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講義

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錢遜  頁數:183  字數:17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論語》作為儒學最重要的經典,是我們了解孔子思想乃至儒家思想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最基本的著作。《“論語”講義》從讀《論語》前要思考的幾個問題、《論語》和孔子、孔子論為政、孔子論教與學、君子、修身、知命、中庸與和、關于若干問題的討論、《論語》中的孔子十個專題,展開對《論語》的思想義理介紹和梳理,既比較全面地介紹和詮釋了《論語》的主要內容,又討論了儒學是什么、怎樣認識和對待傳統(tǒng)文化、怎樣認識和處理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關系,以及如何讀《論語》及《論語》中若干爭議較多的問題。全書語言流暢,輕松活潑,非常適合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讀者閱讀。
《“論語”講義》由錢遜編寫。

作者簡介

錢遜:1933年10月生。祖籍江蘇無錫。1952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歷史系。1995—1999年任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F兼任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
清華大學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先秦儒學、中國古代人生哲學。著有《論語淺解》、《先秦儒學》、《中國古代人生哲學》、《中國傳統(tǒng)道德》(全書副主編,《理論卷》主編)、《推陳出新——傳統(tǒng)文化在現代的發(fā)展》、《儒學圣典一》及論文若干篇。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讀《論語》前要思考的幾個問題
一、儒學是什么
二、怎樣認識和對待傳統(tǒng)文化
三、怎樣認識和處理馬克思主義和儒學的關系
四、關于讀《論語》及讀書方法
第二章 《論語》和孔子
一、《論語》其書
二、孔子其人
第三章 孔子論為政
一、孔子對時勢的態(tài)度
二、“政者正也”的治國理念
三、“為政以德”的治國路線
四、“庶、富、教”的為政目標
五、舉賢才
六、以道事君
第四章 孔子論教與學
一、關于教
二、關于學
第五章 君子(一)
一、修己安人、安百姓——君子的追求
二、疾沒世而名不稱——對個人價值的理解
三、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四、三個問題
第六章 君子(二)
一、文質彬彬——君子的形象
二、仁
三、禮
四、游于藝
第七章 修身
一、為己、由己、求諸己——修身三原則
二、好學、自省、改過、力行、克己、守死善道——修身的要求
第八章 知命
一、西周以下“天”“命”思想的發(fā)展
二、《論語》中關于天命的記述
三、知命的意義
四、盡人事知天命
第九章 中庸、和
一、中庸
二、和
第十章 關于若干問題的討論
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二、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
三、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四、關于對管仲的評價
五、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也
第十一章 《論語》中的孔子
一、孔子和弟子
二、孔子和時人
三、孔子自處
四、孔子自述
主要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提出文化的二重性,為對傳統(tǒng)文化的批判繼承提供了一個科學的客觀的標準。文化的二重性是客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區(qū)分不是隨意的。在整個文化系統(tǒng)中,哪些屬于普遍性的因素,哪些屬于時代性的因素,都是依據客觀條件決定的,不依人們認識和好惡而轉移。懂得了傳統(tǒng)文化的二重性,就可以回答:凡具普遍性的因素就是可以和應該繼承弘揚的精華,凡屬適應舊時代需要的時代性的因素即是應予批判拋棄的糟粕。這樣,就給區(qū)分精華糟粕提供了客觀的標準,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放到了科學的基礎之上。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在實際運用中的另一個問題是,人們常把精華和糟粕看成不相聯結的兩部分。問傳統(tǒng)文化中哪些是精華,哪些是糟粕?是精華多還是糟粕多?從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二重性來分析,就可以知道,傳統(tǒng)文化中普遍性的和特殊性的這兩個方面,不是傳統(tǒng)文化的兩個部分,而是互相聯結的兩種性質。普遍性的內容總是與時代性的要求聯系在一起,存在于時代性的形態(tài)之中,通過其時代性的具體內容而表現。所以,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不是簡單地挑揀分類,而是要對傳統(tǒng)進行分析,從其時代性的具體形態(tài)中,剝離出其具普遍性的成分,從而拋棄其形式,救出其內容。對傳統(tǒng)中普遍性內容的繼承也不是簡單地拿來就用,還必須立足于現時代的需要,對它作出新的解釋,賦予它新的時代內容,使它與現代社會相適應。這是一個從個別到一般,再從一般到個別,批判、繼承、創(chuàng)新、發(fā)展相統(tǒng)一的完整的過程。概括為一句話就是推陳出新。只有經過這樣的推陳出新的過程,才能既堅持民族性,又體現時代性,使傳統(tǒng)文化適應時代要求,發(fā)展到新的階段、新的高度。還有人提出革命傳統(tǒng)和古代傳統(tǒng)的關系問題,認為我們要繼承的是革命傳統(tǒng),而不是古代傳統(tǒng)。把握傳統(tǒng)文化的二重性,也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無疑,古代傳統(tǒng)和革命傳統(tǒng)是不同時代的產物,有其不同的時代性,這是它們特殊性的方面。然而,在這兩者之間又有著共性、普遍性。它們都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的表現。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貫穿古今,隨時代前進而不斷取得新的時代內容。每一時代的具體表現都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有著與其他時代不同的內容;而其核心內容和靈魂則是一貫的。當代的革命精神,是幾千年來民族精神的發(fā)展。古代的文化傳統(tǒng)和當代的革命傳統(tǒng),是一個傳統(tǒng)的兩個發(fā)展階段,而不是兩個傳統(tǒng)。割裂古代文化傳統(tǒng)與當代民族精神的聯系,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當代民族精神;而如果否定和拋棄了民族精神的傳統(tǒng),那就根本不會有當代的革命精神、革命傳統(tǒng)?! 牡赜蚝臀幕牟町惪?,同一個時代,相同的歷史背景下,不同民族、國家之間,有共同面對的問題,共同的需要,因而也有共同的道德價值,這是普遍性、共性;而這些普遍性、共性又通過不同的特殊的形式表現和存在。如普世價值,在當代,民主、自由、人權等具有普世的意義;而在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下和不同階級的人那里,又有不同的具體內容和形式。我們揭露和反對西方資產階級民主自由的虛偽性和其階級實質,但并不否定民主、自由的普世意義,一貫堅持為民主自由而奮斗。簡單地肯定西方所謂的普世價值或否認普世價值的存在,都是錯誤的?! ≡谶@些問題上全盤肯定和全盤否定的錯誤認識,都是由于沒有把握這個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論語》講義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教材。一直關注。這次活動打了6折,很劃算。
  •   有點專業(yè) 大都看得懂 不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