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

出版時間:1963-4-1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湯顯祖  頁數(shù):319  字數(shù):26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湯顯祖的代表作,這時作家的思想和藝術(shù)都已經(jīng)成熟。明代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節(jié)。《牡丹亭》在《驚夢》《尋夢》《鬧殤》各出的賓白中還保留了話本的若干原句。在小說中,杜麗娘還魂后,門當戶對的婚姻順利締成;而在戲曲中,湯顯祖進行了脫胎換骨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把小說中的傳說故事同明代社會的現(xiàn)實生活結(jié)合起來,使它具有強烈的反禮教、反封建色彩,煥發(fā)出追求個性由的光輝理想。    女主角杜麗娘是古典戲曲中最可愛的少女形象之一。出身和社會地位規(guī)定她應該成為具有三從四德的賢妻良母。她的人生第一課是《詩經(jīng)》的首篇《關(guān)雎》。傳統(tǒng)說法認為它是“后妃之德”的歌頌,是最好的閨范讀本。她卻直覺地認出這是一支戀歌。在婢女春香的慫恿下,她偷偷地走出閨房?!安坏綀@林,怎知春色如許”,春天的大自然喚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生活在籠罩著封建禮教氣氛,幾乎與世隔絕的環(huán)境中,眼睜睜地看著青春即將逝去,她卻無能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熾熱的感情壓制在心中。湯顯祖沒有因襲前人小說戲曲中一見傾心,互通殷勤,后花園私訂終身的手法,而安排杜麗娘在游園之后和情人在夢中幽會;幽會以后,接著描寫她第二次到園中《尋夢》?!扼@夢》和《尋夢》是杜麗娘郁積在心中的熱情的爆發(fā),也是她反抗現(xiàn)實世界的實際行動。    《牡丹亭》的感人力量,在于它具有強烈地追求個性自由,反對封建禮教的浪漫主義理想。這個理想作為封建體系的對立面而出現(xiàn)。善良與美好的東西都屬于杜麗娘。湯顯祖描寫杜麗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寫杜麗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赌档ねぁ穼懗?,她不是死于愛情被破壞,而是死于對愛情的徒然渴望。通過杜麗娘的形象,《牡丹亭》表達了當時廣大男女青年要求個性解放,要求愛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聲,并且暴露了封建禮教對人們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殘。

作者簡介

湯顯祖(1550—1616),江西臨川人。十四歲進學,二十一歲中舉。少年時受學于泰州學派創(chuàng)立者王艮的三傳弟子羅汝芳。泰州學派和當時占統(tǒng)治地位的程朱理學異趣。萬歷三年
(1575),湯顯祖刊印了第一部詩集《紅泉逸草》。次年,他在南京國子監(jiān)游學,刊印了第二部詩集《雍藻》(佚)。作于萬歷五年至八年(1577—1580)的詩一百四十三首(題)和賦三篇、贊若干首編為(問棘郵草),曾受到詩人、曲家徐渭的熱情稱贊。從隆慶五年(1571)起,湯顯祖接連四次往北京參加三年一度的進士試。后兩次考試時,他已經(jīng)頗有文名,受人矚目,卻因謝絕首相張居正的延攬而落選。萬歷五年(1577)考試失利,他試作傳奇《紫簫記》三十四出,全劇未完。
萬歷十一年,張居正逝世的次年,湯顯祖才考中進士。次年秋,任南京太常寺博士。兩年后改任詹事府主簿。后升南京禮部祠祭司主事。湯顯祖一到南京,就卷入新舊兩派朝臣的斗爭,
以致他的未完成舊作《紫簫記》也被懷疑為譏刺朝政,遭到查禁。萬歷十五年,他把未完成的《紫簫記》改寫成《紫釵記》。
萬歷十九年(1591),他上了一道《論輔臣科臣疏》,對朝政作了猛烈的抨擊,被貶為廣東徐聞縣典史。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被任命為浙江遂昌知縣。萬歷二十六年棄官回到臨川。傳奇《牡丹亭還魂記》在此時完成。萬歷二十八年完成《南柯記》,次年創(chuàng)作《邯鄲記》。這時出世思想對他影響日深?!逗愑洝贩从沉朔饨ù蠊倭艔钠鸺野l(fā)跡直到死亡的歷史,作者所否定的并不是人生一般。
萬歷三十四年,當湯顯祖五十七歲時,他的《玉茗堂文集》在南京刊行。他在萬歷四十四年(1616)逝世。五年后,《玉茗堂集》問世,編刻草率,缺點不少。

書籍目錄

作者題詞第一出 標目第二出 言懷第三出 訓女第四出 腐嘆第五出 延師第六出 悵眺第七出 閨塾第八出 勸農(nóng)第九出 肅苑第十出 驚夢第十一出 慈戒第十二出 尋夢第十三出 訣謁第十四出 寫真第十五出 虜諜第十六出 詰病第十七出 道覡第十八出 診祟第十九出 牝賊第二十出 鬧殤第二十一出 謁遇第二十二出 旅寄第二十三出 冥判第二十四出 拾畫第二十五出 憶女第二十六出 玩真第二十七出 魂游第二十八出 幽媾第二十九出 旁疑第三十出 歡撓第三十一出 繕備第三十二出 冥誓第三十三出 秘議第三十四出 诇藥第三十五出 回生第三十六出 婚走第三十七出 駭變第三十八出 淮警第三十九出 如杭第四十出 仆偵第四十一出 耽試第四十二出 移鎮(zhèn)第四十三出 御淮第四十四出 急難第四十五出 寇間第四十六出 折寇第四十七出 圍釋第四十八出 遇母第四十九出 淮泊第五十出 鬧宴第五十一出 榜下第五十二出 索元第五十三出 硬拷第五十四出 聞喜第五十五出 圓駕附錄一 關(guān)于版本的說明附錄二 杜麗娘慕色還魂話本

編輯推薦

  湯顯祖曾說:“一生四夢,得意處惟在牡丹?!薄赌档ねぁ芳础哆€魂記》,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它是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杰作。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熱情歌頌了反對封建禮教、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和強烈要求個性解放的精神。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牡丹亭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條)

 
 

  •   《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杰作。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洋溢著追求個人幸福、呼喚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制度的浪漫主義理想,感人至深。杜麗娘是我國古典文學里繼崔鶯鶯之后出現(xiàn)的最動人的婦女形象之一,通過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婚姻,喊出了要求個性解放、愛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聲,并且暴露了封建禮教對人們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殘?!赌档ねぁ芬晕脑~典麗著稱,賓白饒有機趣,曲詞兼用北曲潑辣動蕩及南詞宛轉(zhuǎn)精麗的長處。明呂天成稱之為“驚心動魄,且巧妙迭出,無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湯顯祖在該劇《題詞》中有言:“如杜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遍喿x《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饗宴,穿越時空的生死之戀,不必借助現(xiàn)代科技,纏綿秾麗,至情弘貫蒼茫人世,迤邐而來
  •     當時為那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可以死,死可以生,感動得迷迷糊糊,當時有那么那么多洶涌的感情和迷離的悲傷,現(xiàn)在的生命狀態(tài)如此干涸,只有勉強的殘陽,都不相信當時真的那么癡狂過,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這里面缺乏對于杜麗娘的喜悅的表現(xiàn),柳夢梅也只是一個不貼身的符號。
      
      杜麗娘夢中碰到秀才,情難自勝死去。秀才改名柳夢梅前來尋找。柳夢梅挖墳使杜麗娘重生。
      
      較之桃花扇的散聚,牡丹亭的死生更加深刻。同時較之桃花扇的家國,牡丹亭顯得單調(diào)。不過作品不可以這樣比較。
      
      有很多細節(jié)值得注意。杜麗娘是夢到了秀才并且因此而死,秀才也夢到了杜麗娘作為死亡的對應代替他改了名,一個是實,一個是名。其次,杜麗娘是死了,而且可能不能復生,而柳夢梅只是冒險挖墳,很有可能因為杜麗娘的復生不用受罰,杜麗娘的風險更大。所以在這部作品中,杜麗娘是一個絕對的主角,她的壯麗正在于她的犧牲。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中,一個女性想要成為絕對的主角,只有通過愛得犧牲的方式。在今天看來,這是很勇敢的,但是事實上,那是當時的女性的一種悲劇。死生比較荒誕,但是更荒誕的是情感要通過墻-夢,死生來傳遞,逾越,這不僅僅是一種距離的審美,而且是場悲劇。
      
      作品是大膽的。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竟然誕生出這樣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完成了今人該做的批判,同時這種批判又稱為今人的一種享受,不但是今人的一種想象,也是今人也有今人的求不得。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苯袢俗x《牡丹亭》,往往從一個“情”字入手,并將這個“情”字理解為愛情。然而倘若以柳夢梅與杜麗娘的愛情作為作品意核來理解《牡丹亭》,這出劇的情節(jié)安排可以說是十分糟糕的,有許多不必要的內(nèi)容,如杜寶勸農(nóng)、李全侵宋等。而現(xiàn)代的《牡丹亭》演出,為了節(jié)省時間,這些情節(jié)基本都被刪去了。對《牡丹亭》的刪減,不僅沒有對劇情發(fā)展造成負面影響,反而更加集中地表現(xiàn)出杜、柳戀情的感染力。換一個角度來想,或許這些情節(jié)上的“贅筆”,并非作者本人的失誤,而是我們理解失誤的結(jié)果。
      
       我覺得《牡丹亭》整部作品最巧妙的構(gòu)思,體現(xiàn)在《驚夢》一折。柳夢梅的形象,其實在第二出《言懷》里已經(jīng)塑造完整了,但杜麗娘在夢中所見的“柳夢梅”卻是蒼白的、輕飄飄的,她不知道他姓甚名誰,家世如何,只知道這是個面容清俊的書生,尋了她很久,要和她“那答兒說話去”?!傲鴫裘贰痹凇扼@夢》這一折的出場是極不尋常的。一般說來,人物在每一折最初登場時,都會有一段自我介紹,但《驚夢》里的“柳夢梅”并沒有作任何陳述。而且,結(jié)合后面的情節(jié)來看,真實世界里的柳夢梅對于這一夢是毫不知情的,他后來拾到杜麗娘的寫真時沒有絲毫的熟悉感,甚至還猜測畫上人是觀音大士。那么,在夢里,杜麗娘遇到的究竟是誰呢?
      
       在杜麗娘身上,湯顯祖把中國文學傳統(tǒng)的“傷春”主題發(fā)揮到極致。毫無疑問,杜麗娘是美麗的,她也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美,知道美便是自己最重要的價值。為了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價值,她是要把自己的美熱熱鬧鬧地展現(xiàn)給人看,讓人來欣賞、贊美、珍惜的。但雙親卻不理解她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將她困在房內(nèi)課女紅讀詩書,好約束她的性情。杜麗娘感到抑郁,感到不自由,她想到園子里排遣心情,卻與自己的命運打了個照面:她就好似那滿園春色,美得灼人眼,然而沒有觀賞的人,這美又有什么意義呢?春光短暫,姹紫嫣紅終究是要付與那斷井頹垣的,她的青春又能停駐多久呢?只怕還未等到賞春的人,她的美便一天天地消散了,凋零了。在惘然之中,她開始想象,想象出園子里的那個夢。在夢里與她相逢的不是任何一個活生生的人,而是她自己造出來的一個虛幻的象。夢里面,所有的現(xiàn)實束縛都不存在了,她自由恣意地把自己的美張揚開了,她的價值實現(xiàn)了。然而夢終歸是要醒的,杜麗娘卻沉湎于夢境里自我實現(xiàn)的快感之中,不愿面對冰冷壓抑的現(xiàn)實,最終郁郁而死。讓杜麗娘死去的并不是對柳夢梅的愛情,這時節(jié)她甚至連柳夢梅是怎樣的一個人都不知道,又怎么談得上愛呢?由此可見,對于湯顯祖題詞中所說的“情”,是應當重新理解的。我覺得湯顯祖筆下的“情”,更像是一種出自天性的自我實現(xiàn)的傾向。
      
       說完杜麗娘,再來看柳夢梅。《牡丹亭》里的柳夢梅與《西廂記》里的張生是不同的。張生有了崔鶯鶯之后,便感覺人生圓滿了,別無所求了,上京求功名完全是為崔夫人所迫,非其本心。柳夢梅卻是從一開始便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便在于才學?!吨]遇》一出,柳夢梅與苗舜賓論寶,說道“小生到是個真正獻世寶。我若載寶而朝,世上應無價”,足見其自我期許之高。然而這寶貝卻是“饑不可食,寒不可衣”,“虛舟飄瓦”一般,只有賃與帝王家方能顯現(xiàn)其價值。杜麗娘于柳夢梅,是錦上花,卻不是他生命的全部。無論有沒有杜麗娘,柳夢梅都是要上京趕考,報效帝王的。最終他也確實實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考場上一舉奪魁。
      
       《牡丹亭》這部作品一開始有很多沖突:柳夢梅空有才學而無處施展、杜麗娘思春而無法遣懷、杜寶夫婦老來喪獨女、金兵兵臨城下南宋危在旦夕……這些沖突帶來遺憾,但劇中的人物每時每刻都在想方設(shè)法克服這種遺憾。在全劇的終場,人物的努力都獲得了回報,每個人都站到了他們滿意的位置之上。毫無疑問,這樣的大團圓結(jié)局是要受到部分觀眾的指責的:不真實、不深刻、缺乏悲劇的力度等等,我自己第一次讀《牡丹亭》的時候亦有這樣的感受。然而,“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湯顯祖寫《牡丹亭》,本來就是是有感于現(xiàn)實世界的混亂與不完善,這樣一個“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愿,便酸酸楚楚無人怨”的理想世界,正是他想要展現(xiàn)、呈示的。
      
  •     四大戲曲之一
      
      西廂記
      牡丹亭
      長生殿
      桃花扇
      
      每一本都是很有價值的
      
      讀了這些韻味十足的語句就會對原本了解甚少的戲曲有著極大的興趣
      
      這就是這本書的魅力
      
      書卷里華麗經(jīng)典的字詞句段
      
      如果在舞臺上
      
      以獨特的腔調(diào)唱出來
      
      它的藝術(shù)價值便得到了充分的實現(xiàn)
  •     草草地看完了牡丹亭,所得出的唯一結(jié)論就是:湯顯祖他就是個重口味的。
      《西廂記》或者早年讀的垃圾似的《寶劍記》都作為中國戲劇代表。把實打打的悲劇擰成貼金戴玉的空中樓閣。最后要么拜堂,要么升官,大家一起喊一聲茄子。天!這就是人生!仿佛岳飛都應該在戲文里加官進爵,再弄出什么風月佳話似的。這等俗氣。
      我一直遲遲不肯翻《牡丹亭》也是因為覺得這次湯顯祖俗得太離譜了,連春夢都用上了。不定會有什么樣的黃段子呢。但當翻開后不久,我便把《西廂記》什么的都打入次流。湯顯祖才是戲劇的正解。
      湯顯祖是第一個在戲文里鼓吹先上床后戀愛的。在古典戲文里可算是匪夷所思了。
      更強大的是湯顯祖是第一個在戲文里拿同性戀當佐料的。那個叫李猴兒的同性戀在去地獄的路上又勾上了好花粉的孫心。最后閻羅王讓他投胎做了蜜蜂,理由是蜜蜂腰細嘴甜,可以天天在花堆里撲騰,屁股上還有根刺。
      縱使現(xiàn)在我跟人說起這段子,還是會有很多人突然擰起眉毛罵我流氓。
      當然,湯顯祖也算是第一個在戲文里大張旗鼓地寫夢的。他代表作便是《玉茗堂四夢》。主題絕不僅是愛情的春夢。最近讀的《邯鄲夢記》寫得便是讀書人仕途的春夢,人家挪揄諷刺得可是官場的虛無。
      這樣看來,湯顯祖實在可愛得緊?;蛟S正是這樣泱漭而無拘的率真態(tài)度成就了他的大氣與才氣?!赌档ねぁ肥谴簤粲秩绾?,一個被他繡得沒得不能再美的春夢了,一代代人在這個恍惚搖晃的春夢里丟了魂丟了命也是再美不過的事了。
      畢竟誰都是邊吃邊拉的蕓蕓眾生,美硬是要去勾搭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學,難道不酸么。
      
      如果他在現(xiàn)代,第一個寫《等待戈多》的,一定是他。
      
      PS: 我很喜歡湯顯祖的一個號:清遠道人。我覺得沒有什么比這個更適合他的了。
      PSS:湯顯祖也是李贄的粉絲。
      
  •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牡丹亭》
      你有一顆最純凈的心,卻并不拒絕塵世,只默默守候靈魂的純真,深情的真諦。
      夜空與你隔著一顆大樹,樹的每一片葉子都舍身保護著你,仿佛月光會把你灼傷。我知道,已經(jīng)有很多個夜晚看不到圓月懸空,看不到霜花滿地了。
      樹影飄移,如揚起的風帆,把你帶到那春色盎然的牡丹園。
      滿園春色,你竟嬌嗔道,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于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萃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你定知古今幽困于閨閣之中的不止你一人,但你定不知一百年多以后,那個叫黛玉的女子聽到你的這一曲,如醉如癡,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塊山子石上,眼中落淚。
      青春盛開在園林里,姹紫嫣紅的美景卻籠罩著淡淡的憂愁。風吹樹葉,如泣如訴。游園歸來,那手執(zhí)半支垂柳的書生翩然入夢。從你與他對視的第一眼起,就注定了你今后性命的生死。他的憐香惜玉和夢的無拘無束是那么刻骨銘心!情又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他本是夢中人,素未謀面,何以一夢傾心?
      噢,你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天賦深情。
      竟夜無眠,回望昨日夢里牡丹亭畔,芍藥欄前,湖山石邊,放佛仍然置身夢中。沿著悠長的石徑,尋夢而來,花草也被你的深情感染。杳無人跡的園林里,款款而行,卻又尋而不至,花草也顯得凄涼冷落了起來。
      尋夢不至而病,縱然是病,仍然還是有一種難以描述的情感促使你為它研墨作畫,它離得很遠,伸手不可觸;它離得很近,夜夜與你同入夢。
      情至深,以至于甘心拿性命交換。圓月終于升上夜空,太湖石卻成為你生死的寄托,梅子樹也成為你深情的葬身之地。情如磐石堅,情如梅子酸。
      沒有允諾,沒有誓言,只有塵世之上一夢,黃泉之下一等。
      原來春日的柳也夢見了冬日的梅,這一回,是那手執(zhí)半支垂柳的書生從夢里走出,走到園林里,太湖石邊偶拾一畫,這一拾拾起你的一往情深,也拾起你們的一世情緣。
      縱然是死,也要回到人間,尋回那一片夢中深情!魂靈飄然而至,肉身還魂而生,這樣,你們從各自的夢里走到了現(xiàn)實當中。既然你的深情可以讓你不惜身家性命,不畏生死存亡,又有什么能夠阻止你在現(xiàn)實與幻想之間筑起一條通往未來的路?
      從此,你的人生也從這深情中得到了彌補,但愿你看世界的眼光也不再只是眷戀眼前的事物,不再只是依賴身邊的人,你應該滿足,應當知足。
      
  •   我看的是現(xiàn)代人串寫的《西廂記》,才子佳人,終于過上了幸福生活的套路。
    純當情色小說看,寫得還算美。
    其他沒啥意思。
  •   。。。。。。= =
    問題是俗套的故事多多了。。。出彩的戲本子就幾部。。。。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