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

出版時間:2001-3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一土等  頁數:54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魯迅,是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人回避不了的一個存在,恐怕誰都無法忽略他。不知是時間的距離使然,還是得益于近二十年艱難拓展的空間,亦不知是魯迅思想本身的張力所致,還是由于公眾觀念系統(tǒng)的變遷,總之,有關魯迅的話題,正悄悄地同時又是深刻地改變著習慣的表述方式,萌動著一種新的思想-語言置換。對于建構中國文化的思考,與對魯迅的詮釋常常是連在一起的。在以往的思想之路上,幾乎所有的現代知識者,都留下了他們的關于魯迅的言說。在新世紀蒞臨之際,新的魯迅論,益發(fā)以多元化、個性化、民間化的形式活躍起來,甚至成為思想文化界的一道引人注目的風景。的言說和學術的探尋,應該是平等的、自由的?! τ谀承﹪W眾取寵的吆喝、聳動視聽的咋呼,人們自然可以不必理會;但是,我們寧可相信,一切由乎本己、發(fā)于真心的思考,不管深淺高下怎樣,是非臧否如何,都是在接近著魯迅、發(fā)現著魯迅;尤其是都生成著當代人的精神生活,都相與共生,參與了社會的文化建設。這才是最有意義的。作為編者,我們無力憑空營造一種精神氣候,更無意倒向某一種言論,然而卻有責任,以自己的勞作,為各種思想活水的涌流,疏通渠道,以求其暢。于是,便有了這本出自各路學人作者手筆,呈示各種意見、各式風格的學術隨筆集:《21世紀:魯迅和我們》。我們尋求一種自由的對話與溝通,在我們與魯迅之間,在作者與作者之間,在作者與讀者之間。星漢璀璨,浩瀚無際。我們一時難以延請到更多品賢學重的思想者和獨立特行的讀書人,只有期望于將來。這是一個開始。讓我們姑且把這《21世紀:魯迅和我們》,看作是一個吁請,或是一種期盼,并希望通過它,記錄與預示一個時代。

書籍目錄

也紀念魯迅“費厄潑賴”的背后說呢還是不說呢我和魯迅研究魯迅式的眼光魯迅在二十一世紀關懷公共精神的“積極自由”行動者——魯迅與現代知識分子角色孤獨的魯迅“也是人”的魯迅作為“人”的獨異性必將保留的和不必保留的文字后的歷史魯迅脫掉的衣裳死火重溫——《〈恩怨錄〉——魯迅和他的論敵文選》序一九三五年一月的魯迅為了不再忘卻的紀念誰的人類?關于魯迅被背棄和禁錮的遺產重新解讀魯迅S會館時期的魯迅被學問化和戰(zhàn)斗化了的魯迅自覺面對人之道義——學者魯迅的價值立場藝術感覺與史學趣味論魯迅的罵人再論魯迅的罵人三論魯迅的罵人魯迅三論反抗“被描寫”——解說魯迅的一個基點讀魯迅魯迅與二十世紀中國讀狂人魯迅首在立人魯迅的生命意志及其人格形式“魯迅太左”發(fā)微說魯迅的雜文在心聲的寂寞處——我們今日如何回味魯迅癥候式分析:毛澤東心中的魯迅什么樣魯迅永遠和我們同行魯迅比我們多出什么類型的美學界三魂大變動時期的惶惑——重讀《阿Q正傳》荒漠之愛——夜讀魯迅溫故知新——讀《故事新編》藝術復仇——讀《鑄劍》魯迅的腦袋和自由主義的帽子何謂“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再談魯迅與中國現代自由主義兩個不同的文人群體

章節(jié)摘錄

  一位友人說,假若魯迅不把精力投到翻譯中,全神貫注于文學寫作,也許成就會更大些吧?這意思是,翻譯的事別人能弄,而創(chuàng)作非人人都行。但其實魯迅不屑于“永恒”、“宏大敘事”之類的東西,他從未把自己看成超人。甘于小,甘于做從無到有的瑣事,那正是他的本意。因此,除了翻譯之外,他寫的大多是些短文,或載于刊物,或見之報端,絕無高雅文士藏之名山的巨著。在生靈涂炭,文化凋零的暗夜里,尋什么縹緲的永恒呢?執(zhí)著于腳下的泥土,以濺血的文字喊出奴隸的聲音,正是他要做的事情。他的文章中出現過許多頗有隱喻的詞匯:“鐵屋子”、“死火”、“地獄”、“無物之陣”、“孤墳”。而他的譯作,幾乎沒有朗照的東西,除了陰冷與苦訴的東西外,便是反抗的獨白了。魯迅不希望自己的世界,都是些舊有的東西,他把目光,放到了對域外文化的引介上。但他不喜歡那些自娛自樂的作品,而是把許多悲慘的、戰(zhàn)叫的藝術,轉譯給國民,用以吸引那些在苦海中掙扎的人們。他欣賞的安德烈夫、迦爾洵、珂勒惠支、比亞茲萊,都有點灰色的、偏執(zhí)的東西,人物的蒼冷,畫面的陰郁,都給人以壓迫感。但那里卻絲毫沒有頹廢、隱逸之風,倒是多了一種在絕望中掙扎的調子。這些,對于國人而言,是多么迫切的存在。魯迅從域外的藝術中,找到了一種心靈的對應.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21世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