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wèi)·科波菲爾

出版時間:1958-4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英)狄更斯  譯者:董秋斯  

內容概要

大衛(wèi)·科波菲爾尚未來到人間,父親就已去世,他在母親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長大。不久,母親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兇狠貪婪,他把大衛(wèi)看作累贅,婚前就把大衛(wèi)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個正直善良的漁民,住在雅茅斯海邊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與收養(yǎng)的一對孤兒(他妹妹的女兒愛彌麗和他弟弟的兒子海穆)相依為命,大衛(wèi)和他們一起過著清苦和睦的生活。
大衛(wèi)回家后,后父常常責打他,并且剝奪了他母親對他的關懷和愛撫。母親去世后,后父立即把不足10歲的大衛(wèi)送去當洗刷酒瓶的童工,讓他過著不能溫飽的生活。他歷盡艱辛,最后找到了姨婆貝西小姐。
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衛(wèi),讓他上學深造。大衛(wèi)求學期間,寄宿在姨婆的律師威克菲爾家里,與他的女兒安妮斯結下情誼。但大衛(wèi)對威克菲爾雇用的一個名叫希普的書記極為反感,討厭他那種陽奉陰違、曲意逢迎的丑態(tài)。
大衛(wèi)中學畢業(yè)后外出旅行,邂逅童年時代的同學斯提福茲。兩人一起來到雅茅斯,訪問辟果提一家。已經(jīng)和海穆訂婚的愛彌麗經(jīng)受不住闊少爺斯提福茲的引誘,竟在結婚前夕與斯提福茲私奔國外。辟果提痛苦萬分,發(fā)誓要找回愛彌麗。
大衛(wèi)回到倫敦,在斯本羅律師事務所任見習生。他從安妮斯口中獲悉,威克菲爾律師落入詭計多端的希普所設計的陷阱,處于走投無路的境地。這使大衛(wèi)非常憤慨。但這時,大衛(wèi)墮入情網(wǎng),愛上斯本羅律師的女兒朵拉。他倆婚后生活并不理想,因為朵拉是個容貌美麗、但頭腦簡單的“洋娃娃”。姨婆也瀕臨破產。這時,大衛(wèi)再次遇見他當童工時的房東密考伯,密考伯現(xiàn)在是希普的秘書。密考伯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爾并導致貝西小姐破產的種種陰謀。在事實面前,希普只好伏罪。后因他案并發(fā),被判終身監(jiān)禁。貝西小姐為了感謝密考伯,送他一筆資金,使他在澳大利亞發(fā)財致富,事業(yè)上取得成功。
與此同時,辟果提多方奔波,終于找到了被斯提福茲拋棄后淪落在倫敦的愛彌麗,決定將她帶到澳大利亞,重新生活。啟程前夕,海上風狂雨驟,一艘來自西班牙的客輪在雅茅斯遇險沉沒,桅桿上攀著一個瀕死的旅客。海穆不顧自身危險,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沒。當人們撈起他的尸體時,船上那名旅客的尸體也漂到岸邊,原來是誘拐愛彌麗的斯提福茲!愛彌麗懷念海穆,去澳大利亞后在勞動中尋找安寧,終身不嫁。
大衛(wèi)成了作家。朵拉卻患了重病,在辟果提去澳前夕離開人世。大衛(wèi)滿懷悲痛,出國旅行,其間,安妮斯始終與他保持聯(lián)系。當他三年后返回英國時,發(fā)覺安妮斯始終愛著他。他倆終于結成良緣,與姨婆貝西和女仆辟果提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作者簡介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樸次茅斯市郊,1870年6月9日卒于羅切斯特附近的蓋茨山莊。少年時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斷斷續(xù)續(xù)入校求學。后被迫到工場作童工。15歲以后,當過律師事務所學徒、錄事和法庭記錄員。20歲開始當報館采訪員,報道下議院。1836年開始發(fā)表《鮑茲隨筆》,這是一部描寫倫敦街頭巷尾日常生活的特寫集。同年,陸續(xù)發(fā)表連載小說《匹克威克外傳》,數(shù)期后便引起轟動。這是一部流浪漢小說形式的幽默作品,漫畫式地反映了英國現(xiàn)實生活?!镀タ送送鈧鳌烦醌@成功后,狄更斯與凱瑟琳結婚,并專門從事長篇連載小說的創(chuàng)作。
創(chuàng)作
一生共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13部半,其中多數(shù)是近百萬言的大部頭作品,中篇小說20余部,短篇小說數(shù)百篇,特寫集一部,長篇游記兩部,《兒童英國史》一部,以及大量演說詞 、書信 、散文、雜詩。他多次去歐洲大陸游歷、旅居,兩次訪問美國 ,中年以后先后創(chuàng)辦《家常話》和《一年四季》期刊兩種,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了一批文學新人。
狄更斯生活和創(chuàng)作的時間,正是19世紀中葉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前期。狄更斯畢生的活動和創(chuàng)作,始終與時代潮流同步。他主要以寫實筆法揭露社會上層和資產階級的虛偽、貪婪、卑瑣、兇殘,滿懷激憤和深切的同情展示下層社會,特別是婦女、兒童和老人的悲慘處境,并以嚴肅、審慎的態(tài)度描寫開始覺醒的勞苦大眾的抗爭。與此同時,他還以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豪情謳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的社會和更美好的人生。
狄更斯早期的小說,氣勢宏偉,通俗流暢,幽默潑辣而又充滿感傷情調,其中對社會的揭露批判,一般只限于局部的制度和領域。如《霧都孤兒》、《尼古拉斯·尼克爾貝》、《老古玩店》、《馬丁·朱述爾維特》、《圣誕歡歌》等。從《當貝父子》以后,狄更斯的創(chuàng)作更為成熟。這部小說通過當貝先生與兒子保羅、女兒弗洛倫斯的關系,探討了財勢對人類美好天性的侵蝕,體現(xiàn)了作家對人類社會前途的憂患感。狄更斯的重要代表作《大衛(wèi)·科波菲爾》進一步深入探索人生的奮斗歷程,具有自傳性,是反映19世紀中葉英國中下層社會的長幅畫卷。主人公大衛(wèi)是當時社會中為善良而奮斗、堅持正義的中產階級青年的楷模?!痘臎錾角f》、《艱難時世》、《小杜麗》是3部政治意識很強的重頭作品?!痘臎錾角f》以錯綜復雜的情節(jié)揭露英國法律制度和司法機構的黑暗;《艱難時世》直接描寫罷工斗爭,是對英國憲章運動的策應;《小杜麗》詳盡描繪了負債人的監(jiān)獄生活,同時也更為深入地揭露了英國官僚制度和機構的冗繁、腐朽。
狄更斯的后期作品明顯地反映出創(chuàng)作主題的不斷深化、技藝方面的成熟和多方面的探索?!哆h大前程》可以視為《大衛(wèi)·科波菲爾》的負面,但探討人生道路方面更有現(xiàn)實性和警世性,而作者早年的樂觀態(tài)度明顯減少。主人公匹普也是孤兒,但經(jīng)不起環(huán)境的誘惑喪失了原有的淳樸天性,經(jīng)歷嚴酷的磨難后才翻然悔悟,重新生活,整個小說在結構上也更精練?!段覀児餐呐笥选肥怯忠徊繌V泛深入社會的批判小說,其中所包含的人性探索和生活哲理也更見深刻,作品運用的象征主義和偵探小說手法更增添其藝術魅力。狄更斯最后一部小說《埃德溫·德魯?shù)轮i》雖僅完成23章,從中也可見其精雅文筆、嚴謹構思以及誘人的懸念和神秘色彩。
狄更斯的小說作品中,早期的《巴納貝·拉吉》和后期的《雙城記》是歷史小說?!栋图{貝·拉吉》以18世紀末英國清教徒反對天主教統(tǒng)治的高登暴動為背景;《雙城記》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兩部小說同樣具有明顯的諷喻性和警戒性,旨在說明不合理的制度和統(tǒng)治必定導致人民奮起反抗,而奮起的群眾(狄更斯稱之為“暴民”)猶如洪水猛獸,會一發(fā)而不可收拾,形成巨大的非理性破壞力量。兩部小說無疑都代表了狄更斯的改良主義立場和悲觀主義歷史觀,而《雙城記》中以犧牲自己生命換取自己所愛女子的幸福的西德尼卡爾登,是狄更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也是他的小說中反復頌揚的高尚情操的終曲。從這兩部小說栩栩如生的描述、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可以發(fā)現(xiàn)歷史小說家司各特的明顯影響。尤其是《雙城記》,筆墨精雅深奧、結構簡練完美、懸念重重設置以及對人生哲理和人物潛意識活動方面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探索,歷來被認為是狄更斯的最佳小說之一。狄更斯以其小說創(chuàng)作篇幅宏大,氣勢磅礴,內容包羅萬象,風格雅俗共賞、豐富多彩,生前即已飲譽國內外,是英國19世紀小說繁榮時期最杰出的代表作家,影響遍及歐美以及世界各國。他的作品以及根據(jù)這些作品演化而成的各種通俗、兒童讀物和娛樂節(jié)目在世界范圍內流傳更廣。在中國,早在20世紀初林紓等人就翻譯過狄更斯的小說,許多優(yōu)秀名作都有了中文譯本。他生活在英國由半封建社會向工業(yè)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其作品廣泛而深刻地描寫這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鮮明而生動地刻畫了各階層的代表人物形象,并從人道主義出發(fā)對各種丑惡的社會現(xiàn)象及其代表人物進行揭露批判,對勞動人民的苦難及其反抗斗爭給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時他也宣揚以“仁愛”為中心的忍讓寬恕和階級調和思想。對勞動人民的反抗斗爭抱行動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態(tài)度。表現(xiàn)了他的現(xiàn)實主義的強大力量和軟弱空想。
狄更斯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14部長篇小說,許多中、短篇小說和雜文、游記、戲劇、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寫勞資矛盾的長篇代表作《艱難時世》(1854)和描寫1789年法國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雙城記》(1859)。前者展示了工業(yè)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描寫了工人階級的團結斗爭,并批判了為資本家剝削辯護的自由競爭原則和功利主義學說。后者以法國貴族的荒淫殘暴、人民群眾的重重苦難和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威力,來影射當時的英國社會現(xiàn)實,預示這場“可怕的大火”也將在英國重演。其他作品有《奧列佛·特維斯特》(又譯《霧都孤兒》1838)、《老古玩店》(1841),《董貝父子》(1848),《大衛(wèi)·科波菲爾》(1850)和《遠大前程》(1861),等等。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大衛(wèi)·科波菲爾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