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7-12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丁玲 頁數(shù):324 字數(shù):225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一九三一年二月,胡也頻死難后,我先住在李達家里,后來搬到沈從文兄妹的宿處。四月初,向《東方雜志》鄭振鐸先生借了二百元錢做路費,由沈從文先生陪我回到了湖南。在母親面 前,我不敢透露真情,編了一個謊言:說胡也頻將去蘇聯(lián),不能一路同來看她。我一個人在上海無法帶孩子,只好把孩子交給她撫養(yǎng)。母親慷慨地答應承受這個重擔。我不敢在家里久住,深怕我的感情在無法控制的時候,流露出真情。我在家只住了三天,就匆匆返回上海了。原來比較,可以常常來往的沈從文兄妹隨即去了北方。偌大的上海,只有李達夫婦是我唯一親近的熟人了。李達曾是平民女校的負責人,我一向是把他當作老師的。他的夫人王會悟是一個熱情的女性,一向?qū)ξ液?,而且是最愛護我的純真的讀者。三零年也頻被捕后,他們主動邀我搬到他們家去暫住。在那白色恐怖嚴重的時候,這種情誼是極不容易有的,是極可貴的。因此我對他們夫婦的感激之情是永遠不會淡漠下去的。李達以他多年的處世經(jīng)驗,以及他對世界的認識,曾經(jīng)勸我:無論如何不能再參加政治活動了;老老實實寫點文章。”因此,這時我有一些話不便在他們面前說,但我很需要他們的友誼。除了他們家我能夠常去坐坐,打發(fā)一點時間以外,再沒有什么別的人家我可以去了;但去了以后,又不能完全講心里話,便越發(fā)感到孤獨。在這種無援的情況下,一個人孤零零地在環(huán)龍路租了三層樓上的一間小房子,寂寞地過著一天又一天。 我這時是二十七歲。雖然在上海、在北京都住過,上過學,可那時都是同朋友們在一起,或者同愛人在一起。如今獨立生活在大上海,一個人在萬花筒般的大上海度日月,這是第一次,我真感到舉步艱難,整日心神不安,憂心忡忡。窮思苦想,我強打精神,蓄積力量,為應付每一個日子而掙扎下去。 我有許多負擔:首先是政治上的壓力。也頻已經(jīng)犧牲了,我應該繼續(xù)沖向前去!但究竟應該怎么做?殺害他的國民黨劊子手們能夠放下屠刀放過我嗎?第二是經(jīng)濟上的壓力。我應該奉 養(yǎng)我的母親,應該撫育我的孩子。他們每日的吃、穿、住,都應該由我籌措,加上我自己在上海的房租、伙食……我每月得寫多少??!過去是兩個人經(jīng)管兩個人(母親還有一點積蓄),現(xiàn)在是一個人擔負三個人,并且是兩地為生。第三是創(chuàng)作上的壓力。我該寫什么呢?我舊有的一點點生活,我對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女性的愁苦,已經(jīng)寫膩了。我需要開拓創(chuàng)作的新天地,我必須到大眾的生活中去。可是,怎么去,去什么地方?種種問題橫積在我的心頭。我坐著,癡癡的;躺著,悶悶的;在馬路上走著,心象被狂風卷起的落葉又被拋下。我寫過一篇小說:《從夜晚到天 亮》。那是我自己這一段生活的寫照,看過這篇小說的讀者會更理解我的。
書籍目錄
魍魎世界一一南京囚居回憶題記一 被捕之前二 綁架到南京三 兩只癩皮狗四 去雨花臺嗎?五 國民黨的神經(jīng)戰(zhàn)六 徐恩曾的出現(xiàn)七 謠言殺人八 越墻逃跑吧九 死也不容易??!十 顧順章的出現(xiàn)十一 欺騙敵人是污點嗎?十二 莫干山的冬天十三 該讓母親來南京嗎?十四 母親呵,我感謝你!十五 與姚蓬子為鄰十六 馮達的打算十七 張道藩三碰釘子十八 三會張?zhí)煲硎?方令孺的友情二十 母親呵,何時再見?二十一 首蓿園二十二 傷寒病二十三 春暖待花開二十四 今天是我的生日二十五 火車上的邂逅二十六 探索二十七 希望的陽光二十八 回到上海二十九 轉(zhuǎn)折三十 起飛三十一 在西安三十二 到陜北附錄一 1 丁玲失蹤考 2 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為丁潘被捕 反對國民黨白色恐怖宣言 3 文化界為營救丁潘宣言 4 我們的作家是怎樣被綁?怎樣跌死? 我們將怎樣去營救?怎樣去保障? 5 文化界聯(lián)名電京消中央對丁潘案移法院審理 6 丁玲女士失蹤后婦女界的呼救者 7 樓適夷同志談丁 潘營救委員會 8 一九三三年六月十四日《大美晚報》載丁潘營救會的消息 9 一九三三年六月十五日《大美晚報》載蔡元培楊杏佛談營救丁潘案附錄二 丁玲被綁架后,魯迅先生對丁玲的談論 1 一九三三年五月二十二日答朝鮮《東亞日報》駐中國特派記者申彥俊問 2 《偽自由書》后記 3 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六日《致王志之》 4 悼丁君(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八日) 5 一九三三年六月三十日《我的種痘》 6 一九三三年八月一日《致科學新聞社》 7 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一日《致曹聚仁》 8 一九三四年九月四日《致王志之》 9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十二日《致蕭軍蕭紅》 10 吳山:《鐵篷車中追悼魯迅記》 11 唐天然給丁玲信 12 魯迅先生對丁玲同志的信任 ——引自唐弢:《感謝你,丁玲同志》附錄三 1 小花園血案詳情 2 丁玲槍決說 3 丁玲死之謎 4 徐恩曾著《我與共產(chǎn)黨斗爭的回憶》中有關(guān)丁玲的幾節(jié) 5 梅儀慈女士摘譯臺北張潤梅女士作《TingLingHerLifeandHerWork》引用徐思曾著《暗斗》中有關(guān)丁玲的部分 6 孟真:《中統(tǒng)點滴(之二)》(摘錄) 7 農(nóng)林科學家傅煥光的女兒傅甘女士談苜蓿園來歷的來信 8 當年在南京一度參加看守過丁玲的林金順于一九七九年的來信摘錄附錄四 幾位研究中國文學的日本學者對所謂“丁玲轉(zhuǎn)句”的考證 1 丁玲轉(zhuǎn)向考(高畠穰) 2 關(guān)于丁玲的“轉(zhuǎn)向”問題(檢山久雄) 3 《意外集》的世界(野澤俊敬)附錄五 1 少青:《最近的丁玲女士》 2 幽居小簡 3 原中央農(nóng)牧副漁部副部長呂清同志談丁玲到保安的路線 風 雪 人 間前 言 上卷 到北大荒去 一 意外的判決 二 寂居 三 悲傷 四 火柴 五 何去何從 六 介紹信 七 輕裝 八 前進 九 陜北人 十 馬迪爾旅社 十一 初到密山 十二 見司令員 十三 相會 十四 李主任 十五 新的家 十六 展覽 十七 青年詩人 十八 揀蛋 十九 遠方來信 下卷 牛棚小品 一 造反派的威風 二 “牛棚”窗后 三 短簡 四 別離 五 希望在陽光下 六 曬肥場上的遐想 七“你還配睡午覺!” 八 禁煙 九 魚肝油丸 十 任人差使 十一 立竿見影的勞動 十二 把心鍛煉出厚厚的繭子 十三 醫(yī)治我的不治之癥 附錄一 一九六九年丁玲在二十一隊的日記片斷 附錄二 一九六九年陳明在五區(qū)一隊的日記片斷 附錄三 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七九年有關(guān)丁玲的 重要記事 附錄四 三訪湯原 附錄五 追敘夜審丁玲 附錄六 記入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