷呢?
  •     猶如一簇藍色的火苗,孱弱,躍動?;毓夥嫡諘r,右眼跳三下,那是快樂的暗語。還是喜歡畢淑敏的散文,細膩,真實,卻仍舊不失震撼?!靶〗M”是這個故事的核心,似乎每個人都太具有代表性,過于苛刻的結構,鏈接了那些難于啟齒過去。最喜歡的是卜珍琪,堅強,奮進。最遺憾的是鹿路,她形容自己的名字,九色鹿的鹿,小路的路。潑辣,老成。最佩服的是成慕海,智慧,嚴謹。最欣慰的是安疆,遲鈍,幸福。曾經灰色的記憶,或選擇忘卻,或愿意自我欺騙,這里,程遠青給了他們自由。身體殘缺的人們,癌癥奪走了健康,但是心智,但是靈魂,還是那么健康,那么豐滿。安疆奶奶走的很平靜,小組的每個成員,默默地,守護,似乎就是自己的親人。面對死亡,不再畏懼,坦然過去,為自己而活。那一天,雪花片片飄落,從夏秋到冬春,從彼此的不信任,到互相關愛。小組在成長,每個人也在成長。該散的,終歸是要結束,可是新的人生,新的態(tài)度,在殘缺的身體上,逐漸圓滿。
  •     隔了多年重讀《拯救乳房》,故事梗概已經知曉,所以觸動我更多的是書里人物的成長過程。
      
      簡單來說,成長過程是首先是正視現(xiàn)實,無論是患病的現(xiàn)實、還是感情方面的事實。只有鼓起勇氣面對真相,才能讓生活往好的方向繼續(xù)。其次是要采取行動,再美好的想法如果不行動,那還是鏡花水月。
      
      癌癥患者比我們其他人有更緊迫的死亡壓力,在生死的問題面前,人類的其他欲望都顯得那么渺小。而我們,事實上并不一定比癌癥患者有著更長的壽命,人體是脆弱的,意外也許就在下一個轉角等著。如何過好死之前的日子,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去思考的。
      
      書中人物的故事,給了我一個思考的起點。
  •     多年前看這本書時同學說25歲以上看的,當時常在新浪看書,悠悠的過了很多年今天恰巧看見.......生活大多時候由平淡組成,在中國人多的社會人也平淡事業(yè)平淡,平淡也最真切吧....
  •      在特殊時期讀完了這本小說,給我?guī)淼男撵`上的震撼是巨大的,曾幾何時,當自己有點小病的時候,也曾懷疑過是不是令人聞風喪膽的癌??粗鴷械倪@幾個女人和男人,突然覺得她們很偉大,敢于直面殘酷的現(xiàn)實,盡管曾經退縮過,懷疑過自己,在小組的力量下,每個人都回到了自己想要達到的心理狀態(tài),那就是有個無比強大的內心,這點太重要了。喜歡畢淑敏的文字,盡管有時覺得過于現(xiàn)實和血淋,但是每次讀她的書都會給我以心靈的啟迪,逼著自己去重新思考人生中遇到的問題
  •     一口氣讀下來的書,第一感覺還是震撼,不過這種感覺比她寫的其他小說都要強烈。應該說這本書是在她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了,我看到的,是人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的艱難,尤其是被歧視的那一部分。當然,或許還未懂它更深層次的含義,不過我知道的是,我們每個人都過的很不容易,既然存在了為何不好好活呢?只要我脆弱了我會去想那個小組的成員門,會努力的去學習她們的堅強。其實畢淑敏的文字總是很感化人心靈的,我極力推薦這本書。
      
      
  •   這么深刻的感觸~~~
  •   很認同你的觀點
  •   握手!
  •   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畢書敏曾接受過專業(yè)的心理培訓,所以才寫出這樣一本真實的書來??上М叴蠼悴辉僮鲎稍兞?,如果她做的話,一定是一位優(yōu)秀的咨詢師。8位來訪者的人生展現(xiàn)在我面前,太震撼了!前所未有的真實!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