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中短篇小說選

出版時間:1997-11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俄] 列夫·托爾斯泰  譯者:臧仲倫 等  
Tag標簽:無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托爾斯泰中短篇小說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在探索生命問題的答案的過程中,我的感受和一個在森林中迷路的人的感受完全相同。
               我走到森林中一塊空地上,爬上樹頂,清楚地看到一片茫茫的林海,渺無人煙,也不可能有人煙,我走向密林深處,進入黑暗中,只看到一片漆黑,同樣沒有人家。
               于是我在人類知識之林中,在數(shù)學和實驗科學的光照間,在思辨科學的昏暗中徬徨徘徊。數(shù)學和實驗科學在我眼前展現(xiàn)了清晰的地平線,但按其方向不可能找到人家;我在思辨科學領(lǐng)域走得越遠,陷入黑暗便越深,結(jié)果我深信,出路是沒有的,也不可能有。
               當我醉心于知識的光明面的時候,我知道,我不過是回避問題罷了。不管呈現(xiàn)在我面前的地平線多么有吸引力,多么清晰,不管沉浸在這些高深莫測的知識中是多么誘人,我已經(jīng)明白,它們,這些知識,越明確對我就越無用,越不能回答問題。
              我常對自己說,就算我了解科學頑強地希望了解的一切,但在這條道路上對于我的生命的意義何在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沒有的。我知道,在思辨科學領(lǐng)域內(nèi),雖然,或者說正因為知識的目的是直接回答我的問題,除了我給自己提出的答案以外,不可能有別的答案,即,問:"我的生命的意義何在?"答:"毫無意義。"或者,問:"我的生命會有什么結(jié)果?"答:"毫無結(jié)果。"或者,問:"為什么存在著的一切要存在,我又為什么存在?"答:"就是為了存在。"
               求教于人類知識的某一個方面的時候,我獲得非我所問的無數(shù)準確的答案,如關(guān)于星球的化學成分,太陽向武仙星座的運動,物種和人的起源,無限小的原子的形式,無限小的、沒有重量的以太粒子的震動;但在這些知識領(lǐng)域中,對于我的問題:"我的生命的意義何在?"回答只有一個:"你是你稱之為你的生命的東西,你是許多粒子暫時的、偶然的聚合。這些粒子的相互作用、變化就構(gòu)成你稱之為你的生命的一切。這種聚合延續(xù)一段時間,然后這些粒子的相互作用便停止,你稱之為生命的東西也就停下來,你的全部問題也就不成其為問題了。你是偶然塑成的一塊東西,它在霉爛。這塊東西把霉爛稱作它的生命。它粉碎以后,霉爛的過程和一切問題便告結(jié)束。"知識明確的一面就是這樣回答問題的,只要它嚴格地遵循自己的原則,它就不可能說出別的答案來。
              看來,這樣的答案是答非所問。我需要知道的是我的生命的意義,而生命是無限的一顆粒子,不僅不賦予生命以意義,而且排除了任何可能的意義。
               精確的實驗科學中帶有抽象議論的那一部分做出了同樣含糊不清的結(jié)論,說生命的意義在于發(fā)展和促進這種發(fā)展。由于不精確和含糊,這是不能算作回答的。
               知識的另一面,思辨方面,當它堅持自己的原則,直截了當?shù)鼗卮饐栴}的時候,在任何地方,任何時代,提出的答案總是千篇一律:世界是一種無限的、不可思議的東西,人的生命是不可知的"一切"的不可知的部分。我重又排除了處于思辨和實驗科學之間的、構(gòu)成所謂法律、政治、歷史等半科學的基礎(chǔ)的那些結(jié)論。在這些科學中,同樣不正確地引進了發(fā)展、完善的概念,差別在于那里講的是一切發(fā)展,而這里講的是人的生命的發(fā)展。二者都犯了同樣的錯誤,即在無限的發(fā)展和完善既無目的,也無方向,而對于我的題什么答案也不能提供。
               ……
               "虛空的虛空,"所羅門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甚么益處呢?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無新事。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那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已過的世代,無人紀念。將來的世代,后來的人也不紀念。我傳道者在耶路撒冷作過以色列的王。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乃知上帝叫世人所經(jīng)練的,是極重的勞苦。我見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我心里議論,說,我得了大智慧,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而且我心中多經(jīng)歷智慧和知識的事。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譯注:《圣經(jīng)·舊約·傳道書》第一章。)
               ……
               所羅門,或者寫了這些話的人,是這樣說的。
               印度的哲理講出了如下的一番道理:
               釋迦牟尼是一位年輕、幸福的王子,他對病痛、衰老、死亡一無所知。有一次他乘車出游,看到一個可怕的老人,牙齒全部脫落,流著口涎。在此之前對衰老一無所知的王子感到驚訝,問車夫這是怎么一回事,為什么這個人落到如此可憐、討厭和不成體統(tǒng)的地步?當他了解到這是所有人的共同命運,他,年輕的王子,也逃不脫這樣的命運,他便無心乘車漫游了,命令轉(zhuǎn)回去,要好好思索這個問題。他一個人閉門思索。后來大概找到了某種慰藉,因為他又興高采烈和幸福地乘車出游了。這一次他碰到一個病人。他看到一個四肢無力、臉色發(fā)青、全身顫抖眼光渾濁的人。對疾病一無所知的王子停下來問,這是怎么一回事。當他了解到這是疾病,所有的人都會得病,他自己,一個健康的和幸福的王子,明天也能病成那樣,他又無心玩樂了,命令轉(zhuǎn)回去,重新尋求安慰,后來大概找到了,因為他第三次出去游樂。第三次,他又看到了新的景象。他看到人們抬著一件東西。"這是什么?"——"一個死人。"——"什么叫死人呢?"王子問。人家對他說,所謂死人,就是象那個人一樣。王子走到死人跟前,打開來端詳。"那么他以后會怎樣呢?"——王子問。人們對他說,以后就把他埋進土里。"為什么呢?"——"因為他大概永遠也不會再活過來了,從他身上只會生出惡臭和蛆蟲。"——"這是一切人的命運嗎?我也會這樣?被埋在地下,發(fā)出惡臭,被蛆蟲吞噬?"——"是的。"——"回去!我不游玩了,永遠不再出游。"
               釋迦牟尼在生活中找不到安慰,他認定生命是最大的惡,把全部精神用來超脫塵世和普度眾生,而且要達到這樣的境地,使生命在人死后也不能復蘇,從根本上徹底地消滅生命。這便是整個印度哲理的觀點。
              人類智慧在解決生命問題的時候所給的直接答案便是這樣。        ——摘自《列夫·托爾斯泰懺悔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