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西方民主的困境與趨勢

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佟德志  頁數(shù):314  
Tag標簽:無  

前言

20世紀晚期,民主化浪潮再一次席卷全球,民主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成為現(xiàn)代政治的標志。作為原生形態(tài)的民主,西方民主有哪些成功的經(jīng)驗值得我們借鑒?這是一個非西方的西方民主研究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然而,置身于西方文明之中的西方人不僅是珍視民主,更看到了民主的缺陷,對民主的批評構成了西方民主文化的另一個側面。那么,西方民主失敗的原因何在,現(xiàn)代西方民主又是如何走出民主失敗的困境的?對這些問題的探究構成了本書的初衷。本書不是一般地分析現(xiàn)代西方民主的成功之處,而是試圖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出發(fā),分析現(xiàn)代西方民主的困境與愿景。只要大略地考察一下舊方政治思想史,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自古代希臘、羅馬、中世紀及至現(xiàn)代以來,西方政治思想家從不同角度對民主政治進行了批判,這對于我們準確地認識西方民主的發(fā)展歷程有著重要的意義,亦有利于我們把握現(xiàn)代西方民主的基本特征。

內(nèi)容概要

民主政治的健康發(fā)展需要具備相應的條件,主體性格和客體結構是塑造民主模式的決定力量。    受政治、經(jīng)濟、文化領域種種要素的影響,現(xiàn)代西方民主經(jīng)過長期的歷史演進形成了憲政民主、資本民主以及文化間民主等樣式,這是民主與三大領域交互作用多向調(diào)適的結果。為了克服自身困境,現(xiàn)代西方民主在領域分離的基礎上強調(diào)了互動,從而形成了復合發(fā)展的趨勢。

作者簡介

佟德志,男,1972年生,遼寧朝陽人。就職于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2005年起在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做博士后研究。主攻民主理論。近五年來先后主持完成國家及省部級項目近十項。出版《在民主與法治之間》等專著四部、教材三部、譯作八部,發(fā)表學術論文七十余篇。先后獲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天津市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一次、天津市社科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一次三等獎兩次。

書籍目錄

導言第一章 民主失?。簹v史與現(xiàn)實  一、“審判雅典”:傳統(tǒng)政治哲學對民主的批判    (一)民主政治及其批評者    (二)民主批判的基本主題     1.民主主體批判     2.民主價值批判  二、“多數(shù)暴政”:現(xiàn)代政治理論對民主的反思    (一)對民主革命的反動    (二)主體失敗    (三)結果失敗  三、“民主悖論”:當代政治科學對民主的分析    (一)當代西方學術界的反民主傾向      (二)民主程序批判    (三)民主價值批判  四、民主失敗的兩條分析路徑:以法國大革命為例    (一)沒有約束的權力    (二)沒有保障的權利第二章 憲政民主的悖謬聯(lián)結  一、民主化進程中的法治變量    (一)對立:現(xiàn)代西方憲政民主的初步形成    (二)互動:現(xiàn)代西方憲政民主的深入發(fā)展    (三)均衡:現(xiàn)代西方憲政民主的成熟樣式  二、憲政民主的二元悖論    (一)憲政民主的結構困境     1.“服從自己”:在國家與個人之間     2.“化圓為方”:西方政治文明的“哥德巴赫猜想”    (二)憲政民主的結構矛盾     1.憲法的制定與民主缺位     2.憲法的改革與民主悖論     3.憲法的樣式與民主困境  三、憲政民主的復合建構    (一)權力的復合制度化     1.權力的民主化     2.權力的法治化     3.權力的復合制度化    (二)權利的復合制度化     1.權利的民主化     2.權利的法治化     3.權利的復合制度化第三章 資本民主的矛盾組合  一、民主化進程中的經(jīng)濟變量    (一)神合貌離:自由資本主義時期    (二)若即若離:壟斷資本主義時期    二、資本民主的矛盾統(tǒng)一    (一)概念界定    (二)困境分析   1.權利悖論:財產(chǎn)與民主的和諧與沖突     ……第四章 文化間民主的沖突框架結語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1831年4月2日,法國政治思想家托克維爾( Alex de Tocquville)訪問美國,以其敏銳的嗅覺聞到了民主時代的氣息,為人們揭開了未來社會的一角。如果說托克維爾當年看到的只是民主趨勢的話,那么,今天的人們正在享受著民主帶來的巨大好處。我們看到,民主的發(fā)展由涓涓細流匯為洪波巨浪,自19世紀以來,在世界范圍內(nèi)三度掀起制度變遷的浪潮。①方興未艾的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其速度之快,范圍之廣,正在創(chuàng)造著人類政治生活的“奇跡”:民主化在波蘭用了十年,在匈牙利用了十個月,在東德用了十周,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十天,在羅馬尼亞則只用了十小時;②大約有120多個國家形成了所謂的民主政治,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民主化潮流的沖擊。③英國著名學者安東尼?吉登斯( Anthony Giddens)驚呼:“突然間每個人都發(fā)現(xiàn)了民主!”他反問道:“今天的政治思想家,不論在什么意義上,有誰不是民主主義者呢?”①人們不禁要問,民主真的成為“世界政體”了嗎?本書并不打算對這樣一個樂天派的問題作急功近利式的探討,而是準備從相反的視角出發(fā),對民主遭遇的失敗作一個冷靜的思考。

后記

一直以來專注于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從1997年讀研究生,投身徐大同先生門下,到2005年起,在王浦劬先生的指導下作博士后研究。算起來,幾乎用去了前半生的三分之一。從碩士畢業(yè)論文《動態(tài)與均衡——美國改革時代的民主文化》到博士畢業(yè)論文《民主與法治的沖突及其均衡——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進與結構》,再到現(xiàn)在的博士后出站報告《現(xiàn)代西方民主的困境與愿景》,算是個人西方民主政治研究的“三部曲”吧。對仍然把民主當作目標來追求的中國人來說,西方民主似乎就是屠龍術。在我的博士學位論文中,我第一次明確而完整地表述了“民主失敗”的概念。然而,察之中國語境,卻有自尋煩惱的感覺,中國正在建設民主,直言民主失敗,豈不晦氣!當我明確而完整地在我的專著和編譯的著作里提出以法治規(guī)制民主,建立法治民主時,在一般人看來,這就是屠龍術。本書是在我出站報告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可能也難逃此命運。本報告從軸心結構的視角出發(fā),在對民主失敗進行歷史考察的基礎上,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三大領域分別提出了憲政民主、資本民主和文化間民主的概念,試圖分析現(xiàn)代西方民主的困境與愿景。語境是西方的,對中國人來講,光怪陸離;結論是西方的,對中國人來講,新鮮奇怪。及至西方人對民主失敗提出的種種方案,無疑,仍然是屠龍術。

媒體關注與評論

本書系統(tǒng)地分析了現(xiàn)代西方民主的種種困境,并以憲政民主、資本民主、文化問民主為構架揭示了西方民主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領域的多種因素作用下進行調(diào)適而發(fā)展形成的基本樣式。本書以民主為切人點,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理論和方法,貫通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學科和研究領域,展開有理有據(jù)的透徹論析,其研究有助于我們準確認識現(xiàn)代西方民主的總體特征與趨勢。本書立論獨到,邏輯清晰,論析深入,視野開闊,是西方民主制度和理淪研究少有的力作,對我國的民主政治理論和實踐的發(fā)展亦有啟發(fā)和借鑒意義。   ——王浦劬 我們對西方民主有著種種誤解。比如,提民主“言必稱希臘”、“言必稱美國”等等。本書作者不僅以翔實的資料為我們描繪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批判民主的線索,而且澄清了民主問題上的一些錯誤認識,有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西方民主的全貌。 難能可貴的是,本書在權力的復合制度化、權利的復合制度化、文化間民主的概念分析等方面均有獨到的見解,這對于西方政治學理論的研究是大有裨益的。相信讀者會從本書中受益。   ——高建

編輯推薦

《現(xiàn)代西方民主的困境與趨勢》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現(xiàn)代西方民主的困境與趨勢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