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文學系年

出版時間:1985-6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陸侃如  頁數(shù):624  
Tag標簽:無  

前言

  文學史的目的,在鑒古以知今。要達到這目的,我們不僅要:明白文學史上的“然”,更要知道“所以然”。如以樹木為喻,“然”好比表面上的青枝綠葉,“所以然”好比地底下的盤根錯節(jié)。我們必須掘開泥土,方能洞悉底蘊。所以我認為文學史的工作應包含三個步驟?! 〉谝皇菢銓W的工作——對于作者的生平,作品年月的考訂,字句的校勘訓詁等。這是初步的準備。  第二是史學的工作——對于作者的環(huán)境,作品的背景,尤其是當時社會經(jīng)濟的情形,必須完全弄清楚。這是進一步的工作?! 〉谌敲缹W的工作——對于作品的內容和形式加以分析,并說明作者的寫作技巧及其影響。這是最后一步。三者具備,方能寫成一部完美的文學史?! ∥易约汉茉缇拖胙芯课膶W史,可是經(jīng)過若干年的摸索之后,深深感到過去走過的路都不十分對。樸學的工作既不精確,史學的工作完全沒做。因此,對于“然”既僅一知半解,對手“所以然”更茫然無知。于是我立下志愿,打算對中古一段好好地探索一下。中古本是個含糊的名詞,我是指公元一至五、六世紀。.因為我假定這是封建初期,也可以說是奴隸制與封建制遞嬗的時期。

內容概要

  《中古文學系年(套裝上下冊)》是陸侃如先生的遺著,全稿八十余萬字,是他在一九三十七年至一九四七年花費十年時間寫成的。解放以后,他對原稿又不斷進行修改、補充,直到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一日逝世為止,因而,《中古文學系年(套裝上下冊)》可說是他生前的一部力作?!  吨泄盼膶W系年(套裝上下冊)》以年為綱,以人為目,上自公元前五三年揚雄生,下迄公元三五一年盧諶死,共收錄中古時期一百五十二位作家,詳細考證了他們的生平事跡、著作篇目及著作年代。書中征引書籍數(shù)百種,資料極為豐富,對史書記載和舊說不確者,則時有訂下,解決了不少疑問題,對中古文學的研究,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書籍目錄

  詳目  卷首(公元前五年三年至一年)  漢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五三年)  揚雄生  甘露二年(公元前五二年)  甘露三年(公元前五一年)  甘露四年(公元前五○年)  黃龍元年(公元前四九年)  元帝初元元年(公元前四八年)  初元二年(公元前四七年)  初元三年(公元前四六年)  初元四年(公元前四五年)  初元五年(公元前四四年)  初元元年(公元前四三年)  永光元年(公元前四三年)  永光二年(公元前四二年  永光三年(公元前四一年)  永光四年(公元前四○年)  永光五年(公元前三九年)  建昭元年(公元前三七年)  建昭二年(公元前三七年)  建昭三年(公元前三六年)  建昭四年(公元前三五年)  建昭五年(公元前三四年)  竟寧元年(公元前三三年)  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三二年)  建始二年(公元前三一年)  建始三年(公元前三○年)  建始四年(公元前二九年)  河平元年(公元前二八年)  河平二年(公元前二七年)  河平三年(公元前二六年)  劉歆為黃門郎,受詔與父向領校秘書  河平四年(公元前二五年)  陽朔元年(公元前二四年)  陽朔二年(公元前二三年)  揚雄作《反騷》、《廣騷》、《畔牢愁》及《天問解》  桓譚生  陽朔三年(公元前二二年)  陽朔四年(公元前二一年)  鴻嘉元年(公元前二〇年)  鴻嘉二年(公元前一九年)  鴻嘉三年(公元前一八年)  鴻嘉四年(公元前一七年)  永始元年(公元前一六年)   永始二年(公元前一五年)  永始三年(公元前一四年)  揚雄作《縣邸銘》、《王佴頌》、《階闥銘》、《成都城四隅銘》、《綿竹頌》、《蜀都賦》及《蜀王本紀》  永始四年(公元前一三年)  元延元年(公元前一二年)  揚雄至京師  元延二年(公元前一一年)  揚雄作《甘泉賦》,大病。又作《河東賦》,《羽獵賦》及《趙充國頌》,除為郎,給事黃門  劉歆作《甘泉宮賦》  元延三年(公元前一〇年)  揚雄作《長楊賦》、《繡補靈節(jié)龍骨銘》及詩三章  元延四年(公元前九年)  綏和元年(公元前八年)  揚雄薦莊遵,作《都酒賦》  劉歆父向卒,為中壘校尉  綏和二年(公元前七年)  劉歆議毀廟,為侍中,大中大夫,遷騎都尉,奉車光祿大夫,復領五經(jīng),撰《七略》  桓譚為奉車郎,從成帝至甘泉河東,作《仙賦》  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六年)  劉歆改名秀,上《山海經(jīng)》,請建立《左氏春秋》,《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移書讓太常博士,出守河內,徙五原,作《遂初賦》  建平二年(公元前五年)  揚雄論鼓妖事  建平三年(公元前四年)  揚雄作《太玄》、《解嘲》、《解難》及《太玄賦》  劉歆復轉涿郡太守,以病免官  建乎四年(公元前三年)  桓譚為郎典漏刻,進說傅晏,奏書董賢  元壽元年(公元前二年)  揚雄上書諫勿許單于朝  元壽二年(公元前一年)  劉歆為安定屬國都尉,右曹太中大夫,遷中壘校尉,典文章。子棻亦幸于王莽    卷一(公元一年至五○年)  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一年)  史岑為中謁者,上書訟王閎功  劉歆遷羲和、京兆尹  元始二年(公元二年)  揚雄作《法言》及《自序》,喪二子  元始三年(公元三年)  劉歆行太常事,遷光祿大夫,定婚禮  班彪生  元始四年(公元四年)  揚雄作《琴清英》等篇,王莽據(jù)以立《樂經(jīng)》  劉歆奉命迎后  班彪父穉補延陵園郎,彪隨入京  元始五年(公元五年)  揚雄作《訓纂》  劉歆封紅休侯,著《三統(tǒng)歷譜》及《鐘歷書》  孺子嬰居攝元年(公元六年)  揚雄續(xù)《史記》  史岑亦續(xù)《史記》,尋卒  劉歆亦續(xù)《史記》  馮衍亦續(xù)《史記》  居攝二年(公元七年)  劉歆為揚武將軍,屯宛  桓譚為諫大夫,封明告里附城  ……   卷二(公元五一年至一○○年)  卷三(公元一○至一○○年)  卷四(公元一五一年二○○年)  卷五(公元二○一年至二五○年)  卷六(公元二五一年至三○○年)  卷末(公元三○一年至三五一年)  索引

章節(jié)摘錄

  又如錢大昕《三史拾遺》卷四:“六安,前志為王國,王莽篡位后蓋廢為郡,故成武孝侯順以建武八年拜六安太守,桓譚為六安郡丞亦在建武初也。建武十三年省并西京諸國,惟真定、河間、泗水、城陽、淄川以宗室封王,見于紀傳。若廣平、高密、膠東、六安、廣陽未見有封王者,蓋已改國為郡,猶沿西京舊名耳。”又如侯康《后漢書補注續(xù)》:“然建武十三年已省六安屬廬江,何得復有郡丞?且本傳云:世祖即位征待詔,上書言志失旨……云云。皆是建武初年事也,即繼以其后有詔會議靈臺所處云云,必其時相去不遠,當在六安未省以前矣。議靈臺不必與立靈臺同歲?!庇秩缤跸戎t《后漢書集解》卷二十八《校補》:“案譚之卒不著何年,袁紀因中元元年起明堂辟雍靈臺,追敘初議靈臺位,上問譚,譚對忤旨,出為六安郡丞,道病卒,時年七十余。《通鑒》因之,亦附載譚事于中元元年。意所謂初者,當在建武十二年隴蜀既平,增廣郊祀之時,而譚亦旋卒也。其證有三:譚于西漢成帝時即以父任為郎,又為樂府令;歷哀平兩世凡十一年,又更新莽更始至建武初元凡二十年,其齒當已六十矣,卒年僅七十余,則仕光武朝不過十許年也。劉順拜六安太守在建武八年,而六安之省并即在建武十三年,譚為六安郡丞亦當在未并省之前。又譚二次上疏,尚感帝之酬賞少薄,天下不時安定,則其時隴蜀未必全平,接書其后會議靈臺所處,距上疏時亦必不遠也?!边@三證,都是似是而非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古文學系年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