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3-08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蘇]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頁數(shù):286 譯者:陳麗貴,李泳泉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雕刻時光》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一九三二年生于俄羅斯札弗洛塞鎮(zhèn),是詩人阿爾謝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曾就學于蘇聯(lián)電影學院,一九六一年畢業(yè)。他的電影曾經(jīng)贏得多項國際性大獎;第一部長故事片《伊萬的童年》于一九六二年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第二部電影《安德烈·盧布廖夫》于一九六九年的嘎納影展贏得大將,接下來的作品,《索拉里斯》(1972)、《鏡子》(1974)、《潛行者》(1979)均受到西方國家熱烈推崇。他的作品以擅長運用驚人的象征意象馳名于世。一九八三年在意大利拍攝《鄉(xiāng)愁》時,塔可夫斯基決定終生不再重返蘇聯(lián)。其最后一部作品《犧牲》榮獲一九八六年夏納影展評審團特別獎,同年十二月,塔可夫斯基因肺癌病逝于巴黎,享年五十四歲。 許多影評人曾試著詮釋其濃烈的個人化視野,卻始終難以企及。終于,在這本《雕刻時光》里,他記錄了自己的思想、回憶,首度披露其重要作品的創(chuàng)作靈感、發(fā)展脈絡、工作方法以及濃烈的自傳內涵,并深入探究影像創(chuàng)作的種種問題。這些文章系長期陸續(xù)寫成,惟《犧牲》一章口述于其生命最后幾周。在這本藝術證言里,我們看到這位大師在“一團時間”里雕塑生命,仿佛時間奔馳穿越鏡頭,烙印于畫面之中。
作者簡介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一九三二年生于俄羅斯札弗洛塞鎮(zhèn),是詩人阿爾謝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曾就學于蘇聯(lián)電影學院,一九六一年畢業(yè)。他的電影曾經(jīng)贏得多項國際性大獎;第一部長故事片《伊萬的童年》于一九六二年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其最后一部作品《犧牲》榮獲一九八六年夏納影展評審團特別獎,同年十二月,塔可夫斯基因肺癌病逝于巴黎,享年五十四歲。
書籍目錄
前言1、緣起2、藝術-理想的思慕3、烙印時光4、電影的宿命角色5、電影影像 時間,節(jié)奏和剪接 劇本和拍攝腳本 電影的圖像呈現(xiàn) 電影演員 音樂與噪音6、尋找觀眾的作者7、藝術家的責任8、《鄉(xiāng)愁》之后9、《犧牲》結論附錄一 塔可夫斯基傳略附錄二 作品目錄
章節(jié)摘錄
精彩插圖(一)精彩插圖(二)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他創(chuàng)造了嶄新的電影語言,捕捉生命一如倒映,一如夢境?!卑驳铝?塔可夫斯基,這位伯格曼眼中“當代最重要的導演”,終其一生完成了兩部短片和七部長片,部部堪稱經(jīng)典。自一九六二年《伊萬的童年》榮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以來,塔可夫斯基電影中如夢似幻的詩意特質,以及全然原創(chuàng)又繾綣縈回的影像,即令人屏息專注;可謂繼承了十九世紀俄國文學的輝煌傳統(tǒng)。
編輯推薦
在民間,這是被私下里認為電影圖書中最為知名的一本,又因與其同名的“雕刻時光”咖啡館而更加聞名。塔可夫斯基電影中如夢似幻的詩意特質,以及全然原創(chuàng)又繾綣縈回的影像,即令人屏息專注;可謂繼承了十九世紀俄國文學的輝煌傳統(tǒng)。在這本《雕刻時光》里,他記錄了自己的思想、回憶,首度披露其重要作品的創(chuàng)作靈感、發(fā)展脈絡、工作方法以及濃烈的自傳內涵,并深入探究影像創(chuàng)作的種種問題。在民間,這是被私下里認為臺灣遠流"電影眼叢書"中最為知名的一本,又因與其同名的“雕刻時光”咖啡館而更加聞名。"他創(chuàng)造了嶄新的電影語言,捕捉生命一如倒映,一如夢境。"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這位伯格曼眼中"當代最重要的導演",終其一生完成了兩部短片和七部長片,部部堪稱經(jīng)典。自一九六二年《伊萬的童年》榮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以來,塔可夫斯基電影中如夢似幻的詩意特質,以及全然原創(chuàng)又繾綣縈回的影像,即令人屏息專注;可謂繼承了十九世紀俄國文學的輝煌傳統(tǒng)。許多影評人曾試著詮釋其濃烈的個人化視野,卻始終難以企及。終于,在這本《雕刻時光》里,他記錄了自己的思想、回憶,首度披露其重要作品的創(chuàng)作靈感、發(fā)展脈絡、工作方法以及濃烈的自傳內涵,并深入探究影像創(chuàng)作的種種問題。在這本藝術證言里,我們看到這位大師在"一團時間"里雕塑生命,仿佛時間奔馳穿越鏡頭,烙印于畫面之中。"倘若我們能將《雕刻時光》濃縮成一則單一的訊息,那么,它必然是,對任何藝術家和藝術形式而言,內涵與良知都應先于技巧。" -《洛杉磯時報書評》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