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德性與道問學

出版時間:2005-1  出版社:人民出版  作者:方旭東 著  頁數(shù):318  字數(shù):249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對元代理學家吳澄哲學思想的系統(tǒng)研究。作者采用文本與現(xiàn)代詮釋相結(jié)合的研究方法,將吳澄置于宋代新儒學的大歷史背景中,依循道體一心性——問學——用力的思維理路,通過理先氣后、太極論、理——分殊、性說、心學、學以求博、學之本末先后、為學之方、涵養(yǎng)之法等命題、學說的考察和梳理,全面闡明吳澄哲學思想的理論體系,凸顯和揭示吳澄哲學思想的基本特色、歷史地位:從吳澄哲學體現(xiàn)的問題意識、道統(tǒng)觀念、修養(yǎng)功夫,以及其整體的學術(shù)方向與格局來看,吳澄不是朱陸的折中者,主要是朱熹思想的繼承者,應(yīng)當可以稱為“后朱子學”;在理論上,吳澄第一次在中國哲學史上提出了“理在氣中”的命題;在“心學”思想史,吳澄的觀點是對整個宋代儒家而不僅僅是陸九淵心學的繼承;在為學方法上,吳澄規(guī)模龐大的學問格局和以窮理致知為先的思想方法,充分體現(xiàn)了朱熹重現(xiàn)的“道問學”的路向;而吳澄強調(diào)敬為知行之本,又體現(xiàn)出他所理解的“尊德性”更多地繼承了程朱的主敬傳統(tǒng)。

作者簡介

方旭東,1970年生,安徽省懷寧縣人。1992年安慶師范學院政教系本科畢業(yè),獲法學學士。1993年至1994年,在日本從事文化研修。1995年至1998年,在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攻讀碩士學位,獲哲學碩士。1998年至2001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攻讀博士學位,獲哲學博士。2001年至2002年

書籍目錄

總序序引言第一章  理氣先后  一、氣生萬物  二、理在氣先第二章  太極論  一、太極與太一  二、太極與無極  三、太極與陰陽  四、太極之體用動靜第三章 理——分殊  一、宋儒論理——分殊  二、理一  三、天地人物之同異第四章  性說  一、性與氣  二、性與情  三、性與心  四、復性第五章  心學  一、以心為學  二、本心  三、心之諸說  四、收心與放心第六章  學以求博  一、通天地人曰儒  二、“教法”與《學統(tǒng)》  三、學問格局第七章  學之本末先后  一、本末   二、先后第八章  為學之方  一、尊德性與道問學  二、博文與約禮  三、格物與致知  四、格物與誠意第九章  涵養(yǎng)之法  一、敬說之淵源  二、敬之義蘊  三、持敬之夫之先后  四、敬之辨析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尊德性與道問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