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侯友蘭 等點注 頁數(shù):377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越諺》,清代范寅著,是記錄當時越地(紹興)方言的作品。作者花數(shù)年時間,“愛據(jù)勾踐舊都之區(qū)”,革心搜集越地鄉(xiāng)言俚語,民歌童謠,“信今傳古之語所口習耳熟者,分編《語言》,《名物》《音義》為上,中,下三卷”。他對搜集到的鄉(xiāng)言俚語,求古訓,找出典,考本字,辨俗字,“使言之于口者,悉達之于筆,淹雅者通今,谫陋者博古”。經(jīng)過幾年努力,終于光緒四年(1878)著成《越諺》,結(jié)集成書。書中對越地風俗,倫理,氣象,農(nóng)業(yè),處世等等都涉及,并注重對越地方言詞語的探源或稽古,對研究清代中晚期越方言的語音,詞匯,語法及越地文化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今所見《越諺》為谷應山房藏板,光緒壬午仲夏刊,因系刻板印刷,繁體字豎向排版,無標點,多異體字或省寫(有缺筆現(xiàn)象),再加上為盡可能忠實地記錄獨特的方言方音,范寅還創(chuàng)造了一些越地獨有的方言詞語用字,使得一般讀者難以卒讀。 為便于更多的人了解并進一步研究這本含有豐富越方言語科和越文化的寶貴資料,擴大閱讀,研究《越諺》的群體,為他們閱讀,研究《越諺》提供方便,《(越諺)點注》一書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標點,通過斷句并標明標點符號,以明確其句讀?! 《?,整理字體,首先,將繁體字改寫為簡化字,但若簡化后有異義或原文需要區(qū)別字形字義的,則遵照原文保留繁體字。其次,將異體字或因不同刻板者習慣造成的缺筆畫或添加筆畫現(xiàn)象原則上改為常見的規(guī)范字體。原版《越諺》中的通假字,點注本為保留古文獻原貌,行文之中仍保留原假字,在注釋中注明通某字?! ∪?,注釋。點注本依照原版《越諺》體例,原文辭條部分用小四號楷體,原文注釋部分用五號宋體,當某個辭條可以有兩種不同說法時,則用加括號的方式表示,如“門(壁)角落頭”,表示“門角落頭”和“壁角落頭”。點注本新增加的注釋用腳注方式。
書籍目錄
(《越諺》點注)出版說明越諺序例言越諺條目總越諺上卷條目越諺 卷上語言 述古之諺第一 警世之諺第二 引用之諺第三 格致之諺第四 借喻之諺第五 占驗之諺第六 謠諑之諺第七 隱謎之諺第八 事類之諺第九 數(shù)目之諺第十 十“只”之諺第十一 十“當”之諺第十二 “頭”字之諺第十三 “哩”字之諺第十四 翻譯禽音之諺第十五 詈罵譏諷之諺第十六 孩語孺歌之諺第十七 勸譬頌禱之諺第十八越諺中卷條目越諺 卷中名物 天部 地部 時序 人類 倫常 善類 尊稱 賤稱 惡類 賊類 不齒人 神祇 鬼怪 疾病 身體 屋宇 ……越諺下卷條目越諺 卷下音義越諺剩語序越諺剩語 卷上 卷下越諺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