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1-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毛澤東 頁數:78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這部選集,包括了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各個時期中的重要著作。幾年前各地方曾經出過幾種不同版本的《毛澤東選集》,都是沒有經過著者審查的,體例頗為雜亂,文字亦有錯訛,有些重要的著作又沒有收進去?,F(xiàn)在的這部選集,是按照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所經歷的各個歷史時期并且按照著作年月次序而編輯的。這部選集盡可能地搜集了一些為各地方過去印行的集子還沒有包括在內的重要著作。選集中的各篇著人,都經著者校閱過,其中有些地方著者曾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正,也有個別的文章曾作了一些內容上的補充和修改。
書籍目錄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上) 反對日本進攻的方針、辦法和前途(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三日) 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zhàn)勝利而斗爭(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 反對自由主義(一九三七年九月七日) 國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務(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和英國記者貝特的蘭的談話(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戰(zhàn)爭的形勢和任務(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二日) 陜甘寧邊區(qū)政府、第八路軍后方留守處布告(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五日) 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一九三八年五月) 論持外戰(zhàn)(一九三八年五月) 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十四日) 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五日) 戰(zhàn)爭和戰(zhàn)略問題(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六日) 五四運動(一九三九年五月一日) 青年運動的方向(一九三九年五月四日) 反對投降活動(一九三九年六月三十日) 必須制裁反動派(一九三九年八月一日) 關于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 和中央社、掃蕩報、新民報三記者的談話(一九三九年九月十六日) 蘇聯(lián)利益和人類利益的一致(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共產黨人》發(fā)刊詞(一九三九年十月四日) 目前形勢和黨的任務(一九三九年十月十日) 大量吸收知識分子(一九三九年十月一日)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九三九年十二月) 斯大林是中國人民的朋友(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紀念白求恩(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新民主主義論(一九四○年一月) 克服投降危險,力爭時局好轉(一九四○年一月二十八日) 團結一切抗日力量,反對反共頑固派(一九四○年二月一日) 向國民黨的十點要求(一九四○年二月一日) 《中國工人》發(fā)刊詞(一九四○年二月七日) 必須強調團結和進步(一九四○年二月七日) 新民主主義的憲政(一九四○年二月二十日) 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一九四○年三月六日) 目前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的策略問題(一九四○年三月十一日) 放手發(fā)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頑固派的進攻(一九四○年五月四日) 團結到底(一九四○年七月五日) 論政策(一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為皖南事變發(fā)表命令和談話(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日) 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后的時局(一九四一年三月十八日) 關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總結(一九四一年五月八日)
章節(jié)摘錄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三日 一 兩種方針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于盧溝橋事變⑴的第二日,七月八日,向全國發(fā)表了號召抗戰(zhàn)的宣言。宣言中說: “全國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zhàn),才是我們的出路。我們要求立刻給進攻的日軍以堅決的抵抗,并立刻準備應付新的大事變。全國上下應立刻放棄任何與日寇和平茍安的打算。全中國同胞們!我們應該贊揚和擁護馮治安部的英勇抗戰(zhàn)。我們應該贊揚和擁護華北當局與國土共存亡的宣言。我們要求宋哲元將軍立刻動員全部第二十九軍⑵開赴前線應戰(zhàn)。我們要求南京中央政府切實援助第二十九軍。并立即開放全國民眾的愛國運動,發(fā)揚抗戰(zhàn)的民氣。立即動員全國陸??哲姕蕚鋺獞?zhàn)。立即肅清潛藏在中國境內的漢奸賣國賊分子和一切日寇的偵探,鞏固后方。我們要求全國人民用全力援助神圣的抗日自衛(wèi)戰(zhàn)爭。我們的口號是:武裝保衛(wèi)平津華北!為保衛(wèi)國土流最后一滴血!全中國人民、政府和軍隊團結起來,筑成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堅固的長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國共兩黨親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進攻!驅逐日寇出中國!” 這就是方針問題?! ∑咴率呷?,蔣介石先生在廬山發(fā)表了談話。這個談話,確定了準備抗戰(zhàn)的方針,為國民黨多年以來在對外問題上的第一次正確的宣言,因此,受到了我們和全國同胞的歡迎。該談話舉出解決盧溝橋事件的四個條件: “(一)任何解決不得侵害中國主權與領土之完整;(二)冀察行政組織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變;(三)中央所派地方官吏不能任人要求撤換;(四)第二十九軍現(xiàn)在所駐地區(qū)不能受任何約束?!薄 ≡撜勗挼慕Y語說: “政府對于盧溝橋事件,已確定始終一貫的方針和立場。我們知道全國應戰(zhàn)以后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幸求免之理。如果戰(zhàn)端一開,那就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zhàn)之責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