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東春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清代中央政府治藏法律制度演變研究》稿共分七章展開論述。作者從維護整個中華民族的統(tǒng)一不容分裂和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發(fā)展的立場,研究清代中央政府在治理西藏方面法律制度的演變。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發(fā)揮重要作用的主要法律制度包括清代中央政府在治藏中建立起來的行政、宗教、財經(jīng)、軍事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并且動態(tài)地揭示出為什么要制定這樣的法律制度治藏,以及究竟應以什么樣的法律制度治藏,最后該法律制度在治藏中的更迭改進及優(yōu)劣得失。作者重在對清代中央政府治藏法律制度框架的構(gòu)建和脈絡的把握,主要采取學術界的主流觀點,觀其大略,抓其要害,廓其實質(zhì),真正把握清代中央政府治藏手段的要領??傊?,清代中央政府治藏的民族施政的經(jīng)驗教訓,不僅對國家和民族來講是極其重要的,也維系著民族的發(fā)展和未來。
作者簡介
王東春,河南南陽人,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曾在省高級人民法院、市政府等單位工作,并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從事法學博士后研究,現(xiàn)于政府任職。在《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國法學》、《政治與法律》等刊物發(fā)表論文多篇,部分論文被《新華文摘》等刊物轉(zhuǎn)載,著有《才能與機遇》(西苑出版社1999年版)。
書籍目錄
導論
第一章 清初中央政府面臨的西藏社會基本背景
一 清初中央政府面臨的西藏社會政治狀況
(一)元代前西藏與中原地區(qū)的政治聯(lián)系
(二)元明時期中央政府治藏的政治狀況
(三)明末清初西藏所處的時代政治形勢
二 清初中央政府面臨的西藏社會宗教狀況
(一)清代以前西藏地方的宗教社會狀況
(二)明末清初中央政府對藏的宗教政策
三 清初中央政府面臨的西藏社會經(jīng)濟狀況
(一)清代以前西藏地方的經(jīng)濟社會狀況
(二)明末清初西藏地方的經(jīng)濟社會特點
第二章 清代中央政府治藏行政法律制度演變
一 中央政府確立眾噶倫共同管理藏政的法律制度
(一)中央政府確立眾噶倫共同管理藏政的法律制度的原因及目的
(二)眾噶倫共同管理藏政的法律制度的確立、內(nèi)容及推行
(三)對清代確立眾噶倫共同管理藏政的法律制度的評析
二 中央政府確立郡王單獨管理藏政的法律制度
(一)中央政府確立郡王單獨管理藏政的法律制度的原因及目的
(二)郡王單獨管理藏政的法律制度的確立、內(nèi)容及推行
(三)對清代確立郡王單獨管理藏政的法律制度的評析
三 中央政府確立駐藏大臣直接管理西藏的法律制度
(一)中央政府確立駐藏大臣直接管理西藏的法律制度的原因及目的
(二)駐藏大臣直接管理西藏的法律制度的確立及推行
(三)駐藏大臣直接管理西藏的法律制度的內(nèi)容
(四)駐藏大臣直接管理西藏的法律制度的改進
(五)對清代駐藏大臣直接管理西藏的法律制度的評析
四 中央政府確立達賴主政西藏的法律制度
(一)中央政府確立達賴主政西藏的法律制度的原因及目的
(二)達賴主政西藏的法律制度的確立、內(nèi)容及推行
(三)對清代達賴主政西藏的法律制度的評析
五 中央政府確立攝政代行達賴職權的法律制度
(一)中央政府確立攝政代行達賴職權的法律制度的原因及目的
(二)攝政代行達賴職權的法律制度的確立、內(nèi)容及推行
(三)對清代攝政代行達賴職權的法律制度的評析
六 中央政府確立近代西藏新政性質(zhì)的法律制度
(一)中央政府確立西藏新政性質(zhì)的法律制度的原因及目的
(二)西藏新政性質(zhì)的法律制度的確立、內(nèi)容及推行
(三)對清代確立西藏新政性質(zhì)的法律制度的評析
第三章 清代中央政府治藏宗教法律制度演變
第四章 清代中央政府治藏財經(jīng)法律制度演變
第五章 清代中央政府治藏軍事法律制度演變
余論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3)重申并推行駐藏大臣宗教管理權規(guī)定駐藏大臣在達賴喇嘛年滿18歲時,依例具奏請旨達賴喇嘛親政,即行任事,其掌辦之人立予撤退,不得繼續(xù)把持政務?!斑_賴喇嘛年至十八歲,應請仿照八旗世職之例,由駐藏大臣具奏請旨即行任事,其掌辦之人立予撤退。所有掌辦印信,或照成案送京,或封貯商上,請旨遵行;不得仍前捺壓、專為掌辦之人,以杜結(jié)納?!泵鞔_規(guī)定以后達賴喇嘛呼畢勒罕(轉(zhuǎn)世靈童)一經(jīng)掣定,其父母應得莊房,即由攝政(商上)撥給,不準借故推延;并強烈斥責了攝政諾們罕延擱三年、眾怨沸騰的不軌行為?!斑_賴喇嘛之父母,向由商上撥給莊田、房屋,用資養(yǎng)贍。其父策旺登柱本屬貧寒,于道光二十一年隨侍赴藏,荷蒙圣恩,賞賜公爵,仰見錫髏推仁,至優(yōu)極渥,而商上應給莊房,諾們罕延擱三年,致令待哺嗷嗷。屢次呈懇,于上冬始行撥給,仍系城薄。及查達賴喇嘛商上班墊孜地土四十余崗,早經(jīng)諾們罕私給其侄婿薩迦呼圖克圖為業(yè)。兩相比較,無怪群情憤怒,眾怨沸騰。應請嗣后達賴喇嘛呼畢勒罕出世,一經(jīng)入瓶掣定奉旨準作呼畢勒罕,其父母應得莊房,即由商上撥給,不準借故推延,以示體恤?!?9世紀中后期以來,隨著中央政府的日益衰敗,西藏的內(nèi)政外交也每況愈下,但西藏依照《欽定藏內(nèi)善后章程二十九條》、《酌擬裁禁商上積弊章程二十八條》行使駐藏大臣對西藏宗教的監(jiān)管權,則始終沒有動搖,一直控制著藏傳佛教各大活佛世系的轉(zhuǎn)世靈童的認定。自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確立了“金瓶掣簽”制度后,西藏各大活佛世系靈童的認定、坐床、親政,都由駐藏大臣一手辦理,報中央政府批準方為有效。其他地區(qū)大活佛世系的轉(zhuǎn)世也同樣由駐藏大臣一手辦理,并報中央政府認定、冊封,這是《欽定藏內(nèi)善后章程二十九條》、《酌擬裁禁商上積弊章程二十八條》明確規(guī)定的。如,對藏傳佛教中與達賴喇嘛齊名的活佛世系外蒙古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世系靈童的掣簽認定;對藏傳佛教中較為重要的活佛世系、駐京喇嘛土觀呼圖克圖世系靈童的掣簽認定;對清代曾作西藏攝政的四大活佛世系(即西藏四大林——第穆活佛世系、德柱活佛世系、策墨林活佛世系、濟嚨活佛世系)轉(zhuǎn)世靈童的掣簽認定;察木多帕克巴拉呼圖克圖世系靈童的掣簽認定,等等。中央政府自各大活佛世系呼畢勒罕的轉(zhuǎn)世認定開始,控制著各活佛世系轉(zhuǎn)世的秩序,一直行使著對藏傳佛教的監(jiān)督管理權。對藏傳佛教活佛名號的賞奪,也是清代中央政府治藏中行使佛教監(jiān)管權力的重要體現(xiàn)。清中央政府為了控制西藏各活佛世系,通過賞給各活佛世系一定名號,賦予名號一定的榮譽、地位和權力,表明清代中央政府對該世系的認可、尊崇程度。如果有大活佛犯有罪行,威脅或損害到中央政府或西藏地方政府的利益,中央政府就通過剝奪他們的名號或轉(zhuǎn)世權進行處罰。剝奪名號意味著有過錯的大活佛或活佛世系名譽、地位、權力的喪失,剝奪活佛世系轉(zhuǎn)世則意味著該活佛世系的終結(jié)。直到這些被剝奪名號的活佛改過自新、立有功勞,才有可能被中央政府重新賞還名號。如1904年(光緒三十年)和1910年(宣統(tǒng)二年)中央政府兩次剝奪十三世達賴喇嘛的名號,究其原因就是達賴喇嘛的主張違背了中央政府的政策,為中央政府所不容。又如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第穆呼圖克圖名號被黜革,就是因其涉嫌與其弟賄買瞻對喇嘛使用圓經(jīng)邪咒圖害十三世達賴喇嘛事件;1910年(宣統(tǒng)二年)駐藏大臣聯(lián)豫上奏認為第穆呼圖克圖咒詛一案系十三世達賴喇嘛惡意陷害,于是清廷為第穆呼圖克圖平反,“開復靖善禪師名號,賞還第穆呼圖克圖,準其轉(zhuǎn)世。所有該寺內(nèi)財物田產(chǎn),飭由商上查明如數(shù)給還”。清代中央政府就是通過賞奪名號與剝奪轉(zhuǎn)世權的方法,牢牢控制著各大活佛世系。
編輯推薦
《清代中央政府治藏法律制度演變研究》治藏是中華民族的大事,清代治藏歷經(jīng)長期探索?!肚宕醒胝尾胤芍贫妊葑冄芯俊穼嵤虑笫堑乜疾烨宕醒胝尾胤芍贫妊葑兊膩睚埲ッ},具體辯證地揭示為什么制定出這樣的法律制度治藏,全面把握清代究竟以什么法律制度治藏,幽微探求該法律制度在治藏中更迭改進的規(guī)律及優(yōu)劣得失,為后來西藏建設者提供歷史借鑒,以其成功經(jīng)驗為資養(yǎng)、過錯教訓為警戒,達到經(jīng)世致用的目的。全書構(gòu)建了清代中央政府治藏法律制度的基本體系,結(jié)構(gòu)嚴謹,內(nèi)容豐富,立論新穎,資料翔實,具有原創(chuàng)性,是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的重要研究課題,是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研究清代中央政府治藏法律制度演變的專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