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加工貿易模式研究

出版時間:2007-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沈玉良  頁數:334  

內容概要

出我國國際加工貿易轉型的方式。本書的創(chuàng)新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加工貿易模式的分析,傳統(tǒng)的分析認為,加工貿易模式只有一種,但由于原產地規(guī)則的不同,產業(yè)鏈所處階段的不同以及各國之問不同的貿易政策,加工貿易模式多種多樣。第二,國際加工貿易模式決定了貿易利益,改變了傳統(tǒng)貿易理論中的高技術產品貿易優(yōu)于低技術產品貿易利益的觀點,在中國加工貿易中,服裝的加工貿易利益明顯大于計算機,這就是例證。第三,全球價值鏈分析方法(GVC)是加工貿易分析的重要工具,但目前的GVC分析方法相當不完善,我們對此進行了改進。    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引起國際貿易特別是加工貿易方面的進一步討論和研究,探尋中國貿易的發(fā)展道路,使中國真正成為經濟強國。

作者簡介

沈玉良,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教授,承擔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和商務部項目多項,在國內主要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多篇,著有《多邊貿易體制與我國經濟制度變遷》等學術專著兩部,其中《多邊貿易體制與我國經濟制度變遷》獲第十一屆安子介國際貿易著作三等獎。

書籍目錄

前言1  導論  1.1  加工貿易增長與經濟增長  1.2 關于是否發(fā)展加工貿易的兩種不同觀點  1.3  國內關于我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研究及主要觀點  1.4 國內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研究的不足之處  1.5 傳統(tǒng)國際貿易理論及其應用于加工貿易研究的不足之處  1.6 跨國公司的全球經濟行為、全球價值鏈與加工貿易的產生    1.6.1 現(xiàn)代加工貿易發(fā)展與跨國公司全球戰(zhàn)略    1.6.2 跨國公司全球化戰(zhàn)略的影響及其動因    1.6.3 全球價值鏈、規(guī)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  1.7 考慮技術、交易成本、工資率的加工貿易產生的模型    1.7.1 模型假定和分析    1.7.2 結論  1.8 最終產品的生產需要固定比例的中間產品的均衡模型    1.8.1 模型的說明及假定    1.8.2 模型分析  1.9 考慮風險的加工貿易產生的模型    1.9.1 模型的假定及說明    1.9.2 模型的分析    1.9.3 結論  1.10 本章結論  1.11 本書的內容及結構2  中國國際加工貿易的總量結構和貿易條件  2.1 中國加工貿易發(fā)展的原因  2.2 中國國際加工貿易的發(fā)展階段  2.3 中國國際加工貿易結構    2.3.1 加工貿易產品結構    2.3.2 加工貿易主體結構    2.3.3 加工貿易企業(yè)規(guī)模結構    2.3.4 加工貿易企業(yè)地區(qū)結構  2.4 中國加工貿易的貿易條件:以上海紡織服裝業(yè)和計算機產業(yè)的比較為例  2.5 本章結論3 我國國際加工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3.1 導言  3.2 傳統(tǒng)方法的缺陷  3.3 數據平穩(wěn)性檢驗及對外貿易和經濟增長的因果性分析  3.4 對加工貿易和其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的估計  3.5 我國加工貿易和其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的估計  3.6 本章結論4 國際加工貿易發(fā)展模式分析——臺灣、江蘇和浙江貿易模式的比較分析  4.1 臺灣的現(xiàn)代加工貿易模式  4.2 江蘇貿易發(fā)展模式及其貿易利益  4.3 浙江的貿易發(fā)展模式  4.4 江蘇省(蘇州)和浙江省貿易模式的貿易利益的比較分析  4.5 本章結論5 我國國際加工貿易的轉型路徑6 低技術產品加工貿易模式——以服裝產業(yè)為例7 高技術產品加工貿易模式——以計算機產業(yè)為例8 離岸服務、服務外包和利潤分配模型——以呼叫中心為例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國際加工貿易模式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我是在寫論文時,需要加工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時才找到這本書的,書中的體系好,有著很好的分析方法,觀點也較新穎,適合參考,向廣大讀者推薦!
  •   還不錯的啊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