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漢學史

出版時間:2006-1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閻國棟  頁數(shù):731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一部關于俄羅斯?jié)h學史的理論研究專著,內(nèi)容涉及俄國漢學誕生前的中俄交往、俄國漢學之肇始、俄國漢學之成熟、俄國漢學之發(fā)展、俄國對中國邊疆地區(qū)的研究幾個部分,適合漢學研究人員參考學習。     國棟教授浸潤俄國漢學多年,雖然是學習俄羅斯語言文學出身,卻酷愛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史之學。本書是他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精益求精,頗歷寒暑。本書不僅以作者所搜集的第一手文獻極其豐富而為包括俄羅斯當代漢學家在內(nèi)的各方專家所稱道,而且也以其對于俄羅斯?jié)h學分斯和總體把握的宏觀架構而成一家之言,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相信,本書的出版不僅填補國內(nèi)俄羅斯?jié)h字研究的空白,而且將刺激我國域外漢學的研究進一步向縱深發(fā)展。

作者簡介

閻國棟,1965年生,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人。先后于解放軍南京國際關系學院、南開大學外文系和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完成學士、碩士和博士學業(yè)。1995—1988年在中國駐外大使館工作,現(xiàn)任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西語系教授。主要從事中俄文化關系研究,著有《中國文化概觀(俄文版)》、《俄語常用詞快速記憶》、《新編經(jīng)貿(mào)俄語教程》(合著),參著《明清傳教士與歐洲漢學》,譯有《1907年中國紀行》、《窺見紫禁城》(合譯)等,發(fā)表論文40余篇。曾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俄國漢學的歷史及成就》以及天津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天津揚櫥青年畫在俄羅斯的收藏與研究》等。

書籍目錄

引言第一章 17世紀——俄國漢學誕生前的中俄交往  第一節(jié) 中俄初識  第二節(jié) 俄國使團來華與中國信息積累    一、彼特林使團    二、巴伊科夫使團    三、戈杜諾夫    四、斯帕法里使團    五、義杰斯使團  第三節(jié) 穿越茫茫戈壁,領略華夏神奇第二章 18世紀——俄國漢學之肇始  第一節(jié) 俄羅斯館  第二節(jié) 歐洲漢學之引進    一、拜耶爾    二、圣彼得堡皇家科學院與北京耶穌會士之交流    三、歐洲漢學著作之譯介  第三節(jié) 俄國“中國風”    一、風自西來:歐洲“中國風”     二、風自東來:中俄貿(mào)易    三、風自上來:俄國宮廷    四、直觀印象:中國使團  第四節(jié) 俄國早期漢學家    一、羅索欣    二、列昂季耶夫    三、阿加福諾夫    四、安·弗拉德金    五、利波夫措夫    六、格里鮑夫斯基  第五節(jié) 滿漢語教學    一、外務院滿漢語班    二、皇家科學院滿漢語班  第六節(jié) 漢籍收藏    一、皇家科學院圖書館    二、最早的中國圖書搜集者  第七節(jié) 跨越語言障礙,翻譯滿漢經(jīng)典第三章 19世紀上半期——俄國漢學之成熟  第一節(jié) 著名漢學家    一、比丘林    二、西維洛夫    三、卡緬斯基    四、列昂季耶夫斯基  第二節(jié) 漢學教育    一、恰克圖華文館    二、喀山大學  第三節(jié) 漢籍收藏    一、亞洲博物館    二、喀山大學    三、外交部亞洲司    四、俄羅斯館中外書房    五、皇家公共圖書館    六、伊爾庫茨克與恰克圖  第四節(jié) 確立學科地位,位列漢學大國第四章 19世紀下半期到十月革命前——俄國漢學之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學院派漢學家    一、王西里    二、格奧爾吉耶夫斯基    三、伊萬諾夫斯基    四、魯達科夫    五、彼·施密特    六、屈納  第二節(jié) 傳教士漢學家    一、巴拉  第    二、阿列克些    三、尼闊賴    四、譯經(jīng)教士  第三節(jié) 亦官亦學之漢學家    一、雜哈勞    二、孔氣    三、孟  第    四、柏百福    五、貝勒    六、伊鳳閣  第四節(jié) 俄僑漢學家    一、鋼和泰    二、卜郎特    三、希奧寧    四、巴拉諾夫    五、什庫爾金  第五節(jié) 漢學教育    一、圣彼得堡大學    二、海參崴東方學院  第六節(jié) 漢籍收藏    一、亞洲博物館    二、圣彼得堡大學    三、皇家公共圖書館    四、魯勉采夫博物館    五、俄羅斯館中外書房    六、伊爾庫茨克與海參崴  第七節(jié) 發(fā)展中自成一派,困境中順應時代第五章 俄國對中國邊疆地區(qū)的研究  第一節(jié) 滿學    一、18世紀    二、19世紀上半期    三、19世紀下半期—20世紀初  第二節(jié) 蒙古學    一、17—18世紀    二、19世紀上半期    三、19世紀下半期—20世紀初  第三節(jié) 藏學    一、18世紀    二、19世紀上半期    三、19世紀下半期—20世紀初  第四節(jié) 敦煌學與西夏學    一、敦煌學    二、西夏學  第五節(jié) 中國邊疆民族文獻收藏    一、滿文文獻    二、蒙文文獻    三、藏文文獻  第六節(jié) 滿蒙藏學成就斐然,敦煌西夏學再辟新域結語 俄國漢學的分期與特色    一、歷史分期    二、主要特點    三、與世界漢學的關系    四、在中俄文化交流史上的作用附錄    一、主要參考文獻    二、人名索引后記

編輯推薦

  本書是一部關于俄羅斯?jié)h學史的理論研究專著,內(nèi)容涉及俄國漢學誕生前的中俄交往、俄國漢學之肇始、俄國漢學之成熟、俄國漢學之發(fā)展、俄國對中國邊疆地區(qū)的研究幾個部分,適合漢學研究人員參考學習。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俄國漢學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這本書有大量詳實的歷史資料,值得一讀
  •   如果你喜歡年畫,可以買他翻譯的阿列克謝耶夫的《1907中國紀游》。真的很好,強烈推薦。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