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思想評論·2011

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人民  作者:高宣揚 編  頁數(shù):335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高宣揚主編的《法蘭西思想評論(2011)》以當代法國政治哲學為主題,集中論述及介紹當代法國政治哲學家的最新思想及其研究成果,為國內學術界所僅見。近年來,國內政治哲學研究雖已有進展,但多以英語文獻為主,極少源自法語原著。然而,恰恰法國當代政治哲學在許多論題和研究方法方面有突破性的進展,對當代政治哲學的思考模式及其論述策略發(fā)生巨大影響。《法蘭西思想評論(2011)》經(jīng)精心策劃和選編,集中分析法國政治哲學中的最新觀點和流派,對解構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現(xiàn)象學、新馬克思主義以及新尼采主義做了專門的深入探索;其中,???、德里達、巴塔耶、列維-施特勞斯、梅洛-龐蒂、帕斯卡爾、阿隆、蒙田、阿蘭·巴迪厄、托克維爾及普魯東等重要思想家,在國內政治哲學界幾乎從未論及。為了襯托出研究重點,本書按”現(xiàn)代性之源”、“與馬克思對話”、“
后現(xiàn)代微觀政治”及“民族與國家”四大主題編排,以顯示當代政治哲學之基本精神。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現(xiàn)代性之源
私人生活高于社會生活
——再讀蒙田的《隨筆錄》
帕斯卡爾的《思想錄》與思想的消遣
盧梭教育學思想中的政治哲學思想
“將事件糅進思想,將歷史哲學融入歷史本身”
——我讀托克維爾的《回憶錄:1848年革命》
重新解讀普魯東
第二部分 與馬克思對話
馬克思的弗洛伊德化及其效應
——利奧塔的回聲
反恐:一場幽靈之間的戰(zhàn)爭——談談德里達對“9·11事件”的反思
為“馬克思的幽靈”辯護
第三部分 后現(xiàn)代微觀政治
那么,哲學到底是一種什么機構?——介紹當代法國哲學家阿蘭·巴迪厄
自律的騎士——羅蒂眼中的米歇爾·福柯
??碌臋嗔τ^
??碌恼螌W
當代法國后現(xiàn)代政治論述的基本特征
第四部分 國家與歷史
巴塔耶的“國家批判”:至尊性與封建制度
《五十年政治反思》中的“基本事實”——簡評雷蒙·阿隆的《五十年政治反思》
歷史的冒險——梅洛-龐蒂的政治哲學概述
種族與歷史
關于希特勒主義哲學的幾個反思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因而,教育者不要將短暫的人生耗費在對渺茫的、不可靠的未來的遠慮上,徒然犧牲現(xiàn)在。他呼吁人類:“為了不追逐幻想,我們就不能忘記怎樣才能使我們適合于自己的環(huán)境。在萬物的秩序中,人類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應當把成人看做人,把孩子看做孩子。分配每個人的地位,并且使他固定于那個地位,按照人的天性處理人的欲念,為了人的幸福,我們能做的事情就是這些。其余的事情就實要以各種外因為轉移,但是,外因卻不是我們的能力可以決定的。盧梭始終認為,時下的社會造成了人的分裂、異化與腐化,而完滿的狀態(tài)是原本的自然給予,是未經(jīng)人矯揉造作、畫蛇添足地改造的狀態(tài)?!白裱匀?,跟著它給你畫出的道路前進”②即是盧梭在對他的學生愛彌兒成年之前的教育過程中貫徹的一個主要原則。盧梭在《愛彌兒》上卷的第一卷的起筆處寫道:“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變壞了”。但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不是要求作為教育者的人無所作為,更非要培養(yǎng)獲取某一社會地位的人,而是要求教育者依照自然的目的調整步伐,教育出能夠超越生活的無常,從而可以在各種人的環(huán)境下生活的人,他寫道:“生活,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從我的門下出去,我承認,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侶;他首先是人:一個人應該怎樣做人,他就知道怎樣做人,他在緊急關頭,而且不論對誰,都能盡到做人的本分;命運無法改變地位,他始終將處在他的地位上。”盧梭的教育觀念顯然不同于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表達的教育思想,柏拉圖首先是要培養(yǎng)一個公民,把人培養(yǎng)成共和國整體中的一個部分,而盧梭的自然教育則是首先要培養(yǎng)一個獨立完整,沒有分裂的個人。盧梭堅決反對同時實施這兩種相互沖突的教育,認為這樣只能培養(yǎng)一些表里不一,表面上為別人,實際上處處為自己的偽君子。

編輯推薦

《法蘭西思想評論(2011年)》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法蘭西思想評論·2011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關注法國政治哲學的人應該讀一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