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九首與建安詩歌研究

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木齋  頁數(shù):322  字數(shù):366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既是漢魏五言詩發(fā)生演變史,又是對古詩十九首產(chǎn)生時間、作者和寫作背景的論證。作者以豐富翔實的資料、新穎獨到的方法論證了五言詩成立于建安十六年之后,“窮情寫物”是古詩十九首與建安詩歌的共同審美風范,以及古詩十九首應為曹植等曹魏詩人的作品。海峽兩岸著名學者傅璇琮、陳怡良、龔斌、寧稼雨、張法為本書作序、跋,他們或認為此書是古詩十九首研究的“首次系統(tǒng)梳理和突破”;或評價其為“開天辟地,嘔心瀝血,破解鎖鑰,業(yè)已初啟”,“廣搜文獻,剝絲抽繭,運用老吏斷獄的縝密思索、探究,終于獲得一個合乎情理,而并非是一個故作嘩眾、立異的結(jié)論”,“不得不贊譽木齋是古詩十九首研究史上有數(shù)的佼佼者“;或以“驚世之作,精湛考索”概括;或反思“中國文學史不得不重思重寫”;或認為其學術(shù)貢獻除了作者斷代的價值之外,“對于整個古代文學的學術(shù)研究也具有相當重要的啟示意義,這個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方法論方面的自覺思考和主動實踐”。

作者簡介

木齋,1968年赴內(nèi)蒙古插隊知青,1983年以同等學歷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現(xiàn)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詞學會常務(wù)理事,中國李清照辛棄疾學會理事,中國蘇軾學會理事,中國陶淵明研究會(籌)常務(wù)理事;中國歐陽修研究會(籌)理事;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研究員,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系訪問教授,韓國全南大學邀請教授。主要著作:《宋詞體演變史》(中華書局版),《走出古典》(中國社會科學版),《蘇東坡研究》(廣西師范大學版),《宋詩流變》、《唐宋詞流變》、《與中國作家對話》(京華出版社版)等,先后在《文學遺產(chǎn)》、《學術(shù)月刊》、《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等刊物發(fā)表論文一百余篇;2002年和2004年,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連續(xù)播放其《唐宋詞體的演進》(上下集)的學術(shù)講座。主編《唐詩百科大辭典》、《唐宋詞百科大辭典》、《古代散文百科大辭典》、《中國文學寶庫》等大型工具書;完成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唐宋詞體演變史》,目前主持200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唐五代聲詩曲詞發(fā)生史》。

書籍目錄

十九首研究的首次系統(tǒng)梳理和突破古詩十九首疑案  破解鎖鑰初啟——讀木齋《古詩十九首與建安詩歌研究》有感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五言詩的本質(zhì)特征及其成立  第二節(jié)  十九首研究史的梳理和評析  第三節(jié)  十九首的作者階層第二章  秦嘉五言詩為偽作——兩漢文人五言詩的漸進  第一節(jié)  西漢初期:騷體時代的帝王詩篇  第二節(jié)  東漢秦嘉之前的文人五言詩  第三節(jié)  秦嘉五言詩真?zhèn)伪嫖? 第四節(jié)  秦嘉之后的東漢五言詩第三章  《陌上?!贩菨h樂府民歌——兩漢樂府詩歷程  第一節(jié)  民間樂府與貴族樂府分類的質(zhì)疑  第二節(jié)  兩漢樂府詩  第三節(jié)  《陌上桑》的寫作時間和作者辨析第四章  曹操在五言詩形成中的開創(chuàng)地位  第一節(jié)  曹操的生平及其思想歷程  第二節(jié)  漢音與魏響:曹操的詩史定位  第三節(jié)  清商樂的興起:五言詩成立的音樂條件  第四節(jié)  曹操詩歌的轉(zhuǎn)型軌跡  第五節(jié)  曹操詩歌的影響第五章  王粲的五言詩寫作  第一節(jié)  略說七子的詩史地位  第二節(jié)  王粲的詩作第六章  曹丕、劉楨五言詩的寫作時間  第一節(jié)  曹丕  第二節(jié)  曹丕五言詩的開始寫作時間  第三節(jié)  劉楨五言詩的開始寫作時間第七章  曹操的山水詩及其詩歌史意義  第一節(jié)  山水詩之取代言志詩的歷程  第二節(jié)  山水詩的本體意義  第三節(jié)  五言詩山水題材的本體意義第八章  游宴詩的興起  第一節(jié)  游宴詩的興起  第二節(jié)  曹操的《短歌行》第九章  五言詩女性題材的興起及《怨歌行》的作者  第一節(jié)  五言詩女性題材興起的原因  第二節(jié)  曹丕、徐干首開五言詩女性化寫作之先河  第三節(jié)  劉勛妻子被出事件的寫作及傳為班婕妤作品的《怨歌行》第十章  從語匯語句角度考量十九首與建安詩歌的關(guān)系  第一節(jié)  曹丕詩與十九首之問的相似語句  第二節(jié)  曹植詩與十九首中的相似語句  第三節(jié)  蘇李詩與曹植詩歌相似語句的補充第十一章  論曹植為十九首的主要作者  第一節(jié)  曹植作品的遺失  第二節(jié)  曹植與十九首的關(guān)系  第三節(jié)  關(guān)于《今日良宴會》的作者第十二章  論植、甄隱情及與十九首的關(guān)系  第一節(jié)  甄后之死  第二節(jié)  曹植之罪  第三節(jié)  曹叡之怒  第四節(jié)  曹植之死及曹集撰錄第十三章  早期思甄之作及《涉江采芙蓉》  第一節(jié)  植、甄之戀及其發(fā)生時間  第二節(jié)  《涉江采芙蓉》與曹植早期思甄之作第十四章  《西北有高樓》與《青青河畔草》的寫作背景  第一節(jié)  十九首中的女性題材之作產(chǎn)生于曹丕、徐干之后  第二節(jié)  《西北有高樓》的寫作背景  第三節(jié)  《青青河畔草》的寫作背景第十五章  論《洛神賦》及《行行重行行》  第一節(jié)  曹植黃初二年前后的行蹤  第二節(jié)  《洛神賦》為曹植的辯誣之作  第三節(jié)  《行行重行行》與《塘上行》應為植、甄互贈的詩篇第十六章  論《青青陵上柏》——兼談十九首研究的方法論反思  第一節(jié)  《青青陵上柏》的寫作背景  第二節(jié)  十九首研究方法論反思第十七章  論風骨的內(nèi)涵及建安風骨的漸次形成  第一節(jié)  概說  第二節(jié)  風骨與建安風骨的內(nèi)涵  第三節(jié)  建安風骨的漸次形成跋一  木齋讓中國文學史不得不重思重寫跋二  驚人之論精湛考索跋三  木齋古詩十九首研究方法論解讀后記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曹操在詩風方面的嬗變,大體與之同步。曹操在建安三年的《蒿里行》中才開始了新興五言抒情詩方式的探索,并在建安十一年的《苦寒行》中進一步發(fā)展。同時,他的兩首四言詩:寫于建安十二年的《觀滄?!泛涂赡軐懹诮ò彩晗闹潦吣暾轮g的《短歌行》,分別嘗試了山水詩和游宴詩的寫作范式,是以四言詩的形式,進行了五言詩內(nèi)形式方面的探索,為建安十六年之后的五言詩開拓出了廣闊的題材空間和寫作方式的新天地,如同清人吳喬《圍爐詩話》卷二所說:“作四字詩,多受束于《詩經(jīng)》句法,不受束者,惟曹孟德耳?!辈懿僖运难栽姷耐庑?,開拓五言詩的題材和表達方式,看似怪異,其實,正合于華夏詩史錯綜復雜、交替漸進的演進規(guī)律,也充分說明了曹操在建安十六年之前的寫作嘗試,正是建安五言詩走向詩史舞臺的序幕。2.以建安十六年為界碑,為五言詩進入群體寫作的時期。此時期,曹操對五言詩探索、變革與奠基的使命基本完成,開始了以曹丕、曹植為中心的建安詩人的群體寫作運動,其參加成員主要有曹丕、曹植和七子中的六子(可以簡稱為二曹六子),其時間從建安十六年到二十三年六子(孔融于建安十三年已死)先后謝世,共計八年的時光。這一時期可以視為五言詩成立期中的第二個階段。就詩歌寫作題材而言,兩漢五言之作,尚無題材可言,因為他們的詩作,基本上可以納入到言志詩這一大的框架之內(nèi)。建安時期,曹操首開軍旅、山水、游宴等詩歌的題材,并從建安十六年始產(chǎn)生了寫作手法、審美情趣、文學觀念等一系列的改朝換代式的五言詩寫作運動(十九首等也是這一寫作運動的結(jié)果,詳見后論),二曹六子隨之使用了游宴題材、女性題材,以及詠史、送別、述懷、軍旅等一系列新興的詩歌題材進行寫作,他們在言志的窠臼之外,發(fā)現(xiàn)了一片廣袤的原野、一個嶄新的世界,幾乎他們所有的五言詩作,都是五言詩一個新的題材領(lǐng)域的開拓。

編輯推薦

《古詩十九首與建安詩歌研究(第2版)》:《高校社科文庫》是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中心組織各高等學校和出版單位共同建立的學術(shù)著作出版平臺,旨在推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fā)展,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出版優(yōu)秀學術(shù)著作創(chuàng)造條件。《高校社科文庫》將堅持“廣泛動員、集中征集、嚴格評審、精心編?!钡墓ぷ髟瓌t,致力于通過資助優(yōu)秀學術(shù)專著出版、推動學術(shù)成果交流推廣等形式,讓更多的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和優(yōu)秀工作者走進交流空間,進入公眾視野,發(fā)揮應有的影響力和輻射力,為繁榮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做出積極貢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古詩十九首與建安詩歌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觀點很新,啟發(fā)人的思考.
  •   這本書不論從外觀和紙質(zhì)上看來都不錯。
  •     還沒仔細看,但是第一個碰到的障礙就是逯欽立先生的考證,特別是考證于黃初改制之前的作品
      又仿佛將古詩十九首作為鐵板一塊的整體,這點還有待商榷
      而且過于輕視今人的成果而高估古人的可信程度也是一個問題啊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