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修齋論哲學與哲學史

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陳修齋 著,段德智 著  頁數(shù):421  
Tag標簽:無  

前言

修齋和我是同齡人,我們又同在20世紀40年代開始學習西方哲學,主要是學西方哲學史。50年代初,我們過去學的這一套成為批判的對象。對于那場批判,最初我們是自愿積極地參加的;但隨著批判的不斷地擴大,疑問也就慢慢升起:這些流傳了幾百年甚至兩千多年的,對人類思想產(chǎn)生過這樣重大影響的文化遺產(chǎn),是可以用那樣簡單的教條,以無限上綱上線的方式,批判得掉的嗎?應該承認,在有這點覺悟上,修齋比我至少要早十幾年。從提出“百家爭鳴”時起,他就敢于陳述自己的見解,即使在遭受圍攻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擺事實、講道理,為自己的意見申辯;雖然因此帶來厄運,也沒有動搖他的信念。隨著時間的推移,現(xiàn)在這場爭論已經(jīng)漸漸淡漠了;但終究是在我們這塊土地上發(fā)生過的事情,整整影響了一代人(至少是一代知識分子)的歷史命運,給我們的思想和著作都打上時代的烙印。修齋更不是例外,在他的著作中,即使是較后的大量學術(shù)研究中,字里行間都可以看出他對教條主義的厭惡。只有擺在這個大的時代背景中,才能理解選編在這本文集中的他的著作和思想??朔虠l主義的最好辦法只能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而哲學史研究的“實事”卻不是什么具體的實踐活動,只能是從哲學家原來的著作中去分析研究他們的思想,從而作出適當?shù)姆蠚v史的評價。

內(nèi)容概要

陳修齋先生(1921-1993)是我國著名的西方哲學史家、萊布尼茨哲學專家和杰出的翻譯家。他“在數(shù)十年的哲學生涯中,治學嚴謹,學貫古今,博識強記,孜孜不倦,善于博采眾長,長于開拓創(chuàng)新,在我國西方哲學史、尤其是萊布尼茨哲學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眾所公認的巨大成就,是新中國西方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人之一。    陳修齋先生不僅是一位“哲學史家”,而且也是一位“哲學家”。我國當代卓越的亞里士多德專家和哲學思想家、陳修齋先生生前摯友汪子嵩先生在一篇紀念性的文章中曾經(jīng)強調(diào)指出:“修齋是一位哲學史家,也是一位哲學家。”他給出的理由主要有兩條。一是因為陳修齋先生“不但從縱的方面”研究哲學史,而且“又從橫的方面”研究哲學史,“將當時哲學家爭論的一些根本問題,如理性和經(jīng)驗、思維和存在、一般和個別、身心關(guān)系,以至真理標準等等,一一作了細致的剖析,為我們展開了哲學史的復雜畫面?!边@也就是說,在汪子嵩先生看來,陳修齋先生對哲學史所進行的不僅是“史”的研究,而且還是一種“論”的研究。

作者簡介

陳修齋(1921-1993),浙江磐安尚湖鎮(zhèn)人。我國著名哲學家、萊布尼茨專家、西方哲學史家和杰出的翻譯家。曾先后擔任過賀麟先生主持的中國哲學會西洋哲學名著編譯委員會研究編譯員、武漢大學哲學系講師、北京大學哲學系講師、武漢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并兼任過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長等職。其主要著作有《哲學史簡編》(與洪謙、汪子嵩等合著)、《歐洲哲學史稿》(與楊祖陶合著)、《哲學史方法論研究》(與蕭徢父合編)、《歐洲哲學史一卜.的經(jīng)驗主義和理性主義》(主編)、《萊布尼茨》(陳修齋、段德智著)等。其主要譯著有《歷史中的耶穌》、《實用主義》、《論自由》、《自然宗教對話錄》、《希臘思想和科學精神的起源》、《人類理智新論》等。其論文有《對唯心主義哲學的估價問題》、《關(guān)于哲學本性問題的思考》和《萊布尼茨哲學體系初探》等80多篇。

書籍目錄

序序二編者的話哲學始自詫異并且始終基于詫異:“哲學無定論” 關(guān)于哲學本性問題的思考(1988年) 為什么要有宣傳唯心主義的自由?——對“百家爭鳴”政策的一些體會(1956年) 對唯心主義哲學的估價問題(1957年) 關(guān)于對唯心主義的估價問題的一些意見(1957年)哲學是一個過程:“哲學史即哲學”與哲學的“歷史性”和“現(xiàn)時代性” 略論哲學史的對象和發(fā)展規(guī)律——《歐洲哲學史稿》前言(1984年) 關(guān)于哲學史的對象和定義問題(1989年) 存在主義及其和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關(guān)系(1961年) 從萊布尼茨與以往及同時代思想家的關(guān)系看哲學思想的繼承性和相互影響(1980年左右) 西歐近代經(jīng)驗派、理性派哲學與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聯(lián)系(1985年)哲學與認識論的關(guān)系:“哲學的一個重要部分是認識論” 淺談現(xiàn)代認識論與西方哲學史的關(guān)系問題(1993年) 關(guān)于經(jīng)驗論與唯理論的對立的幾個問題(1982年) 關(guān)于經(jīng)驗論與唯理論對立問題的再思考(1985年) 試論西歐大陸唯理論派哲學家的實體學說的演變(1984年) 歐洲近代經(jīng)驗派與理性派哲學家關(guān)于認識主體問題的分歧與爭論(1986年) 對經(jīng)驗派和理性派哲學的歷史作用和理論是非的總評價(1986年)哲學是世界觀,同時也是方法論:“方法決定一切” 《哲學史方法論研究》弁言(1982年) 從萊布尼茨的哲學思想發(fā)展過程看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相互轉(zhuǎn)化問題(1964年) 對立面轉(zhuǎn)化規(guī)律在哲學史上的表現(xiàn)(20世紀70年代末) 從萊布尼茨與狄德羅的哲學看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在哲學發(fā)展上的表現(xiàn)(1979年)萊布尼茨哲學研究:哲學的“充足理由原則”與哲學的“主體性原則” 黑格爾對萊布尼茨思想中矛盾律與充足理由律二元并列問題的解決(1957年) 萊布尼茨哲學所根據(jù)的基本原則和次級原則(1986年) 萊布尼茨在認識論上和洛克的斗爭(1963年) 萊布尼茨哲學體系初探(1981年) 萊布尼茨論人的個體性和自由(1986年) 萊布尼茨對主體性原則的貢獻(1988年)哲學的民族性與世界性:“哲學是世界的,世界是哲學的”從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的起源看對待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外來 文化的態(tài)度問題(1990年) 應該給予歐洲哲學史以足夠的重視(1977年) 要對西方的某些觀念進行再認識(1988年) 當代法國哲學(1989年) 萊布尼茨的中國觀(1993年)附錄:陳修齋著述目錄 一、生前發(fā)表的論文 二、生前未發(fā)表的論文 三、著作 四、譯著 五、編譯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為什么要有宣傳唯心主義的自由?——對“百家爭鳴”政策的一些體會(1956年)“百家爭鳴”無論在先秦或古希臘,一般都是指的哲學上的百家爭鳴。而哲學上盡管有各式各樣的派別,盡管有千家百家,大家知道,歸根到底,總不外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家。也就是哲學上的兩大陣營。我們現(xiàn)在提倡“百家爭鳴”,它的關(guān)鍵問題也還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斗爭問題。要認真貫徹“百家爭鳴”的政策,首先就要解決是否讓唯心主義有宣傳自由的問題。陸定一部長在他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報告里,已正式明確地解答了這個問題,即:“在人民內(nèi)部,不但有宣傳唯物主義的自由,也有宣傳唯心主義的自由。只要不是反革命分子,不管是宣傳唯物主義或者是唯心主義,都是有自由的。兩者之間的辯論,也是自由的?!边@個偉大英明和遠見的政策,使得許多人感到驚異,一時搞不通。我們衷心擁護這個方針,我們?yōu)橹袊茖W研究的光明前途,為馬克思主義唯物主義的新發(fā)展感到興奮,我們愿意說出我們對這個偉大政策的幾點體會,請同志們指教。第一,因為唯心主義事實上是在許多人的頭腦中存在的,而且到了共產(chǎn)主義社會,它也還存在。我們甚至還可以說,只要有主觀片面性的夸大,只要有主觀不能與客觀統(tǒng)一的情況,就會有唯心主義存在。既然它實際上存在著,如果不讓它有公開宣傳的自由,那么在某些人就只有勉強壓抑在心里,這樣既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也事實上妨礙了一部分人工作積極性的發(fā)揮。同時,既然唯心主義事實上存在著,它總不能永遠被壓迫在心里,若不能公開出現(xiàn),它就必然要改頭換面地出現(xiàn),或甚至披上一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外衣出現(xiàn),這在客觀上是使許多人不得不陷于虛偽,或言不由衷,作違心之論。同時這種披著馬克思列寧主義外衣的唯心主義思想,可能會更容易俘虜青年,危害更大;或者也比較不容易揭露它的真面目,因此也就比較更不容易克服。如果讓唯心主義有公開宣傳的自由,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以上所說的這些不好的現(xiàn)象:使真正還相信唯心主義的人,可以把他的真實思想公開地攤出來,這樣才能經(jīng)過反復辯難,說明道理,才有可能真正克服唯心主義思想,也可以大量地避免披著科學外衣的唯心主義思想,更嚴重地危害初學者和青年。第二,唯有讓唯心主義也有宣傳自由,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才能在戰(zhàn)斗中更好地成長發(fā)展。辯證唯物主義本來就是在戰(zhàn)斗中成長起來的,它從來也不怕戰(zhàn)斗。溫室里培養(yǎng)出來的花是經(jīng)不起風霜雪雨的,未經(jīng)實際斗爭考驗的人也不可能成為真正堅強的戰(zhàn)士。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經(jīng)典作家一個個都是在思想戰(zhàn)線上戰(zhàn)勝了許多唯心主義的敵人,才成為偉大的唯物主義大師的。前輩的杰出的馬克思主義者也無不如此。在無產(chǎn)階級專政或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里成長起來的青年,如果只在學校的講壇或書本上學了一些辯證唯物主義的正面知識,或者再加上一點對已被大大簡單化了的唯心主義哲學的廉價的批判,我們很難想象當他碰到一個真正唯心主義的勁敵時,將如何能取得真正的勝利;我們也很難看出他的這一點知識究竟能有多大用處。就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本身說,如果不是在不斷克服現(xiàn)實的敵人的斗爭中,在活生生的、面對面的戰(zhàn)斗中發(fā)展、前進,我們也很難想象它不會變成僵死的教條。第三,只有讓唯心主義也有宣傳自由,才能真正打消顧慮,促進自由思想,使辯證唯物主義內(nèi)部的爭論很好地展開,唯物主義本身也才能迅速地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fā)展的科學,它本身的問題永遠不會有全部都已解決的時候。問題就是矛盾,只有經(jīng)過矛盾的斗爭,也就是經(jīng)過不同意見的爭論,才能得到解決。不斷地經(jīng)過矛盾的斗爭,也就是不斷地通過自由的爭辯,才能解決問題,使馬克思主義向前發(fā)展??墒?,如果不讓唯心主義有宣傳自由,那么就會有很多人因怕犯唯心主義的錯誤而不敢提出較新穎的意見,也會有很多人輕易地對一種較新穎的思想加上一頂唯心主義的帽子,就以為已完成了批判的任務,而不再去仔細深入地分析。這樣,一方面就使得許多人顧慮重重,不敢發(fā)揮獨立思考,不敢發(fā)表創(chuàng)新的意見,而只是斤斤計較于提法是否“經(jīng)典”,論證是否有經(jīng)典著作上的根據(jù)。這樣要不陷入教條主義就很難了。另一方面也造成一種在批評和辯論上的簡單化和粗暴的風氣,往往不必再進行什么具體的細致深入的分析和批判了。而提倡“百家爭鳴”,讓唯心主義也有宣傳自由,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糾正這種風氣。既然唯心主義也有宣傳自由,那么,把一種思想貼上一條唯心主義的標簽就并不能致它于“死命”,這就促使批判者必須去作具體的細致深入的分析,從而可以大大克服在批判方面的簡單化和粗暴的作風,而加強唯物主義的戰(zhàn)斗的力量。第四,只有讓唯心主義也有宣傳的自由,才能吸取古今中外思想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從而大大地豐富馬克思主義。我們都知道,馬克思主義的產(chǎn)生是哲學史上的革命的變革,它和一切舊哲學有質(zhì)的區(qū)別,但同時它也是歷史的產(chǎn)物,是吸取了歷史上哲學和科學發(fā)展的一切優(yōu)秀成果的。馬克思主義是主張不應該割斷歷史的。這在理論上本來沒有問題??墒?,就我們在實際的哲學史工作中的體會,卻深深感覺到由于過分強調(diào)了馬克思主義和舊哲學的本質(zhì)差別,過分強調(diào)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毫無共同之點”,片面強調(diào)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矛盾的斗爭,而完全否定兩者間矛盾的統(tǒng)一。因而把歷史上以至近代和現(xiàn)代多數(shù)優(yōu)秀的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性的成果,都拱手奉送了敵對陣營,而使我們自己變得孤立和單薄起來了。在過去,由于片面狹隘地了解哲學的黨性和學術(shù)思想不能脫離政治,在哲學史工作的實踐中,是幾乎把歷史上唯心主義哲學家都當成政治上的敵人來處理的。其實,歷史上那些唯心主義的大哲學家,并不見得就都是那樣利欲熏心、奴顏婢膝、俯首帖耳地直接為當時的統(tǒng)治階級服務的。歷史上當然不是沒有那樣的文人,但這樣的人很少真能成個什么大哲學家,能說出一套道理來,還能在長時間內(nèi)欺騙——就說是欺騙吧——得了許多人。我們應該說,歷史上的大哲學家,即使是唯心主義者,至少其中的絕大部分,都是體現(xiàn)著一個時代的智力發(fā)展的高度成就的。他們首先都是有獨立思考的人,在他們獨立思考的成果中,不可能完沒有有價值的,合理的,使得我們吸取的東西。也就是由于這個原因,我們相信古典唯心論哲學家的重要著作,到了共產(chǎn)主義社會也還要出版,讓人們作為文化遺產(chǎn)來批判吸收的。當然唯心主義作為一條思想路線,是錯誤的,它在客觀上是與反動的統(tǒng)治階級利益一致的??墒牵@只是一個總的原則,總的趨勢,也并不排斥可以有例外,而且也只是歸根到底說來是如此,也并不表示一個唯心主義哲學系統(tǒng)中的每一論點,每一句話都是錯誤的,都是為反動統(tǒng)治階級服務。眼前就擺著一個明顯的例子:黑格爾的哲學是一個徹底唯心主義的體系,可是誰也不能否認在黑格爾的哲學中包含著極其豐富的好東西,包含著“合理的內(nèi)核”。難道黑格爾應該是唯一的例外嗎?哲學史上像蘇格拉底、柏拉圖、休謨、康德等唯心主義大哲學家難道就沒有好東西嗎?“辯證法”在最初,作為揭露對方說話中的矛盾以求得真理的方法,不是蘇格拉底最先運用,而且運用得最好嗎?這些最生動的辯證法的對話難道不是記載在柏拉圖的著作中嗎?柏拉圖的“理念論”,就一個角度來看,難道不正是提出了一般與個別的關(guān)系,概念作為事物的本質(zhì)的反映在認識中的作用等等極重要的哲學問題嗎?他的結(jié)論雖是唯心的,難道他提出問題的貢獻也就不值得重視嗎?柏拉圖在他晚年的幾個重要對話里,發(fā)揮了理念與理念間內(nèi)在的辯證聯(lián)系,不是已經(jīng)有了辯證邏輯的萌芽嗎?休謨的“不可知論”,誠然否定了物質(zhì)的實體,但另一方面不是也否定了精神的實體,否定了上帝嗎?恩格斯不是說過,休謨“這種懷疑論的實踐正是法蘭西的唯物論”嗎?休謨死后才發(fā)表的重要的著作《關(guān)于自然宗教的對話》不是發(fā)揮了他的接近無神論的自然神論的思想嗎?恩格斯不是說過“休謨的懷疑論在今天仍然是英格蘭一切非宗教的哲學思想的典型”嗎?他的經(jīng)濟著作,不是常被馬克思加以贊許地引證嗎?康德的“先驗邏輯”不是不滿意統(tǒng)一的邏輯,而為黑格爾的辯證邏輯準備了條件嗎?康德的辯證法因素難道就僅僅限于在早期提出的星云說,而他的“二律背反”中的辯證法因素就不值得加以發(fā)掘嗎?他的承認“物自體”,難道就僅僅是對唯物主義的一點無可奈何的讓步嗎?這一系列的問題,在我們看來,就都是值得重新很好地研究而可能得出和現(xiàn)在一般的看法較為全面和公正的結(jié)論的??墒牵谶^去,類似這樣的問題幾乎是誰也不敢于提出來的,因為已經(jīng)判定這些哲學家都是唯心主義者,差不多對他們就都是全盤否定,除非是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對他們有過明白地肯定的東西,才敢簡單地提一提,說他在這一點上還有點合理的成分,此外就決不敢多提了。如果多提一點就難免不受到替唯心主義辯護的指責。甚至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業(yè)已肯定了東西,有的同志為了表示“斗爭性強”,也不實事求是地一概予以否定了。譬如,列寧在《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中,對黑格爾的許多論點,一再贊賞說:“好!”、“好極了!??!”難道這些“好極了”的結(jié)論曾得到足夠的承認和充分的發(fā)揮嗎?當然,以上所說,不過表示提高了、堅強了、解除了教條主義的束縛的唯物主義是可以對古典唯心主義哲學予以較高的評價,可以更多地吸收其中合理的東西以豐富自己的。這只意味著唯物主義的發(fā)展,而絕不意味著唯心主義的抬頭。必須指出,歷史也不是沒有這樣的情形:一個哲學家,就其哲學基本觀點說,他是唯物主義者,但他的整個思想?yún)s是比較貧乏的,而另一個哲學家,雖然是唯心主義者,卻包含有比那貧乏的唯物主義者更豐富的可吸收的內(nèi)容。列寧說:“聰明的唯心論比起愚蠢的唯物論來更接近于聰明的唯物論”,這話至少生動地昭示我們,有一些唯心論,特別馬克思以前的古典唯心論是有其可以批判吸收的成分,可以用來豐富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傊?,黨中央明白提出“百家爭鳴”的政策,明白提出也有宣傳唯心主義的自由,據(jù)我們的體會,就是為了使實際存在的唯心主義思想可以公開攤出來以便更好地克服,為了打消一切不必要的顧慮,使學術(shù)思想自由論辯的風氣很好地成長起來以利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為了使唯物主義能在唯心主義進行現(xiàn)實的斗爭中更好地發(fā)展;最后也為了吸收古今中外思想活動的一切有用的成果。就從以上幾方面也可以看出這一政策的偉大、正確和英明。我們可以預期,由于這一政策的提出,整個文化科學界將出現(xiàn)一片片蓬蓬勃勃的新氣象。對于我們爭取在十二年內(nèi)趕上世界科學先進水平,提供了新的保證,增強了新的信心。

后記

陳修齋先生不僅是我國著名的哲學史家,而且也是我國著名的哲學家和哲學教育家。他在萊布尼茨哲學、本文近代唯理論和經(jīng)驗方面造詣精深,是國內(nèi)公認的權(quán)威學者。他視界開闊,思想深邃,意境高遠,“不拘于俗”,即使長期身處逆境也在所不同,在近半個世紀的哲學生涯中,先后提出、重申和論證了“哲學無定論”、“哲學史即哲學”、認識論史即認識論”以及“方法決定一切”等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甚至振聾發(fā)聵的哲學原則,為當代中國哲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不僅治學有道,而且教學有方,在近半個世紀的教學生涯中,不僅造就了一批學風嚴謹、成就卓著的學者,而且還為當代中國哲學界培養(yǎng)了趙敦華,馮俊,黃憲起這樣幾個領(lǐng)軍人物。陳修齋先生是1993年8月23日離開我們的,至今已經(jīng)過去近十五個年頭了。在陳修齋先生去世的第二個月,我們曾編輯了《陳修齋哲學與哲學史論文集》,此后,我們又于1995年12月編輯了《陳修齋先生紀念文集》?,F(xiàn)在,我們又準備在人民出版社出版《陳修齋哲學與哲學史》和《哲學人生-陳修齋先生紀念文集》,這可以看做是對陳修齋先生逝世15周年的一個紀念。

編輯推薦

《陳修齋論哲學與哲學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陳修齋先生是新中國西方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哲學其他領(lǐng)域的教學和研究成就也是十分優(yōu)秀的?!袊鐣茖W院哲學研究所修齋是一位哲學史家,也是一位哲學家。——汪子嵩修齋兄的愛智思想見之于行動,這說明了他是真的愛智者,真的哲學家,不是假冒的?!跆珣c哲學始自詫異并且始終基于詫異:“哲學無定論”哲學是一個過程:“哲學史即哲學”與哲學的“歷史性”和“現(xiàn)代性”哲學與認識論的關(guān)系:“哲學的一個重要部分是認識論”哲學是世界觀,同時也是方法論:“方法決定一切”萊布尼茨哲學研究:哲學的“充足理由原則”與哲學的“主體性原則”哲學的民族性與世界性:“哲學是世界的,世界是哲學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陳修齋論哲學與哲學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