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王家芳、 等 人民出版社 (2011-11出版) 作者:王家芳
內容概要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xiàn)機制是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構成要素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機理、過程和結果。根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xiàn)機制的這一科學內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xiàn)機制研究》稿著重闡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構成要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構成要素的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的特征和狀態(tài)、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保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結果等五個方面的問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特征是連續(xù)性和階段性的統(tǒng)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狀態(tài)是實踐與理論雙向互動的過程、排除干擾和修正錯誤的過程、多次反復和無限發(fā)展的過程。堅持黨的領導、社會主義的方向、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保障?! 摹皺C制”上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方法論研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新視角,是當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重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xiàn)機制的科學揭示,深化了我們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有利于我們以科學的方法和正確的途徑有效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地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xiàn)機制研究》稿的現(xiàn)實意義。
作者簡介
王家芳,江西南康人,教授,碩士生導師?,F(xiàn)為廣東商學院政治與教育學院副院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副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校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負責人,兼廣東省省情調查與對策咨詢專家,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評估專家。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教學與理論研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哲學基礎研究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xiàn)機制研究等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主持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2項省部級項目。主要著述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唯物史觀》、《做一個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大學潛在課程與人才成長》等;發(fā)表學術論文60余篇。
書籍目錄
緒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xiàn)機制概述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xiàn)機制的科學內涵,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xiàn)機制的基本問題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xiàn)機制的特點,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構成要素一、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構成要素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具有普遍意義的理論(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構成,二、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構成要素的中國具體實際(一)中國具體實際辨析(二)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重大實際三、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構成要素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的涵義與特征(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的類型,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構成要素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中國具體實際的作用(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認識中國具體實際的最好武器(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引領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方向的最好向導(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制定和執(zhí)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行動策略的基本依據二、中國具體實際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作用(一)中國具體實際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起檢驗證實作用(二)中國具體實際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起正本清源作用(三)中國具體實際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起豐富發(fā)展作用,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具體實際的作用(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中介(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發(fā)揮中介作用的方式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過程狀態(tài)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前期準備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的發(fā)端(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與毛澤東思想的產生(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飛躍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保障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具體實際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是近代中國最大的實際。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前,中國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其經濟基礎是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所有制,基本的經濟形態(tài)是農業(yè)與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隨著封建社會內部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fā)展,已經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鴉片戰(zhàn)爭后,由于帝國主義的大肆入侵,迫使清政府和北洋軍閥政府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從而改變了中國社會發(fā)展的軌道,使獨立的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的中國,封建的中國逐步變?yōu)榘敕饨ǖ闹袊?。一方面,帝國主義列強通過政治的、經濟的和文化的手段,使中國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使本來領土完整、主權獨立的中國,淪為表面上獨立、實際上受帝國主義列強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國家。鴉片戰(zhàn)爭以后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帝國主義列強通過野蠻的侵略戰(zhàn)爭,強迫中國簽訂了1000多個不平等條約,從各方面控制、操縱中國,最終從中國獲得最大的利益。政治上,西方列強踐踏中國主權,先后割占了中國的香港、澳門,及中國西部、北部150余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和臺灣??;他們干涉中國的海關主權、司法主權、領海主權和外交主權等;他們在中國上海、天津、漢口等城市設立了幾十個租界;他們強迫中國開放100多個通商口岸。
編輯推薦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xiàn)機制研究》著重闡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xiàn)機制五個方面的基本問題:第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構成要素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具體實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第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中國具體實際起指導作用;中國具體實際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起檢驗發(fā)展作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之間起中介和橋梁作用。第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特征是連續(xù)性和階段性的統(tǒng)一;過程狀態(tài)是實踐與理論雙向互動的過程、排除干擾和修正錯誤的過程、多次反復和無限發(fā)展的過程。第四,堅持黨的領導、社會主義方向、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保障。第五,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會產生出實踐成果、理論成果和經驗成果。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