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社會主義-列寧專題文集

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編  頁數:49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卷收入列寧著作35篇,相關重要論述51條。列寧在這些著作和論述中闡述了馬克思根據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guī)律得出的資本主義社會必然為社會主義社會所取代的科學結論;揭示了帝國主義時代資本主義經濟和政治發(fā)展不平衡的規(guī)律,提出了社會主義將首先在少數甚至在單獨一個國家內獲得勝利的科學論斷;論述了馬克思關于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時期的理論和無產階級專政學說;闡發(fā)了馬克思關于共產主義社會發(fā)展階段的學說。

書籍目錄

論歐洲聯邦口號(1915年8月10日[23日])無產階級革命的軍事綱領(1916年8月9日[22日]以前)論無產階級在這次革命中的任務(節(jié)選)(1917年4月4日和5日[17日和l 8日])國家與革命(節(jié)選)(1917年8—9月)  第五章  國家消亡的經濟基礎    1.馬克思如何提出問題    2.從資本主義到共產主義的過渡    3.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    4.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布爾什維克能保持國家政權嗎?(節(jié)選)(1917年9月底~10月1日[14日])工人同被剝削勞動農民的聯盟(1917年11月18日[12月1日])怎樣組織競賽?(1917年12月24—27日[1918年1月6—9日])俄共(布)第七次(緊急)代表大會文獻(節(jié)選)(1918年3月)    9  關于修改黨綱和更改黨的名稱的報告(3月8日)    15  就布哈林對關于黨綱的決議的修正所作的發(fā)言(3月8日)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1918年4月)    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的國際環(huán)境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基本任務    當前的總口號    同資產階級斗爭的新階段    為全民計算和監(jiān)督而斗爭的意義    提高勞動生產率    組織競賽    “協(xié)調的組織”和專政    蘇維埃組織的發(fā)展    結論論“左派”幼稚性和小資產階級性(節(jié)選)(1918年5月5日)論我們報紙的性質(1918年9月18日或19日)向匈牙利工人致敬(1919年5月27日)偉大的創(chuàng)舉(節(jié)選)(1919年6月28日)無產階級專政時代的經濟和政治(1919年10月30日)關于國際政策問題的決議草案(1919年12月2日)關于無產階級文化(節(jié)選)(1920年10月)    1  決議草案(10月8日)在全俄省、縣國民教育局政治教育委員會工作會議上的  講話(1920年11月3日)全俄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和人民委員會關于對外對內政策的  報告(節(jié)選)(1920年12月22日)論統(tǒng)一的經濟計劃(1921年2月21日)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文獻(節(jié)選)(1921年3月)    2  俄共(布)中央政治工作報告(3月8日)    5  關于以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的報告(3月15日)致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達吉斯坦、哥里共和國的  共產黨員同志們(1921年4月14日)論糧食稅(節(jié)選)(1921年4月21日)    論糧食稅、貿易自由、租讓制    結束語關于俄共策略的報告提綱(節(jié)選)(1921年6月13日)    4.俄國無產階級和農民    5.俄羅斯聯邦無產階級和農民的軍事聯盟    6.向建立無產階級和農民的正常經濟關系過渡    7.蘇維埃政權容許資本主義和租讓制存在的意義和條件    8.我國糧食政策的成就    9.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和俄羅斯電氣化計劃十月革命四周年(1921年10月14日)新經濟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員會的任務(1921年10月17日)    蘇維埃政權和俄國共產黨的急劇轉變    1918年全俄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論農民的作用    我們的錯誤    戰(zhàn)略退卻    新經濟政策的含義    誰將取得勝利——是資本家還是蘇維埃政權?    斗爭還將更加殘酷    是最后的斗爭嗎?    我們不應該指望直接采用共產主義的過渡辦法    同個人利益結合和個人負責的原則    我們是否能為自己工作?    過時的方法    最大的奇跡    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任務    三大敵人    軍事任務和文化任務的區(qū)別在莫斯科省第七次黨代表會議上關于新經濟政策的  報告(節(jié)選)(1921年10月29日)    1  報告論黃金在目前和在社會主義完全勝利后的作用  (1921年11月5日)關于工會在新經濟政策條件下的作用和任務的提綱  草案(節(jié)選)(1921年12月30日~1922年1月4日)    1.新經濟政策和工會    2.無產階級國家中的國家資本主義和工會    3.改行所謂經濟核算的國營企業(yè)和工會    4.無產階級在承認土地工廠等的私有制、由資本家階級掌握 政權的國家中進行的階級斗爭同在不承認土地和多數大企 業(yè)的私有制、由無產階級掌握政權的國家中進行的階級斗爭 之間的重大區(qū)別    5.恢復工會的自愿入會制    6.工會和企業(yè)管理    7.工會的作用和工會怎樣參加無產階級國家的經濟機關和國家機關    8.聯系群眾是工會一切工作的基本條件    9.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工會處境的矛盾    10.工會和專家    11.工會和小資產階級對工人階級的影響關于司法人民委員部在新經濟政策條件下的任務(節(jié)選)(1922年2月20日)俄共(布)中央委員會政治報告(節(jié)選)(1922年3月27日)I日記摘錄(1923年1月2日)論合作社(1923年1月4日和6日)論我國革命(1923年1月16日和17日)我們怎樣改組工農檢查院(1923年1月23日)寧肯少些,但要好些(1923年3月2日)重要論述摘編注釋人名索引    插    圖弗·伊·列寧(1918年)列寧在塔夫利達宮作報告,闡述四月提綱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辦的人民出版社1921年出版的列寧《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中譯本(當時譯《勞農會之建設》)列寧在辦公室閱讀《真理報》(1918年10月)列寧在克里姆林宮院內參加星期六義務勞動(1920年5月1日)列寧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上發(fā)言,這次大會正式宣布改行新經濟政策1924年3月為悼念列寧而在北京出版的《列寧紀念冊》和該紀念冊所載列寧《論糧食稅》一文(當時譯《農稅底意義》)列寧在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上作報告1924年3月10日(《東方雜志》第21卷第5期封面和該刊所載列寧  《論合作社》的中譯文(當時譯《合作事業(yè)與新經濟政策》)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在這樣的綱領中,我們大概會這樣說:“在1914—1916年的帝國主義戰(zhàn)爭中提出保衛(wèi)祖國的口號,認可保衛(wèi)祖國,這完全是用資產階級的謊言去敗壞工人運動。”這樣具體地回答具體問題,比要求廢除武裝和拒絕“任何”保衛(wèi)祖國,在理論上更加正確,對于無產階級要有益得多,對于機會主義者來說會更加感到難以忍受!我們還可以補充說:“所有帝國主義大國,即英、法、德、奧、俄、意、日、美等國的資產階級都已經反動透頂了,他們處心積慮地力圖統(tǒng)治世界,所以這些國家的資產階級進行的任何一次戰(zhàn)爭,都只能是反動的戰(zhàn)爭。無產階級不僅應當反對一切這樣的戰(zhàn)爭,而且應當希望‘自己的’政府在這樣的戰(zhàn)爭中遭到失敗,并利用這種失敗去舉行革命起義,——如果以阻止戰(zhàn)爭為目的的起義沒有成功的話。”關于民兵制問題,我們要說:我們不贊成資產階級的民兵制,而只贊成無產階級的民兵制。因此,我們不僅不用一個人和一文錢去幫助常備軍,而且不去幫助資產階級的民兵,即使在美國、瑞士、挪威等這樣的國家里也應當如此,況且我們親眼看到:在最自由的共和國(例如瑞士)內,特別是從1907年和1911年以來,民兵愈來愈普魯士化,它已墮落到被用來鎮(zhèn)壓罷工者。我們可以要求:由人民選舉軍官,廢除一切軍法,外國工人和本國工人享有同等權利(這一條對于像瑞士這樣的帝國主義國家尤其重要,因為它們無恥地剝削愈來愈多的外國工人,使他們處于無權的地位);其次,給予國內比如每一百居民以建立學習軍事的自由團體的權利,自由選舉教官,由國家支付薪金,等等。只有這樣,無產階級才能真正為自己而不是為奴隸主去學習軍事,而這是完全符合無產階級的利益的。

編輯推薦

《列寧專題文集·論社會主義》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論社會主義-列寧專題文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