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の城(上)

出版時間:2004  出版社:東京創(chuàng)元社  作者:Sarah Waters  譯者:中村有希  

內(nèi)容概要

這個是Fingersmith的日文譯本。日文簡介如下;
19世紀半ばのロンドン。17歳になる少女スウは、下町で掏摸を生業(yè)として暮らしていた。そんな彼女に顔見知りの詐欺師がある計畫を持ちかける。とある令嬢をたぶらかして結婚し、その財産をそっくり奪い取ろうというのだ。スウの役割は令嬢の新しい侍女。スウは迷いながらも、話にのることにするのだが…。CWAのヒストリカル?ダガーを受賞した、ウォーターズ待望の第2弾。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荊の城(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9條)

 
 

  •     蘇感嘆起我們能有今天,真應該好好感謝查爾斯和丹堤的幫助,她提議向他們每人贈送五十英鎊,我欣然同意。但我們手上沒有這么多錢,我們商定改天一起去找律師處理那份遺囑的事情。在關于財產(chǎn)的分配上我們又產(chǎn)生了不同的意見,我們都想把錢全部歸到對方名下。蘇說我為了原本應該是她過的那種生活受了許多苦,她母親(她說的是瑪麗安·李里)當初肯定想到了這一點,才設法在財產(chǎn)上作出這樣的安排,以示補償,所以她堅決不能同意我一分不要的做法。而我則堅持說那筆錢本來就全都是她的,一見到律師,我就會馬上寫下贈與合同,將遺囑上歸我所有的那一半財產(chǎn)都送給她。我不要那些錢,我自己可以賺錢了。我們推讓了很久,僵持不下,都不肯后退一步,就像那筆錢上有毒似的,這讓我們不得不想起為了這筆錢而送掉的兩條人命,不免唏噓不已。最終,我們還是決定尊重那份遺囑,就按遺囑的內(nèi)容執(zhí)行,這也是我們唯一能夠接受的解決方案。
        
      過了幾天,我們一起去了倫敦。我們不知道去哪找律師,不過我們知道怎么去警察局,我們向警察詢問到了塞克斯福爾大街上的一家口碑不錯的律師事務所的地址,找到了一位專門處理遺產(chǎn)事務的律師羅恩·杰森先生。杰森先生看了那份遺囑,然后拿了一些文件給我們,我讓杰森先生把它們念給蘇聽,以便蘇了解那些文件上的內(nèi)容。按照我在山莊提前教會她簽的新名字蘇珊·李里,她很熟練地在那些文件上簽了名。然后杰森先生帶我們?nèi)チ算y行、投資公司和證券交易所,在那里,我們知道了我們有多少現(xiàn)款,有多少投資,包括一些債券和股票,分別能取得多少利息收入。對于我們來說,那確實算得上是一大筆巨款。杰森先生跟我們分別前,向我們承諾一定會把我們委托贈與的一百英鎊盡快送到丹堤和查爾斯手中。
        
      現(xiàn)在,我和蘇都成了有錢人。我們雇了一個園丁,負責整理破敗的花園,清除雜草,剪去枯枝和纏繞不清的藤蔓,清掃腐爛在地的落葉,并專門開辟出一小塊地種花。我們還請人給房屋做了一些加固工作,以免哪天搖搖欲墜的窗戶突然掉下來。工人們給門窗重新刷了油漆,又加裝了煤氣燈以取代蠟燭。房間里破舊的地毯被換成了新的,我們的床上也換上新的被褥和幃帳。雖然整幢房子從外表看還是很陳舊,可是里面已經(jīng)明亮多了,與以前相比,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蘇給我們兩人添置了一些新衣服和小物件,我喜歡看她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顯得很快活的樣子,幸虧有她在我身邊,我們的生活才變得如此井然有序。
        
      我想為蘇再雇一個貼身女仆。蘇沒有同意,她說她已經(jīng)習慣了自己打理一切。但她仍然像以前一樣服侍我,幫我梳頭、擦拭身體、更衣,她說她喜歡這樣,而我也愿意只讓她一個人靠近我、觸碰我。我總是睡得很沉穩(wěn),因為蘇就躺在我身邊,她抱著我,這比什么都讓我安心。
        
      有一天晚上,我們倚著枕頭并排躺在床上,她像是突然想起來了什么似的問我:“你那時候真的在我睡著后把手懸空放在我身上嗎?”我有些羞赫地點點頭,我把這個寫在小說里了,也念給她聽過。
        
      她握住我的手,將我的手輕輕伸進她的衣領貼在她胸口的位置上。我的血液全部涌向臉上,像醉酒的人感到了眩暈,口開舌燥,心中一陣悸動。我的手掌像著了火,掌心能觸摸到她劇烈的心跳,她的皮膚光滑、細致、柔軟,我忍不住來回摩挲。她的眼神開始迷離,嘴唇微啟,發(fā)出輕微的喘息,我吻了上去,我們的舌頭交纏在一起,我身體里涌起一股強烈熾熱的欲望。這欲望狂野奔流想要尋求突破,我的手指急切地摸索到她的雙腿間,像她曾對我做過很多次那樣,我試探、揉捏、按壓,最后不可抑制地進入,占領那潮濕和溫暖的所在,然后感受到她在我手下融化,顫栗不止。
        
        
      我收到賀崔先生的來信,他對于貝爾先生這么久沒有再寄去新作品感到不解,想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并報告了貝爾先生的作品在他的書店大受歡迎的事實,希望貝爾先生能夠盡快向他寄出下一部新作。
        
      我看完信后把它撂在一邊。由于謀生變得不再那么急迫,我有了更大的選擇余地,我只在想寫的時候才寫,也只寫那些我愿意寫的內(nèi)容,所以我并不急于為寫而寫。讓賀崔先生等著去吧,貝爾先生如今只想好好享受輕松隨意的生活。
        
      天氣好的時候,我和蘇會手挽著手去河邊散步,陽光下微風帶來花草的清香,我的心被快樂塞得滿滿的。
      “你會不會覺得天天呆在山莊很悶呀?”有一次我問蘇。
      “怎么會呢?我以前在蘭特街的時候,薩克比太太帶我去布羅姆利區(qū)她表親家作客,一回來我就生病了。我覺得去哪里都不如呆在家里舒服自在呢。”
      聽到這個答案,我很高興。我也不愿意出門,就這樣兩個人整天廝守在一起,我還覺得時間過得太快呢。
      蘇又帶著點遲疑問我:“你能教我識字嗎?”看我有點訝異,她解釋說,反正現(xiàn)在有的是時間,如果我肯教她,她也許能從中發(fā)現(xiàn)不少樂趣,她為自己連封信也不會寫感到有點不好意思。
      我笑著回答她:“當然可以,但我得先去買些簡單的故事書,書房里的那些書并不適合拿來教你。不過等你以后識字多了,自己有興趣翻看那些書的話,我也不反對?!?
      她聽了這話,臉紅了。她臉紅的樣子讓我心里有如小鹿亂撞,忍不住湊上前去吻了她一下。
        
      教蘇識字真是件有趣的事情。當然,她很聰明,也學得挺快,但她寫起字來還是歪歪扭扭的,而且難免要犯一些很搞笑的語法錯誤。為了糾正她,每當她犯了錯,我就親她一下以示懲罰。而當她取得進步的時候,我也親她一下作為獎勵。有什么關系呢,反正她是我的,是只屬于我一個人的。
        
      我毫不懷疑,現(xiàn)在,我們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幸運的人了。
  •     我讓英可先生幫我把信寄出去。隨后我把那些書整理了一下,給自己留下了一小部份。這完全出于我自己的私心,那些書上的字,總讓我想起蘇。沒有了薩克比太太,她還好嗎?丹堤會和她在一起嗎?她們靠什么謀生?她有錢生活嗎?薩克比太太不讓我說的事,會讓她得不到那筆錢。沒有錢,她會去做賊嗎?也許我應該違背薩克比太太生前的意愿,去跟她說那份遺囑的存在?
      
      我的預計沒有落空,賀崔先生來了,他鄭重地向我表達了他對我舅舅去世一事的同情,一點也沒有提及上次我跑去哈里威爾街找他的事情,仿佛我們從不曾在倫敦見過面似的。
      賀崔先生并沒有基于對我的同情而肯在我轉售給他的書價上做出略為慷慨的讓步,充分顯現(xiàn)出他作為商人精明的本性。交接完這筆生意,看著比我期望值要低的那筆金額,我不清楚它可以支撐多久。
      
      我站在一旁,看著英可先生幫賀崔先生把書搬上馬車。這時,我的頭腦中突然飛快地閃過一個念頭,于是我對賀崔先生說,舅舅的去世對他的書店想必是個不小的打擊,舅舅生前曾經(jīng)在我面前大力推崇過另外一位精于書寫和校對那類書籍的作者,也許可以繼續(xù)為賀崔先生和他的書店提供服務,不知道賀崔先生是否介意今后收到那位署名為亞什·貝爾先生的作品,據(jù)我所知,貝爾先生的專業(yè)水準幾乎和舅舅不相上下,肯定會為賀崔先生的書店帶來不少收益的。
      
      賀崔先生看著我,考慮了一下,回答道:“我還沒有這種榮幸欣賞到貝爾先生的作品,你可以轉告貝爾先生,不妨先將稿件郵寄到我的書店去,我得在看過他的作品后才能作決定。但我必須預先說明,即使這位貝爾先生跟李里老先生一樣精于此道,恐怕我最多也只能支付他相當于李里老先生一半的報酬。畢竟貝爾先生是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資歷尚淺,不能跟李里老先生相提并論?!彼D了一下又說道:“若是貝爾先生的作品不能令我滿意,也請你一定轉達我對貝爾先生愛莫能助的歉意?!比缓笏蛭倚辛藗€禮就坐上馬車離開了。雖然賀崔先生在錢的問題上如此苛刻,我還是很高興,這意味著我也許可以靠此謀生了。
      
      第二天,我就坐在書房里那張舅舅坐過的大書桌前,化身亞什·貝爾先生,開始我的寫作生涯了。
      這種感覺頗有些奇特。我曾如服苦役的犯人,在這間書房里近乎麻木地壓抑著自己的憤恨,在長得看不見盡頭的絕望中一度逃離。我以為我可以選擇和這里不一樣的新生活,我以為我可以和過去一刀兩斷,卻發(fā)現(xiàn)一切不過是徒勞。遠在我尚不能自己作主之前,我煉獄般的命運早已被人為選定。和以前不同的是,那些曾經(jīng)讓我感到恐懼的事情,現(xiàn)在已經(jīng)傷害不到我了。舅舅用他稱之為毒藥的書讓我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這是我無法抹去的烙印。他塑造了我,我必須接受這個現(xiàn)實。我為什么不能像他一樣寫那些東西呢?
      
      人們會說,作為女性,根本就不應該接觸這類文字,更不要說親自操刀去寫了。事實上,舅舅收集到的書籍,除了少數(shù)作者佚名外,其他的作者從署名上看幾乎全是男性(也許大多都不是真名),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但在舅舅眼里,他從不認為把我培養(yǎng)成他的秘書是什么不應該的事,至于哈斯、賀崔兩位先生,也沒覺得我當著他們的面朗讀那樣的書籍有何不妥。更不用說流傳在倫敦和巴黎地下書店的那些小道消息,不知道那些謠言把我歪曲成了什么樣。我既已白擔了那些名聲,何不反加利用,在這個長期為男人所把持的領域里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我不在乎別人會怎么看,這是我目前唯一擅長的事,它能為我?guī)硎杖?,我急需錢,自由從來不是靠免費就可以獲取的。
      
      寫作這件事,并不比我想象中更難,過去幾年我在舅舅那受到的嚴苛訓練這時候顯現(xiàn)出了它強大的作用。我小心謹慎地遣詞造句,為的是不讓人覺得貝爾先生的文筆有些偏女性化。作為投石問路之作,我將篇幅掌控在一定的字數(shù)以內(nèi),幾經(jīng)修改、謄清后,讓英可先生幫我把它寄了出去。
      
      隨后,我陷入了忐忑不安的等待中。我想到了稿件可能被拒的結果。如果是那樣,我應該怎么辦呢?也許我可以把它再寄給別的出版商?或者我應該重新再另寫一篇?也許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其實我并不適合干這個?我每天都追問英可先生是否有我的信。
      
      等了十來天,我終于收到了賀崔先生附著面額五英鎊鈔票的回信,賀崔先生在信中對貝爾先生的才能給予了充分肯定,夸獎他文筆不流于俗套,請我轉達對貝爾先生的敬意。賀崔先生還列出了一些可能會在倫敦書店受到讀者歡迎的寫作題材,供貝爾先生在創(chuàng)作下一部作品時作為參考。我反反復復摸著那張鈔票,興奮不已,像摸著我未來生活的保障。我相信,靠寫這些東西,我可以養(yǎng)活自己了。
      
      九月中旬的一天,我正伏案工作,當我抬起頭,我好像看見了蘇,我看見蘇站在我面前。我以為是做夢,但筆掉落在地清脆的響聲提醒我,這不是夢,蘇確實真真切切地站在我面前。
      
      她比上次我看到她時更瘦了,臉色也更為蒼白。她說她在薩克比太太身上找到一封信并找人念過了,我立刻明白她什么都知道了。我誠心地向她道歉并請她原諒,但她說她不恨我。我以為她是為了那筆錢來的,但她告訴我她只要我不要錢,我聽到這話差一點就要沖過去抱住她了!
      
      但我忍住了。她并不了解我。我必須誠實地面對她,我必須告訴她,她所不知道的我的另一面。如果我說了,也許她會厭憎我,也許她會再次離開我,而我也將永遠失去她。但即便如此,我也不愿意再隱瞞她任何事情,我將聽憑自己的命運,全部交由她裁決。我咬著牙,抑制住害怕,告訴她我從來不是那個她以為純真的好女孩,我說起舅舅,說起那些書,說起我正在寫的東西……感謝上帝,她并沒有因此嫌棄我!我看得出她由于害羞才猶豫著沒有說出那幾個字,但是我懂,我知道她本來想對我說她愛我!一瞬間,禁錮在我心頭所有的樊籬都倒下了,她為我解咒,從此以后,我就擁有了真正的愛情和自由。
      
      她的手那么輕柔那么溫暖地撫上了我的臉,我輕輕地閉上了眼睛,然后感覺到她的吻印在我的嘴唇上,人間最美的天堂也不過如此了吧。
      
      等我們都平靜下來,我搖了搖鈴,打算叫英可夫婦到客廳去,把荊棘山莊真正的主人――――蘇珊·李里小姐正式介紹給他們。但蘇不讓我這么做,她說那個新身份會讓她感到別扭,不如還是像以前那樣,她還是蘇珊·史密斯小姐,只是由李里小姐的女仆升級成了女伴。我照她說的做了,只要她愿意,我什么都隨她。不過我還是特別叮囑英可夫婦,要像尊重我一樣尊重史密斯小姐。英可夫婦聽了這話露出疑惑的神情,但是他們什么也沒問。英可先生表示他為能再次見到史密斯小姐感到高興,英可太太說馬上就可以送上晚餐,希望史密斯小姐會喜歡她的廚藝。蘇笑著回答說那最好不過,她確實也覺得有點餓了。我告訴英可太太,我們會多雇一個女仆,為她分擔廚房的工作,畢竟現(xiàn)在多了一個主人需要侍候。我還許諾將會為英可夫婦加薪,作為對他們忠誠服務的感謝。
      
      后來的幾天,我們談論著各自的經(jīng)歷,我懷疑蘇并沒有把在瘋人院受苦的那段經(jīng)歷全部告訴我,可能怕嚇到我或讓我更內(nèi)疚,就算是這樣,我還是一再向她表示我的愧疚和歉意。我也說了我從蘭特街逃跑的過程,蘇幾乎不敢相信我曾經(jīng)也那么勇敢過。我們又說起從前在荊棘山莊的事情,我想讓她知道我是什么時候愛上她的,也想知道她那時對我到底是怎么想的,然后我問她:“蘇,你現(xiàn)在還會為愛上我而感到羞恥嗎?”
      “不會了,莫德。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至于別人怎么看,我一點也不再在乎了。我只想,順從我自己的心意?!?br />   
      經(jīng)過了這些考驗,我們已經(jīng)深切地了解了彼此,再也沒有什么能把我們倆分開了。我把鑲嵌著瑪麗安·李里照片的像框還給蘇,那是她母親留下來的,我代她保管也有段時間了,理應物歸原主。
  •     我想去找蘇,但手指上已經(jīng)結痂的傷口提醒我,在她還那么恨我的時候,我最好離她遠一點。不管怎樣,她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絕對安全了,不需要我再為她擔心了。
      我不能再留在蘭特街了,除了荊棘山莊,我無處可去。
      
      無論是荊棘山莊的陰森破敗,還是舅舅的冷酷無情,現(xiàn)在都嚇不到我了。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我在蘭特街都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了,再也沒什么能讓我感到恐懼的了。
      荊棘山莊事實上是屬于蘇的產(chǎn)業(yè),我想我可以呆在這幫她守著這座宅子,在這等著她,等她有一天回來成為山莊真正的主人。
      
      
      我沒有見到管家史戴爾斯太太和魏先生。只有威廉·英可先生來迎接我,他告訴我,其他的仆人都走了,只有他和他太太留下來了。他說舅舅病了好長一段時間了,不能動也不能說話,必須整天躺在床上。我記得魏先生的信提到過舅舅生病的事情,卻沒想到他病得這么嚴重。我想起他曾經(jīng)怎樣對待我,我已經(jīng)想好要怎樣回報他對我這么多年悉心的裁培了。
      
      我去舅舅的房間看他,我對他根本談不上關心,我只想知道命運究竟給了他這種惡人怎樣的懲罰。他明顯地蒼老了,雙眼渾濁無神,臉上的肉都干癟了,當初那個兇狠的老頭子,現(xiàn)在就像一團骯臟的破抹布一樣被人扔在床上。我發(fā)現(xiàn)他雖然不能說話,但能聽懂別人說話。于是我對他說:“我很高興看到您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這讓我這么多年受的苦得到了很大的安慰。我會吩咐英可先生經(jīng)常推您出去曬太陽,我可不想讓您那么快就死掉。您說過,您很擅長耐心等待,我希望這能讓您盡情享受病痛的折磨。我也要順便告訴您一聲,我決定把那些被我割壞的書都丟進壁爐里燒掉,您知道那樣可以節(jié)約不少煤。我還要拉開您那間書房的窗簾,刮掉窗玻璃上的油漆,我要讓陽光完全照進來。您一點也不用擔心會把書曬壞,那些書可不像您這般脆弱。”說完這些,我看也不看他一眼就走出去了。
      
      
      我無法忍受那座每隔半小時就響一次的大鐘,那鐘聲記錄過我無數(shù)次趕著去伏案工作的恐懼和當眾朗讀的羞恥。我以舅舅的病需要靜養(yǎng)為借口,讓英可先生把鐘給停了。沒有了鐘聲,山莊變得格外安靜。
      
      英可太太是個上了年紀的婦人,手腳麻利,性格溫順。她每天給我送水和做飯,拿走我換下的衣物洗熨好后再送過來。我不讓她貼身服侍我,這會讓我想起蘇,我不想讓任何人取代她。她還會來找我嗎?她什么時候才會來呢?她應該會來的吧,在這個世界上,我只有她,她也只有我,只是,她不知道而已。我把玩著她的手鐲、耳環(huán),還有那枚頂針,想念著她。
      
      躺在我從前睡過的那張床上,我又開始做夢。我夢見我在倫敦街頭跑,瑞佛斯在后面追,我很著急,腳下卻像踩在沼澤地里一樣綿軟,瑞佛斯就快趕上來了,我就要被他抓住了,我大叫起來,然后我就醒了。我望著黑暗的房間,并不為做這樣的夢感到害怕,我只是體會到,一種徹骨的孤獨。
      
      我決定去一趟倫敦。我跟英可先生交待,我要去倫敦辦事,可能要在那呆上幾天。英可先生對我很不放心,直到我堅持不用他陪我去才作罷。
      
      我偷偷地租住在易卜斯先生那間店的對面,蘇也住過那里的房間,我像她曾偷窺我一樣偷窺著她。她每天都去探望薩克比太太,總是一早就出門,很晚才一身疲憊地回來。她窗戶的燈光晚上就沒熄滅過,我懷疑她可能整晚都沒有睡。我看著她為了薩克比太太傷心得失魂落魄,滿臉淚痕,我多想跑下樓去抱著她安慰她啊,可是我不敢,她應該還在恨著我。
      
      報紙上登了弗瑞德·邦克(那才是瑞佛斯的真名)謀殺案終審的時間,我去法庭旁聽。薩克比太太發(fā)現(xiàn)了我,她看著我,目光深遂,充滿慈愛。聽到判決的結果,我注視著薩克比太太,一陣疼痛猛地攥住了我的心。
      
      死刑執(zhí)行的前一天早上,我去馬販巷監(jiān)獄見薩克比太太最后一面。我第一次叫了她一聲母親,那聲音聽上去有些生澀。我無法親吻她的臉頰,無法像一個女兒一樣親近她,我對她始終有一種生疏之感,這讓我感到尷尬。她知道自己時間不多了,她對我說了很多話,說很后悔把我送出去,她說現(xiàn)在她才知道,她有多么愛我。她說她很后悔那樣對待蘇,說她不該傷害了我們倆,說我們都是好孩子。她說蘇多么招人喜歡,是個單純善良的好姑娘,她寧愿死也不想讓蘇知道自己搞出來的那些事。我向她保證,我絕不會告訴蘇,我會好好照顧蘇的。她想把藏在衣服里的那份文件給我,我沒有接受,我告訴她,不管文件上是怎么寫的,那些錢都應該是蘇的,我一分也不會要。她聽我這樣說,看了我一會兒,沒有說話。我已經(jīng)不恨她了。正是因為她,我才可以慶幸是我替蘇承受了荊棘山莊暗無天日的生活。也是因為她,蘇才來到我身邊,是她給了我遇見并愛上蘇的機會。原本應該去死的人是我,是她代我頂罪,是她救了我。在她生命的最后時刻,我原諒了她所做的一切。
      
      當我回到荊棘山莊時,英可先生站在大門口正等著我,他一臉焦急地地對我說:“李里小姐,你總算回來了,三天前李里老先生就過世了,我們不知道上哪去找你,也不知道應該怎么辦?!蔽冶緛磉€在為薩克比太太難過,聽了他的話,眼淚就真的流出來了。我給了英可先生一點錢,請他去附近的教堂找牧師。牧師帶來幾個人,為舅舅作了一番禱告后將他下葬,我特意選的地方,為了是讓他盡可能地離蘇的母親的墓遠一點。
      
      隨著舅舅去世,生活的現(xiàn)實嚴峻地擺在我面前:我沒有錢,沒有收入。但我必須擔負起每天必需的生活開支,雖然英可夫婦愿意只領取最低的薪水,但煤、蠟燭、肥皂、黃油、糖、面粉等等總是要買些的。也許我可以變賣那些在我刀下逃過一劫的書,我又能把這些書賣給誰呢?我再一次想到了賀崔先生,雖然他上次拒絕幫助我,但我相信這一次情況應該會有所不同。對他這樣的人來說,那些書比我更有價值。于是我決定寫封信給他,我在信上寫道:
      
        致哈里威爾街的賀崔先生
        我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告知您,我親愛的舅舅李里老先生已于8月14日不幸在荊棘山莊病逝。舅舅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書籍的搜集整理工作,如今他不在了,我想他的在天之靈一定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書流落到那些不懂得欣賞其真正價值的人手里。作為舅舅的生前好友,如果您想豐富自己的圖書收藏,那些書絕對不會讓您失望。我決定變賣舅舅的圖書,如果您感興趣的話,請務必盡快蒞臨寒舍。我真誠地期盼著您的到來。
         莫德?李里
         1862.8.19于荊棘山莊
  •     突然,門被推開了,蘇像一陣風一樣沖進來。
      除了在夢里,我已經(jīng)快三個月沒見過她了,對我來說,這段時間就好像幾十年那樣漫長。我貪婪地看著她,像看著自己不小心弄丟了的一塊無價之寶,如今終于失而復得。她臉色蒼白,形容憔悴,頭發(fā)亂蓬蓬的,她比以前瘦多了,身上那件衣服對她來說顯得太大了。我的心揪成一團,渾身顫抖起來。
      她手里拿著一把刀,狠狠瞪著我,眼睛里像要噴出火來。
      
      她不知道,她站在這里很危險。薩克比太太也許會讓約翰和丹堤抓住她,然后把她綁起來。瑞佛斯出去辦事很快就會回來了,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她在我面前再一次落入牢籠。
      
      我對她說她不能呆在這里。
      她卻怒斥我是騙子,說我害了她,她似乎忘了她當初正是為了騙我才去的荊棘山莊,她的目的就是為了把我送進瘋人院。她要裝作忘了這回事嗎?她要裝作不記得是她要謀害我在先嗎?令我感到悲哀的是,我知道她來到我身邊就是為了害我,但我還是愛上了她!我為了這焦灼而無望的愛,痛苦得猶如萬箭穿心。我曾給過她多少次機會,我曾不斷鼓勵她暗示她,讓她對我坦白,她卻從不曾為了我,放棄過那個陰謀!她拙劣地在我面前夸獎瑞佛斯,即使明知他是個騙子!她說服我嫁給他,即使明知我一點也不愛他!她說我是珍珠,卻在婚禮上親手把我交給他!她在新婚之夜不顧我的懇求,把我扔給他!該死的是,她竟然以為那晚我真的和瑞佛斯做了什么!她怎么可以這樣想!我既委屈又傷心,她的腦子就真的那么笨嗎?!
      
      她原本可以改變那個陰謀的,要是她沒有那么懦弱,要是她能夠勇敢一點!那時,只要她肯對我說她愛我,哪怕只說一句,我就會拋下一切和她一起逃跑,我們就能夠互相拯救,就不會被薩克比太太給騙了。可是,她什么也沒對我說過。是她自己把自己一步步送進瘋人院去的!而我不過是在她想對我下手前搶先了一步,我那樣做,只是因為:我愛她,但她不像我愛她一樣愛我!
      
      我想告訴她,要害她的人不是我,這一切都是薩克比太太安排的。我瞥了一眼薩克比太太,薩克比太太看著我,流露出哀求和阻止的神情,讓我把想說的話又給咽了回去。反正蘇已經(jīng)認定我是壞人了,我不如把一切都攬到自己頭上,就讓她恨我吧。只要她好好的,恨我或者誤解我又有什么關系呢?與其讓她知道真相后傷心,我倒寧愿她恨我。
      
      我催促她離開這里,讓她帶著查爾斯一起趕緊走,我許諾我會給她她想要的一切――――錢或者別的什么,只要她肯馬上離開這危險之地。
      但她不相信我!她竟然以為薩克比太太還像以前那樣愛她,也不愿意相信我現(xiàn)在寧死也要救她的心!在我向她伸出手去的時候,她舉起刀戳過來,割破了我的手指,也割斷了我想拉著她一起逃出門外去的沖動。看她對我的這個狠勁,我真的很想知道,她曾經(jīng),有沒有,像我愛她一樣,愛過我?哪怕只是,短短一瞬間?
      
      我還來不及為自己傷心,瑞佛斯就回來了。
      該死的瑞佛斯,我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厭惡過他出現(xiàn)在我面前。他起了疑心,看出我和薩克比太太長得如此相像,他為這個新發(fā)現(xiàn)激動得語無倫次,根本不理睬我和薩克比太太對他的請求與警告。我必須阻止他在蘇面前說出這個秘密。我悄無聲息地向桌邊挪近了一些,那把刀正放在桌上,我伸手就能拿到。我對接下來可能要發(fā)生的事情一點也不害怕,就像曾經(jīng)用剃刀毀壞舅舅的書一樣鎮(zhèn)定。瑞佛斯已經(jīng)有點口無遮攔了,我不能容忍他繼續(xù)胡說下去,這時,我一把抓起桌上的刀朝他沖過去,薩克比太太幾乎和我動作一樣快,我倆同時靠近了瑞佛斯,薩克比太太想攔住我但沒成功。瑞佛斯倒在地上,我從來沒見過那么多血,流得又急又快,看樣子他應該是活不了了。
      
      警察來了,我打算自首,還沒等我說出第一句話,約翰就跳出來搶先一步指證了薩克比太太。我很震驚,想向警察解釋,薩克比太太隨即打斷我的話主動承認自己是兇手。我們所有在場的人都被帶到了警察局。
      在警察局,我一再聲明人是我殺的,薩克比太太不是兇手。我還告訴警察,案發(fā)前薩克比太太揍過約翰,約翰是為了報復才故意誣陷薩克比太太,約翰說的話都不可信。警察很有耐心地聽我說完,然后反問我:“瑞佛斯太太,那你為什么要殺死你丈夫呢?你和薩克比太太又是什么關系?她為什么要替你頂罪?”
      我選擇了沉默。因為如果說出一切,薩克比太太設計過的陰謀就會全部暴露,那勢必要牽扯到蘇,那么蘇就會知道我寧愿殺死瑞佛斯也不愿意讓她知道的真相。
      最終,約翰作為人證,加上薩克比太太的自證,讓警察認為我與謀殺案無關。警察本來想放了我,卻在報紙上看到我曾經(jīng)進過瘋人院的新聞,于是叫來了那所瘋人院的克里斯提醫(yī)生。
      
      克里斯提醫(yī)生看到我,表情像受到了驚嚇一樣,我當然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我禮貌地當著警察的面對他說:“克里斯提醫(yī)生,想必您還記得我,我是瑞佛斯太太。我那可憐的丈夫不幸去世了,否則他一定會和我一起向您表達我們的謝意,在醫(yī)院時多虧了您的關照,才讓我康復得如此之好。醫(yī)生,能借一步說話嗎?”
      當醫(yī)生和我站得稍遠一些,警察聽不到我們談話的時候,我低聲對醫(yī)生冷冷地說:“您應該已經(jīng)猜到了是怎么一回事。如果公眾知道了您把精神正常的人收治到您的醫(yī)院去,還對她們使用駭人聽聞的虐待手段,這種丑聞一旦傳出去,您不僅會為此損失一大筆錢,恐怕還要上法庭的?!?br />   克里斯提醫(yī)生很緊張地看著我,我準確戳中了他的要害。我接著說:“如果您愿意向警察說明您已經(jīng)將我完全治愈了,我也會很樂于見到您的事業(yè)繼續(xù)興旺發(fā)達的。”
      當然,醫(yī)生照做了,警察就把我給放了。
  •     這一次,我沒有暈倒。我凝視著薩克比太太的臉,第一次發(fā)現(xiàn)我們原來長得如此相似。
      我仿佛突然明白了,長久以來,我身上那些邪惡的品行似乎由此找到了真正的原因:我的母親,既不是瘋了的千金小姐,也不是因為殺人而被絞死的賊,她是一個狡猾無情的騙子。如果可以選擇,我寧愿我的母親已經(jīng)死了很久了,也不愿意她是眼前的薩克比太太。
      
      我再也不能對薩克比太太大叫大嚷地說狠話了,就因為她是我的母親。哦,母親!我曾多少次對著我以為是瘋子母親的照片和墓碑憤恨地咒罵啊,我以為是她不負責任地把我一個人拋棄在這個冰冷的世界!現(xiàn)在我知道了,從我來到蘭特街,怪不得薩克比太太總對我小心翼翼,原來她不僅守護著一座令她垂涎的金礦,也因為我竟然是她的親生女兒!一想到我身體里流淌著她的血液,我就更加痛恨我自己!
      
      瑞佛斯說過,既然我不是瑪麗安·李里的女兒,就再沒有發(fā)瘋的理由了。我不想發(fā)瘋,我只是痛苦到了極點,我想起了我對蘇做的一切,我曾經(jīng)想過要為了她而變得更好,實際上卻和薩克比太太聯(lián)手害了她!早知如此,我多希望我還呆在荊棘山莊,就讓舅舅和那些書吞噬耗費掉我的生命,就讓瑞佛斯因為我不愿意要自由而把蘇帶走,那樣至少蘇不會受到傷害!如果真是那樣,這會兒,蘇應該平平安安地呆在這間屋里!天吶,我都做了什么呀,我可真夠資格當薩克比太太的女兒??!
      
      薩克比太太怕我再次逃跑,讓丹堤一步不離地跟隨在我身邊。我看得出丹堤是個頭腦簡單甚至有點蠢的家伙,因為上次我逃走的事情,薩克比太太狠狠揍了她一頓,我以為她會記仇,但我發(fā)現(xiàn)她其實有些怕我,確切地說,是怕薩克比太太,因為薩克比太太以我的保護者自居,所以她才不敢招惹我。我猜蘇以前經(jīng)常和她呆在這個屋子里,有時候我愿意跟她說幾句,只為了從她那多了解蘇一點。薩克比太太說這間屋里蘇的東西我可以任意拿,我讓丹堤給我找出蘇用過的東西,她把一堆小玩意攤在我面前,里面有幾個銀手鐲。如果是在以前,我也許會覺得手鐲的式樣太花梢,我是絕不會戴的。丹堤說蘇離開蘭特街前一直戴著它們,于是我不假思索地想要把它們戴在自己手上。自從知道自己的身世后,我就不再戴手套了,我的手和蘇的差不多大,所以不用丹堤幫忙,我能很輕松地戴上手鐲。手鐲的冰涼,再一次刺痛了我的心,我悄悄轉過身去,不讓丹堤和其他人看見,輕輕地吻上那似乎還帶著蘇氣息的手鐲,想像著手鐲曾經(jīng)緊貼過她的手腕,我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掉落下來。
      
      我已經(jīng)不太去想再次逃跑的事。上次的失敗讓我意識到,沒有錢,我無處可去,也無法找到蘇并救她出來。我看著薩克比太太每天在日歷上劃線,這不再讓我那么反感了,因為我也希望那天快點到來。薩克比太太將會以我的監(jiān)護人的名義得到那筆錢,我應該在薩克比太太面前表現(xiàn)得順從一點,就像我曾經(jīng)對舅舅偽裝過的那樣,讓她以為我已經(jīng)認命,我還可以想辦法用盡一切借口從她那弄出點錢,然后我就可以扔開薩克比太太,一個人去實現(xiàn)我的計劃,錢會讓這事情變得好辦得多。而在這天到來之前,我得仔細想想我應該怎么做,我絕不能允許自己再失敗了。
      
      日子在等待中變成漫長,我?guī)缀鯚o事可做,我喜歡上了白蘭地,每天總要喝上兩杯,任憑濃烈的酒精在我的身體里燃燒,猶如一頭困獸掩飾著綿長深切的痛苦。
      丹堤說我的眼睛很亮,如果愿意讓她幫我修下眉會更好看。我沒有反對,任何能快速消磨時間的事情我都不反對。丹堤很擅長干這些,修好眉她給我拿來鏡子,很得意地說她和蘇以前經(jīng)?;ハ嘈拗娴?。我問她是否也幫蘇打過耳洞,她說是,還說蘇把她埋怨了一頓,說她把她弄痛了。我馬上說我不怕痛,請她也給我打耳洞,丹堤不敢自作主張,去問薩克比太太,薩克比太太告訴她,只要李里小姐覺得高興,沒有什么不能做的。丹堤拿來冰快、酒精和針,確實有那么一點痛,但我硬扛著沒吭聲。我找出蘇的一副水晶耳環(huán)戴上,看著鏡子里搖晃的耳環(huán)吊墜,竟然有些恍惚起來,就像我變成了蘇,回到了自己家,用以前的東西,做曾經(jīng)做過的事情,和原來的那些人呆在一起――――如果這是真的,該有多么好,我就不必為她如此牽腸掛肚了。丹堤似乎意猶未盡,又幫我卷了頭發(fā)。薩克比太太看到我的模樣,夸獎了丹堤幾句,把丹堤高興得有些不好意思。
      
      七月末的一天,丹堤帶著一個小男孩進來了,小男孩帶來一塊懷表,在易卜斯先生的店里這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我對他們到底從事什么營生已經(jīng)很了解了。易卜斯先生、約翰還有丹堤正在仔細辯認那東西值多少錢,這時小男孩轉過身,他戴著圍巾捂住了半邊臉,迅速地朝屋里打量了一下,似乎在找什么人,他的眼神和我對上了,我立刻驚訝地認出他是荊棘山莊的仆人查爾斯!但我發(fā)覺他不是來找我的,他想走向薩克比太太那邊,不過這會薩克比太太正在打盹,所以并沒有看見他。是誰派他來的呢?為了不驚動其他人,我狠狠盯著查爾斯,命令他到我這里來。查爾斯害怕地轉向我,嚅動著嘴,卻說不出話。我一把拽住他的手,幾乎是把他拖到我面前來的,這時我看到他的手里有一張小紙條,被他抓得死死的,我用力掰開他的手指奪過紙條,同時飛快掃了易卜斯先生那邊一眼,沒有人看到我在干什么,薩克比太太也還沒有醒過來。我在桌沿下展開紙條,然后,我的心劇烈地跳動起來,充滿了狂喜,是蘇!是蘇派他來的!蘇逃出來了!我就知道她那么聰明,那么機靈,肯定能逃出來的!我心中最大的一塊石頭落了地,我又活過來了,我的生命有了新的指望。不過眼下情況緊急,我既不能馬上寫封回信讓查爾斯帶給蘇,也不能傳給他任何口信,易卜斯先生那邊似乎已經(jīng)討論好價錢想把查爾斯打發(fā)走了,再多耽擱一會,薩克比太太也會醒來的。我趕緊把紙條藏進我的小包,這時我看見包里那張快被我揉爛了的撲克牌,我把撲克牌折到最小飛快地塞進查爾斯的手里,他緊緊地攥住,我推了他一把,他沒有說一句話,僵硬地向易卜斯先生走過去,易卜斯先生給了他一英鎊,他似乎嫌少有些猶豫,易卜斯先生拍著他的肩膀叫丹堤把他送了出去。
      
      我的心翻江倒海,我試著想像,蘇拿到撲克牌的樣子,她還好嗎?她能明白我的意思嗎?她有地方歇息嗎?我暗暗祈禱她可千萬別來這里,薩克比太太和瑞佛斯會讓人再把她抓回瘋人院的。萬一她要是來了,我應該怎么辦?我怎么才能保護她?也許我可以拿一根縫衣針抵住自己的咽喉,薩克比太太不會、也不會讓其他人傷害我,這樣我就可以拉著蘇一起跑掉。轉而我又在想:蘇還在恨我,如果她不相信我,不讓我靠近,我怎么才能救她呢?我心亂如麻,一時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     看的時候什么也不知道,然后發(fā)現(xiàn)是講女同的故事。
      兩個女孩的命運糾葛,一開始我也以為莫德是個純真如同白紙的女孩,但是看到后半部分真的好替莫德緊張,蘇的到來給莫德帶來陽光,但是對于莫德來說內(nèi)心是矛盾的,蘇又何嘗不是,看著純潔什么不懂的小姐救不了她。一個圈套套著另一個圈套,有時真覺得世界好小,兜兜轉轉那幾個人就可以翻天覆地了= =#
      
      “這上面都寫了什么?”我說道。
        她說道,“這上面的詞句都是描述我有多么想念你……瞧。”她提起燈。房里已經(jīng)有些暗了,雨點仍舊敲打著窗戶。而她將我領到壁爐旁,讓我坐下,她在我身邊落座。她的絲綢裙子浮起來了,隨后又落下。她將燈放在地上,將紙張鋪開;開始逐一向我展示她寫就的字字句句。
      
      經(jīng)得起磨難的愛情走得長遠,愛情與性別無關。
  •     當蘇明白所有一切時,她羞愧了。
      當薩克斯太太發(fā)現(xiàn)蘇對自己不離不棄時,她羞愧了。
      當莫德明白了自己的處境時,她選擇了改正錯誤,聽從自己的內(nèi)心召喚。
      不論是誰,不論在干什么,不論掌握了何種知識和技能,不論貧富貴賤,不論他是何種性向。這些標簽都不重要。重要得是他是否懷著一顆純真的心,善待自己,善待別人,善良地生活下去。
  •     SPOILER ALERT!
      
      What do you know about your mother.
      ---The knowledge of knowing and Motherhood in Fingersmith
      
      Fingersmith begins with a confusing confession of identity- ‘My name, in those days, was Susan Trinder’, followed by the still confusing discussion of the real beginning of the story whilst the readers witness the first of all struggles Sue had to go through in the next five hundred pages, or one-year time. Whether the visit of Gentleman to Lant St., or the chaotic theatre accident in which Susan first found herself pondering over the ‘the world and my place in it’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real beginning of the story is left to the judgment of the readers; the story begins whatsoever.
      
      The quest of the beginning, however, permeates the text. The endearing relation of Sue and Mrs. Sucksby predominated the scene before Sue’s trip to Briar, in which Sue acclaimed Mrs. Sucksby as her mother, if not the biological one. Before she embarked on the journey to Briar, Sue had a solid identity which never was questioned. The wicked plot then made her Sue Smith, lady maid of Miss Maud Lilly, who of the same age as Sue was also brought up motherlessly but far less fortunate.
      
      Maud’s story began with a rueful reminiscing of ‘the start’ of all. Same as Sue, Maud found the start of her story troubling- ‘The start, I think I know too well. It is the first of my mistakes’. Maud grew up without the company of a mother figure. Mrs. Stiles was the very opposite, maltreating the young Maud on a phycological plate in addition to occasional physical ‘treatment’ that resembled none other than the madhouse matrons that made Sue’s life miserable than ever.
      
      Some paper argues, fear of men towards women, or misogyny, is in part because men have no control over the beginning (of life) whilst women hold the mighty power. In Fingersmith, Sue and Maud’s failure of tracing down ‘the beginning’ is another indication that it is mothers that determine the beginning.
      
      Fingersmith plays with the theme of ‘knowing’ thoroughly as the two-person perspective propel the readers to think what Sue knew, what Maud knew- about their love towards each other, about their part in the plot, about their switching of birth, about their own mother. Nevertheless, failed as they tried to figure out the true beginning of their story, they were not expecting the end of it either. Though Maud once wished to take a revenge on her biological mother by accentuating the fact that it was her birth that caused her mother’s death and thus manipulated the end, Sue missed the point and thought she was sorry for that.
      
      The end was queerly elongated. The dreadful days to wait before Mrs. Sucksby’s execution was explicitly elaborated after the readers had already been told who the big ‘villain’ was. In the end, though, the twist of fate left a Susan shedding more tears of Maud than of Mrs. Sucksby and ‘how she had tricked me.’
      
      But my thinking of the mother of two did not terminate. I think of the night Grace Sucksby made her decision and gave Marianne Lilly her infant daughter. I found myself asking when did this plot begin? Can it be long before, for all the unbearable destitution of ‘real life’? Is it possible that it is sometime after the life-changing night? What about the end?
      
      What is the beginning of all?! No one can behold the beginning of his/her life. Few can foresee their end. But, mother, the creator of all does know. But, what do we know of her?
      
  •     有《霧都孤兒》的街景;有《白衣女人》的情節(jié),有《遠大前程》中哈維漢姆老小姐的臥房;有《麗貝卡》中丹弗斯太太的身影。。。太多熟悉的場景和人物,卻帶來一個完全不同的懸疑故事。薩拉在這部作品中文筆不再躲閃,一個個謎團讓人很快入戲,并時刻提醒著:好戲就在后頭,讓人欲罷不能。
      這是沙拉.沃特斯2002年的第三部作品《荊棘之城/Fingersmith》,也是其巔峰之作。在2005年BBC1臺翻拍成電視劇《指匠情挑/Fingersmith》。
      這雖是她的巔峰之作,氣氛緊張、步調(diào)完美、節(jié)奏巧妙,漫長、黑暗、扭曲又令人滿足,但在人物情感刻畫方面遠不如第一部作品《輕舔絲絨》,然而一個個豐滿的形象依舊讓人過目不忘:蘇珊、莫德、紳士、舅舅、薩克比太太、易卜斯先生、約翰、丹媞、查爾斯。。。
  •     我來寫書評了,花了18個小時看完,聚精會神中間偷吃了一頓早餐,才啃完這本書。
      你以為我會劇透嗎?不會的。我要劇透了你也不會來看我寫的書評了。
      
      好吧,我說,這是本好書,現(xiàn)實意義上的好書。英國作家寫的書,既不乏味也不嬌氣。既有鋼鐵碳石的感覺又有彎曲城堡的幽徑。
      
      等我喝口牛奶再說。
      陰謀寫的好才算是陰謀,我承認,我掉進了作家的圈套了。每一步走都超出了我的想象,明明故事就應該那樣發(fā)展嘛,為啥是這結果?想到了,我根本就沒有去想它發(fā)展的機會呀!它就在那里轉彎了。
      所以,這是本好書。
      
      對愛情也是本好書。
      有時候我們把愛人想成那樣或是那樣,怎樣你才愛他/她?你認識的他/她是真是的他/她嗎?還是原原本本這就是個環(huán)中環(huán)的圈套。太復雜,因為愛才會有各種各樣的錯誤,才有有誤解有仇恨,但是,那是因為愛啊,愛可以消泯一切。我們腦子里有單純的想法,呆在一起,然后生活在一起。
      
      多好,所以你該看這本書,不矯情也不逗你玩兒,還能換會一點你的思考。這還不值得花18個小時看麼。
  •     最近又翻起《fingersmith》的電影,然后又搜索相關電影信息,沒想到還有中文版的小說,下來看看,英國人拍的電影還是非常的忠于原著,這點比較欣賞。
       看完小說就更能清晰的理解電影中很多情節(jié)的過度,理解莫德其實是個壞小孩,但是愿意為蘇變成好姑娘,理解到什么時候她愛上了她,那只手套的作用,從愛到恨到更愛。
       最后的一段是非常的虐心。一切陰謀陽謀化開見最心底的愛。
  •     剛開始的時候,腦海里只有一條線,自以為是蘇和紳士那場密謀的共犯,但心里很清楚,這一切進行得太順利,似乎根本不需要誰喊“Action”就能開始。直到蘇被抓進精神病院,那條線漸漸地分解成兩條。我明白,終于可以窺見真相的一角。在線張開變寬的時刻之前,我看見紳士和莫德模糊的面容:交易、欺騙、金錢、自由、罪惡。但是一翻頁,又得抑制對結局的渴望。作者以莫德的口吻重述,這種過了分的緩慢,剛開始時讓我焦灼苦惱不已。但事實上,沒有什么比當個旁觀者更令人愉悅的了。即使某些情節(jié)讓人覺得布滿的憤怒與恐懼的整個腦漿像暴露在風雪里。因此,我更愿意記起莫德。
      
      
      自由若可具象為數(shù)字,那最大劑量是1000cc,而容器為何物?恐怕只得因人而異。莫德認為荊棘山莊束縛她,李里先生左右她,如她所言:“他將我看成書,我不能被取代,被觸碰,被喜歡,我將注定一輩子被留在黯淡的燈光下?!痹诩澥颗c莫德進行談判時,莫德總不斷重復她無法逃走,荊棘村莊不會讓她離開。莫德這般重復自然不是記性差,相反的,她需要借此進行心理暗示,以此堅定屈服的力量。對于逃走可能的一絲存在,都讓她痛苦。交易后,倫敦已是最佳的容器所在地。莫德如金絲籠里的鳥,犧牲了蔽體的羽毛,帶著破碎的喙飛走了。她明明看見了自由,只要喝下它,融為身體,但還是被囚牢著。其實,太多是罪惡,特別是對于原本一無所有的人,大劑量的自由渴望讓她斷送了一切,只要1/10便足夠了。像那樣,即使少,也好像可以使用很久很久。
      
      
      最后,我想到了這句:“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蹦禄氐搅饲G棘山莊,甚至寫起了燃盡她青春的禁忌小說。故事就是如此,它讓恨變成了愛,陰謀變成了親情。有時候快得驚心動魄,就像上面每個發(fā)亮的字句都帶著與你命運迫切相關的暗號似的。
  •     情節(jié)取勝的書,500多頁的書但絕對不會虎頭蛇尾,很有可看性,背景是17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這是一個關于金錢,愛情,欺騙,有些黑暗并有些壓抑的書。
  •     “為了自由,我曾經(jīng)拼命壓抑住怒火,癲狂,渴望和愛戀。如今,我被全然剝奪了自由,我一敗涂地?!碧K在瘋人院里失去了自由。
      
      在瘋狂的醫(yī)藥救治程序中:她被剝奪了原本雖然無光卻有著特色的頭發(fā),被剝奪了與生俱來給了她自由給了她生命的姓名,被剝奪了向可怕的自負的醫(yī)生以及力大無窮卑鄙的看護訴說真實的權利,然而,唯一可以被剩下沒有被剝奪的是莫德的那只手套。可憐的蘇在絕境里把手套作為光明的希望,在午夜難熬的病床上撕咬著那只手套,靠沒有被摧毀的記憶去回顧在荊棘山莊發(fā)生的一切。我想,蘇以為她對莫德是恨入脊髓的,但是那只手套出賣了她的內(nèi)心,當一個人誤把自己的摯愛當成恨意來想象,那么離瘋狂還會遠嗎?
      
      恨意也好,愛意也罷,全然的被堆積在心頭,日復一日,真真切切,無法抽離??墒沁@種如毒藥般的滋味讓深陷其中的人都無法自拔。多麗絲?萊辛寫道“陷入愛河就是記起自己是個流放者,這就是為什么受到折磨的人不愿意被治愈,即使是哭喊著:我無法忍受這種非人的生活了,我受不了這片荒漠了?!痹谶@個被流放的路途中,身心都遭到鞭笞,鞭笞的施者是不對等的占據(jù)高制點者,他可以全然的認為你的折磨是自作自受,你的荒漠只是因為自己不肯為自己創(chuàng)造綠洲??墒撬麉s忘記手上捏著鞭子和只有他能為綠洲補給水源的的自己。被流放者在日益消疲中卻堆積了那么多的自我毀滅和壓抑到手腳冰涼的經(jīng)驗,終于,堆積到再也不能堆積,就走向瘋狂甚至喪心病狂。
      
      蘇是被假想的瘋子,雖然她有個切切實實的瘋子母親,可是并不影響她在可怕恍惚的病房中喪失理智與記憶。那么莫德呢?莫德是瘋子。從小到大,生活在成千上萬本色情書籍里,還要保持良好的儀態(tài)風范,這是第一種瘋狂。電影【指匠情挑】弱化了莫德第一種瘋狂,同時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莫德的復雜形象,不過演員眉宇中時刻透露出來的憂郁與痛苦彌補了這種損害。小說則是很明顯的表現(xiàn)出來這種瘋狂,侍女艾格尼絲就是莫德第一種瘋狂最好的宣言人,艾格尼絲全身的淤青,對莫德的恐懼就是最堅硬的回答。答應紳士的可怕計劃,卻可怕的愛上蘇,這是第二種瘋狂。在整個計劃中,莫德知道一大半部分(薩克比大媽是大boss,掌控著一切),所以在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愛上蘇之后,她堅忍,將這種痛苦與壓抑全堆積在心里,一邊是愛,一邊是怨恨,為什么深愛的蘇卻是真正想來毀滅自己僅僅是為了那三千英鎊。莫德假裝單純天真,蠱惑著蘇對她的信任,她騙著蘇,也完全的騙著自己。
      
      蘇以為這個可憐的莫德在臨睡前對著母親的照片竊竊訴說著想念,卻沒想到莫德此時正滿腔怨怒的對著母親說:就是她就是她!深愛到無法自拔是一種瘋狂,而錯愛誤解卻又是一種瘋狂。因為在這種無法自拔和錯愛誤解中,想象的都是自己刻意描畫出來的世界。在這個想象世界里面不是兩情相悅,不是“妾發(fā)初覆額,郎騎竹馬來”,有的只是“娟娟缺月西南落,相似撥斷琵琶索,枕斷夢魂中,覺來眉暈重”。在自己釀造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滿懷著希望那個世界里的另一個人可以伸出手緊緊抓住你,卻發(fā)現(xiàn)他只是在得知你處于這種危險的境界之后甩手大步流星。
      
      最瘋狂最苦徹的是莫德,如果感情可以用來進行比較的話。同時也印證了如今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事實。之前,在和朋友聊起到底是擁有知識多仍在不斷學習的人快樂,還是傻呵呵的樂在自己的圈子里全然不知外界卻以為自己無所不知的人快樂?我們聊了很久,還是認為后者快樂。后者可以在夜深安然入睡,在睡夢中或許還會想到今天做的無知的事情卻是極大的快樂。而前者或許還沉浸在苦大仇深的真相中對現(xiàn)實失望甚至絕望,輾轉反側,沒有寤寐思服。然而回到小說,需要明白的是,書,當然是需要讀的。莫德的城府正是基于那卷帙繁浩的,呃,色情書。雖然是色情書,卻讓她在從倫敦遠道而來的蘇面前,毫無破綻。她用著自己積累多年的“知識”欺騙著“單純善良”的蘇。她蠱惑著蘇誤以為她是一個沒有了母親的卻十分需要母愛的善良小孩兒,她誘惑著蘇告訴她什么是新婚之夜該做的事情,在一個又一個計劃下,蘇已經(jīng)崩潰防線,而莫德卻在這根防線左右徘徊。最終,沒有“知識”的蘇讓她徹底失望,從而使她心狠的將蘇投入恐怖的瘋人院。
      
      17年中,小蘇雖然沒有任何學習知識的機會,但一直以來她都是無憂無慮的快樂著,一鍋豬腳湯就能滿足她的愉悅。更不用說松乏的人際狀態(tài)以及薩克比大媽對她的寵愛了。沒有知識,她很快樂。只是正因缺乏知識素養(yǎng),使她的貪婪和對莫德的“背叛”最終越來越向外擴張,直到擴張到瘋人院才收縮住,不過這個“背叛”是建立在忠誠于薩克比大媽,那個養(yǎng)她愛她17年的女人。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在想小蘇如果放在我們的信仰觀念中,是不是有點因果報應的成分,直到剛剛,我才覺得沒有,只是她在選擇感情的時候,將親情放在最高的位置,同時她也不敢確認莫德是否愛她,她以為莫德深愛著卑劣的紳士。相反,莫德在這17年中,前十年倒是可怕的跟著瘋人院看護們快樂的相處著,還習得一手卑劣舅舅的要求中的好書法,然而最后離別的時刻,看護們的瘋狂熱情讓她的頭皮損傷。而這后七年確實是噩夢的開始與永不終結,夜夜無法安眠,禁皺的眉頭和沒有任何表情的色情文字讓她在豆蔻與花季之中(好知音=。=+)都沒有獲得正常的情感,這種缺失是小蘇體會不到的,可笑的是,這卻原本應該是屬于小蘇的體驗。
      
      華老師在安排兩個任務角色時非常賣力。如果我沒感知偏差的話,蘇的自白話語其實比較樸素平白,沒有大起大伏,偶爾會蹦出一兩個倫敦臟腔是她表達憤怒等復雜情感的最高表現(xiàn)。在沉沉的敘述過程當中,也比較符合她那除了對偷竊之外的事物一無所知的形象特點,當然這可能稍微也有一點兒夸張,因為一些劇院上演的故事小蘇還是挺有了解的,畢竟耳濡目染總有點收獲的。而莫德那方面的自白就很注重文學性與心理流動了。她會非常認真的觀察著小蘇的面貌,甚至于小蘇的面霜味道,小蘇的舌尖上的痣和瞳孔里的褐色斑點。她墜入了無邊的黑暗,卻只要小蘇的緞帶就能解救她。莫德和蘇的相處過程中,即使小蘇一直以來都帶著自己的粗俗虛假和貪妄的卑劣,但從她戀上小蘇那一刻起,愛意從來就沒有改變。只不過在面對自己的愛得不到對等回報的瘋狂時刻,怨恨還是占了先鋒,由莫德親自將小蘇送進冰冷的“牢房”。
      
      莫德是小蘇的“珍珠”,這讓我想起在華老師的幾本書中,對摯愛的女孩兒形容大多是珍珠,比較可愛。還有,華老師對牡蠣似乎也有著特殊的情結:惠次特布爾的最好吃的老爸的牡蠣;像牡蠣一樣,吞噬著眼前的一切;像牡蠣被灌了鹽水一樣……在描述人的內(nèi)心活動時,很多地方都用到牡蠣這個媒介。也許,是牡蠣那種柔軟,貼切以女性為主的小說的實質(zhì)吧。而說到牡蠣,就不得不說華老師的“比喻”。 她的書(中文版)我算是全看齊了。我之前短評說過,華老師的比喻是我見過用的最棒最深入人心的。一直以來,我認為“比喻”這個手法實在是無恥邪惡的創(chuàng)造。有時候,表達意思并沒有到達那么可怕或者尖銳的程度,在一個簡單的比喻下,意思就似乎那么順理成章的改變了,而被比喻的對象自然遭殃。然而,在華老師的筆下,我沒見過偏頗的失去理智的比喻。所以,從看到她的小說以來,迄今為止,我最喜愛的作家她是排在第一位的。
      
      最后,看這本書時,我確實哭了好幾次。我淚腺是比較發(fā)達啦,但是看書看電影自從大學以來,好像就很少掉下來了。我把這原因歸咎于粗糙泛濫雷同虛情假意的故事。就如同,習慣了生活中的虛情假意,所以,在文學作品里再去體會,還是一樣,麻木的讓人覺得毛骨悚然,前提是那個故事真情實意卻混在一堆虛偽的垃圾中間。但是,不管是生活還是小說,懷著一份真誠的情意應該就不是錯。世道艱難,也許也不能完全的定義什么是對,什么是錯。然而,面對你的愛,你的珍珠時,請不要讓對方變成淤塞和破裂的導管。
      
      生命在生動的流動,眉間的痣,嘴角的斑都可能成為你那致命的腳踝。不要彼此一直靜默,不然雙方都將滑向永不相遇的黑暗。
      
      最后,“眉目艷皎月,一見傾城歡。??直滩萃?,坐泣秋風寒?!蓖蝗蛔x出Sarah Waters與李白的相似性???,怪不得我這么喜歡華老師嘞。大徹大悟啊哈哈哈哈?!?
      
  •     一直都很喜歡BBC出的fingersmith這部劇,劇情幾次反轉太精彩了,以至于當我想要讀點什么書來培養(yǎng)下我的英文能力的時候,就想起了這本書。電子版一直躺在我的電腦里……事實證明電子版的長篇小說我是讀不下去的,尤其是英文的。
      
      于是幾番周折總算從北大的圖書館里弄來了這本書,趁著在實驗室等著實驗的間隙差不多三個月慢慢的居然就啃完了!發(fā)現(xiàn)雖然BBC就如同中國的央視拍金庸一樣忠實原著,華老師原著的功力依然遠遠超過了BBC的導演啊,原著太精彩了!
      
      明線的陰謀論就不提了,太明了,精彩得不得了!不過還是來寫下推波助瀾的暗線吧。
      
      ==================================================
      
      Part 1
      
      這部分劇情電影里幾乎沒有任何刪減,所以劇情方面就沒什么可說的。印象很深刻的是對Sue的形容詞,sharp。什么樣的中文才能描述成sharp呢,如果描述小偷的長相,我覺得尖嘴猴腮?但是我覺得按著她是貴婦的后裔,應該用瓜子臉來形容比較適合~
      
      啊……由此不得不提,電影里的Sue,實在是太丑了?。。?!太丑了!?。?!丑的以至于我在第一次打開這部電影的時候覺得實在索然無味就關了?。。?!若不是后來無聊之余又見人推薦再次嘗試,幾乎就要錯過這樣一部神來之筆了?。。?!
      
      我覺得這部電影的粉絲大部分都喜歡Muad勝過Sue一定是跟這個演員的長相有著莫大的關系……我甚至覺得這個演員是不是通過了什么特殊途徑才獲得了這個角色……額……
      
      其實fingersmith的原著里對環(huán)境人物的刻畫相當細致,比如那個脾氣品性壞的一B的evil boy John,居然還有個性格單純的女孩Dainty死心塌地的喜歡他,即使John經(jīng)常毆打她,還心靈手巧的給他縫了件很多塊狗皮做成的狗皮衣……為毛我腦子突然浮現(xiàn)了《織毛衣》這首歌……
      
      Mrs Sucksby是絕對的主角,還有Mr Ibbs。其實我一直沒明白這是個怎么樣的組合,為毛一個屋子里有一個Mr 和一個Mrs,然后他們居然不是一對?然后他們居然還安然的生活在一起……然后還領養(yǎng)了很多Baby……
      
      這里還不忘記插播了一個打醬油的人物,Mr Ibbs's sister,這個人貌似在電影里被刪掉了,她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文章的開頭被提到,然后在文章的結尾再被提到說她經(jīng)不起搬家然后被搬死了……汗
      
      文中的伏筆隨手皆是,比如Sue在去那個大莊園之前用一個凳子來當做Muad來練習給她穿衣服~然后在Muad到了這個騙子窩的時候,John說,I liked you better, when you was a chair。比如當再用Muad的視野來描述這個騙子窩的時候,一說道那個狗皮衣的Boy的時候,我就一下子蹦了出來John這個惡棍。
      
      =================================================
      
      Part 2
      
      Muad這部分在電影里被刪掉了好多,我想Muad之所以被粉絲們喜歡,一是因為Sue實在是太TM丑了,二是因為導演刻意刪掉了一些內(nèi)容,以至于我看完了整個電影,依然覺得Muad是多么好的一個人。
      
      但實際上,Muad真是個變態(tài)的小壞蛋啊~
      
      書中詳細的描寫了Muad被帶到她的Uncle的大莊園之后悲催的生活。然而在電影居然只是輕描淡寫的拍了Uncle打Muad手掌心的鏡頭,Muad居然就從那個不肯帶手套不肯吃雞蛋的小蹄子變身乖乖兔了?!
      
      書里面大段的內(nèi)容在描述女管家和Muad這只小蹄子之間的變態(tài)斗爭。描述細致得讓人特別的有代入感,我都有些忍受不了了,腦中瞬間的想法就是華老師一定特別的擅長SM?。?!……話說我猜想維多利亞三部曲的另一部tipping the velvet 里面應該充滿了這部分的描寫……當年看完了fingersmith就抱著再看一部經(jīng)典的心思看了tipping the velvet……好吧……我相信這本書才是華老師的實力發(fā)揮……反正無比忠實原著的BBC拍的電影里整個就是SM和SEX啊……真是屎一樣的劇情啊……白瞎了我居然去看了,居然還被和fingersmith這樣的神作排列在一起……好吧,神作就應該是只有一部的……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Muad在被Uncle的摧殘下跟仆人們說了說那些色情書里的疑問,然后居然,居然被官家拿了塊肥皂往嘴里塞??!然后捅啊磨啊,搞得Muad滿嘴滿喉嚨的肥皂泡沫然后被嗆……當然還有她被關到了冰屋里面一天,凍得要死掉……還有當她拒絕再為Uncle工作之后被Uncle剝奪了吃飯的權利,餓到完全沒有了任何招只能乖乖回去干活……然而最后,其實她也沒有變得溫順,她只是不反抗了……書里把這段心理描寫得清清楚楚,然而電影里給人展現(xiàn)出來的就是她很溫順……
      
      當然Muad也不是好惹的主,她知道了管家有個死去的小女兒Polly,然后就養(yǎng)了只貓,給它安了個名字也就叫Polly,然后每天喚它:Oh, Polly! what a pretty child you are!Come, kiss your mama. 以此來一次有一次的勾起管家的痛,然后折磨她,知道她最后受不了把那只貓給弄死了……==……然后為了同樣的目的,Muad每晚都kiss有她母親相片的掛墜,只是為了勾起管家的痛苦!然而她在心里卻不斷的在詛咒她母親!最后這個動作就變成了一種習慣……多扭曲的小蹄子,我看電影的時候直到結束都一直跟Sue一樣以為她是在想念她母親……當然還有Muad折磨她的女仆總是掐得女仆身上青腫的那段就算小case了……
      
      關于Muad的外貌,演員雖然也不咋漂亮,但是在Sue的襯托下已經(jīng)很出彩了……我真心認為導演是為了淡化百合情節(jié)所以故意把兩個女主搞得不夠漂亮,甚至把其中一個弄得很丑……比如gentleman就好帥?。?!證明找到一個漂亮的演員不是難事……然后這個不咋漂亮的演員其實不算太符合原著的描述,原著里最深刻的描述就是Muad的嘴唇非常的plump。她在嘴巴有多腫呢?就是腫到他Uncle見到她的第一感覺都是:擦,你的嘴巴實在是太tm腫了!還要在領養(yǎng)她的時候跟管事說,我不介意她那個那么腫的嘴唇……==……所以說……Muad完全不是電影里那個櫻桃小口的模樣……囧……我突然想起來了smith夫婦的婦……嗯,那個樣子的嘴巴才對……總之就是Muad一定比電影里的Muad難看……
      
      所以我說導演偏愛Muad啊……
      
      =========================================
      
      Part 3
      
      這種偏愛在part 3中的體現(xiàn)就是,又有一段書里的情節(jié)被刪掉了……那就是結局……先說說Muad,她最后回到了那個猥瑣的大莊園,繼承了她叔叔的衣缽,在電影里怎么都覺得是她干不了別的什么事情,所以就開始操上了寫色情小說的道路……但是,在書里,Muad是這樣的:Sue 問她:You like it? 她說:I find I am good at it……所以說,Muad就是個赤果果的……額……我有點詞窮了……
      
      再來說Sue的那一段,在瘋人院里Sue受折磨,華老師再一次展現(xiàn)了她寫SM的功力……電影里的那點小情節(jié)?跟華老師書里的描寫真是小巫見大巫了!……這段折磨的情節(jié)也被刪掉了許多……我就不去回憶這些可怕的描寫了……總之就是把Sue怎么一點一點被折磨忘掉了自己變成了一個瘋子的情節(jié)寫的淋漓盡致……
      
      值得一提的是一個小插曲,Charles。就是那個拯救了Sue的小男孩。電影里Sue見到Charles就給了他一個深吻……導致我一度的誤以為Sue從Charles的眼中看到了Charles暗戀她……==……當然其實在書里沒有任何這個描寫……被逼瘋了都快要相信自己是Muad了的Sue只是遇到了一個認為她是Sue的人,她從Charles的眼里看到了自我,終于又清醒過來了……Charles從頭至尾對于gentleman的感情總是讓我很困惑……書里的描寫總讓我不自主的就深深的以為Charles愛上了gentleman,Charles甚至會為了gentleman哭得一塌糊涂?。?!以至于被Mr Way踢屁股……然后還努力的尋找gentleman,這不是真愛?是神馬??。。?!是因為BBC的導員為了避嫌英國多基佬的名聲所以把這段這么美好的美少年愛情都刪掉了么……???啊啊啊到底他們之間有木有奸情啊……???。?!
      
      額……再次回到Sue。偏愛Muad的導演還把Sue最后一段出場給刪了??措娪暗臅r候我就覺得結局太平淡了……就簡簡單單的說Sue知道了一切,然后聽說Muad回到那個大莊園,然后想去那里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太平淡了?。?!
      
      書里很精彩啊,先是說Sue為了Mrs Sucksby的死哭得死去活來,然后在領的遺物里發(fā)現(xiàn)了秘密信件,大半夜的跑出去找了個賣堅果的給她念信,然后得知了真相?。。∪缓蟀l(fā)現(xiàn)了Muad對她的真愛?。?!這個單純一根筋的人終于得知了一切時候就瘋狂的想要找回Muad,為了愛不顧一切啊?。。「F得沒路費都打算走著去?。。?!沒Muad的消息也要出發(fā)?。。。∵€跟Dainty說她也不知道自己還會不會再回來了?。。?!然后她就堅定的上路了……即使當?shù)厝烁嬖V她那個大莊園已經(jīng)變成了鬼屋,Muad聲名掃地已經(jīng)走了啊……她一路搭著順風車加走路然后進到那個廢棄得像鬼魂屋子的大莊園,在那里像個鬼魂一樣的游蕩,穿過一堆一堆廢墟一樣恐怖的房間,然后,哇苦盡甘來瓊瑤版大結局,找到了Muad?。?!
      
      ==============================================
      
      我好喜歡這個故事的人物塑造,普通人啊,就是一個長得很sharp的小偷和一個嘴唇很plump的小騷包相互欺騙的故事……
      
      Sue就是一個總是最后知道真相的一根筋,不過性格還蠻可愛的。有些細節(jié)好好玩。
      
      1、因為在騙子窩里,Mrs Sucksby嫌baby們哭得太吵,所以他們一哭就給他們喂酒喝,然后他們就安然的睡去了,簡直就是帶小孩利器啊有木有?。。∪缓骃ue在坐著火車奔赴大莊園的時候,車上有個婦女抱著孩子,那個孩子老哭老哭啊,哭得Sue煩死了,就跟她講:你搞毛不給他喝點酒?。。?!婦女目瞪口呆對著Sue,外星人啊尼瑪嫌孩子吵給自己孩子喂酒喝……
      
      2、都要大結局了,Sue跑去跟Muad說她發(fā)現(xiàn)了秘密信件的事情,然后Muad一副我早就知道了的表情……Sue……即使是在為了Muad不顧一切的長途跋涉過來,寫得love滿滿的情景下,還是來了一句描寫:I had a moment of hating her then_just a single moment……==
      
      3、在終于得知了Muad每天都在讀色情書的時候,Sue的第一反應是“you knew it all”. Muad: I did knew nothing……顯然她們不在一根線上……Sue繼續(xù)像個被欺負了的小孩子一樣來脾氣:you knew it all ! you made me kiss you. you made me want to kiss you again !
      
      Muad……好像我沒發(fā)現(xiàn)她有啥好玩的小細節(jié)……她就是一個總是知道真相但是又不說的人……但是……我貌似還是蠻喜歡的……因為她比較變態(tài)?……==……
      
      在寫她跟官家互毆的那段我好喜歡啊,被扭曲的小女孩~~~當然她增分的地方還有她有想過對Sue坦白,不再欺騙她把她搞進瘋人院的念頭……雖然被Sue給無懈可擊了……當然要無懈可擊!不然華老師就沒得寫了!不然哪來后來的反轉情節(jié)?。?!
      
      Dainty
      
      啊……配角也是很出彩的……雖然她很像《織毛衣》那首歌的女主角……
      
      因為她心地善良。在Sue被所有人拋棄的時候,在Mrs Sucksby死了以后還偷錢包買面包給Sue吃,不然Sue怎么活得到大結局!!
      
      最讓人感動的是,在一毛錢都沒有的Sue決定出發(fā)去找Muad的時候~she ran from the house……when she came back, she was clutching a pound. It was the pound she had put, so long ago, in the wall of the starchworks, that she had said we must use to bury her weh she has died.……這真是一個絕佳的從part1到part3伏筆??!
      
      ==============================================
      
      還是有幾個疑問:
      
      Mrs Sucksby和 Mr Ibbs是個怎么樣的組合,為毛一個屋子里有一個Mr 和一個Mrs,然后他們居然不是一對?然后他們居然還安然的生活在一起……
      
      Charles對gentleman到底有木有基情??
      
      額……當然還有個我文中沒有提到的,電影里也沒有提到的。書里寫,gentleman為了讓Muad的女仆離開,半夜到她屋里……然后……讓她感染了XX病毒……這是怎么做到的???電影里只是簡單的讓她被勾引發(fā)現(xiàn)跟gentleman kiss然后被趕走……跟書里一比簡直弱爆了……這個最不解啊……
  •     1. 我出于對自由的渴望而盼望著你的到來,你如期而至,悄然無聲地滲透進我的生活里。你吃掉我不愿意吃的食物,你用手溫暖我冷壞的雙腳,你的與生俱來的溫暖與純凈是從遠方透進這座囚牢的光,從頭到腳地包圍我,讓我打心里從身體上渴求著你。我多么想把自由也丟棄,與你一同留在無論哪里。但是我無法放棄自由。
      
      你喚我作珍珠,可你卻看不到我皮膚底下已經(jīng)麻木腐爛的心臟,與這個稱呼毫不相稱。然而,如果,真的有如果的話,我愿意為了你而成為一顆珍珠。只是,沒有如果。
      
      于是我用對你的傷害換來了如今這種讓我窒息如同墮進深淵一般的所謂自由。
      
      但我是愛你的,我愿意用我所承受的,換取你的自由。
      
      2. 你是計劃的一部分,我只想快點完事,完成“家人”對我的期望然后過上好日子。你在我眼中不過是個不諳世事的小女孩,我總以為一切都在掌握之下。我陪你吃飯,散步,去墓地,滿以為這盡是輕松的活;但我也看你沉默,歡笑,回答你那些我看來理所當然卻讓你興致勃勃的問題,漸漸心疼你半夜醒來不知所措。于我,你就是那顆保存完好的珍珠,流露著脆弱,寂寞,一碰即碎。
      
      我愧疚于最終對你的背叛,而最后卻終于發(fā)現(xiàn)你才是背叛我的人。
      
      我是愛你的,所以我恨你入骨發(fā)誓要把你毀掉,卻又害怕自己會在夜里夢見你而不敢入睡。
      
      當我知道你做了一切來換取我的自由時,我忿恨于口口聲聲要致你于死地的自己。
      
      最后你問我會因為你寫那些書而討厭你嗎?我說我有50多個理由去討厭你,但我……
      
      沒說出口的,是,但我還是愛你。
      
      
      
  •     為什么不是力薦,我相信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兩個女孩的小愛情故事。所以改為推薦。
      
      荊棘之城暗喻著莫德一直待的環(huán)境吧,有那么一個冷酷、冷血、無情、自私的舅舅,在這種環(huán)境下長大的莫德,如果沒有點自我防衛(wèi)意識和仇恨、報復的小種子,那么就不足以體現(xiàn)出莫德長期壓抑的苦。但是在莫德與蘇第一次給彼此留下美好回憶之后,蘇對莫德說“你是個珍珠”。
      
      的確珍珠就是這樣,在粗糙的蚌殼外表下都藏著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而且珍珠的成長過程也很痛苦,是要不斷的被砂子等物質(zhì)磨礪而成,而當一顆珍珠真的展現(xiàn)在我們手上的時候,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因為珍珠的珠圓玉潤和晶瑩剔透而愛不釋手。莫德如此,珍珠如此;擁有珍珠的人如此,蘇亦如此……
      
      《荊棘之城》和《指匠情挑》之間還是有很多的差別,書中的莫德內(nèi)心更加強大,在這場騙局之中她是重要的參與者,同時也是騙局的反盤者;可惜書中的蘇比電影中的蘇更木訥,完全沒有給莫德絲毫反盤的勇氣或是希望,所以在蘇反反復復、兜兜轉轉那么多波折后才讓她更清晰的意識到內(nèi)心最真實的自己。
      
      不過書中最讓我感覺眼前一亮的就是丹緹,我認為電影中并沒有淋漓的表現(xiàn)出丹緹這種麻吉+義氣+善良+單純的成分。她傻乎乎的得到一英鎊本想作為自己的棺材本,在得知蘇要去找莫德的時候,奮不顧身把棺材本都拿出來,我覺得這也更加堅定了蘇一定要找到莫德的信念和決心,其實也從另一個側面表示,只要你好,你們好,世界怎樣與我無關的大義精神。
      
      書中或多或少給我們表露一個觀點就是只有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不到或者人們所追求的,才是書籍的真正含義,換而言之《荊棘之城》也是這個意思,如果滿大街都是這種感情,這種炙熱的感情,我想也就不會有今天的《荊棘之城》。
  •     Sarah Waters is one of my favorite contemporary author and this is my favorite of all of her novels,less frivolously than Tipping the Velvet,but less grim than Affinity,both of which I loved.
      Despite the book length,reviews had promised a page turner and they were right.I couldn't put down,cuz I wanted to know what was going to happen next,sometimes I found myself stopping to admire Sarah as well.
      Fingersmith is a difficult book to talking about without giving anything away,there are more plot twists and deceptions packed into 500 plus pages than any other book in recent.
      Set in Victorian,it concerns about the life of Susan who was orphaned at birth and raised by Mrs Sucksby and her family.At the age of 17,Susan is drawn into a plot to Maud Lilly,the other orphan,who lives in a remote estate with her Uncle,out of her fortune,this plot and the effect it has in Susan's life,it told first from Su's point of view then from Maud's and it's intricate and filled with intrigue..
      So the story begins but before too long you find out that practically nothing that you see in the first place is what it seems and there are lots of layers to peel away before we get to the root of it at all.
      REALLY !! I don't have enough words to praise this book highly enough,suffice to say that all the glowing reviews and accolades that this book has received are richly deserved and if uou have not yet read this,you are in for a treat.
  •     文中提到的各種重口味東西可不少,可是這篇文還是很純潔的……雖然有各色猥瑣男出沒,可最終HE了,公主和公主最后靠寫黃書相依為命……大誤==
      
      ps:看了英文名《Fingersmith》和BBC電視電影譯名《指匠輕挑》才發(fā)現(xiàn)大陸版的譯名是多么惡俗與歧義。開始以為這部大陸09年引進的小說是因為08年引進的《暮光之城》而起了個這名字,后來發(fā)現(xiàn)臺灣06年便已翻譯,所以大陸直接要了臺灣版本的授權。但尼瑪……《荊棘之城》這個書名翻譯有夠爛,完全詞不達意,從中看到的只有坎坷之意,而城又在哪里?固然文中營造了一個被壓抑的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街上臟亂差,紳士階層內(nèi)里也藏污納垢,但將大大倫敦甚至英國范圍內(nèi)發(fā)生的兩人的生命糾結放大到城里,也太夸張了。文章原名直譯是《小偷》,且女主之一給自己起的假名就姓Smith,當然這個姓常見的很,但原文題目隱晦,以小見大,翻譯過來便成了有大卻見不了小了。
      
      
      文章共兩part,兩個視點人物,一個半來回的交叉敘述。分別是蘇珊·契德——莫德·李——蘇珊·契德。情節(jié)在第一個轉換時急轉直下,當敘述到第二個轉折的時候就已經(jīng)完全明了了,后面就是蘇珊復仇記+認知記。下面整理下情節(jié)還有最后的PS討論了下玻璃情結。
      
      
      
      ++++++++++++++++++++++
      
      
      
      以下是按時間順序的情節(jié)整理
      
      
      
      倫敦幾小時車程外的白金漢郡,布萊爾莊園,家主有一兒一女,兒子子承父業(yè),搞文字工作,舌頭都被墨水染成了黑色。女兒瑪麗安娜·李有一比一萬五千磅身價,該是從母親那里繼承的。但無疑,布萊爾莊園則由兒子繼承,也有不少錢,可惜兒子是個守財奴,只會守著書?,旣惡鸵粋€倫敦紳士私奔,后者為有夫之婦,在瑪麗懷孕后就拋棄了她,她被輾轉介紹到南沃克鎮(zhèn)藍特街的莎克斯貝太太私人育嬰所處,而她父親和哥哥還在四處追捕她。一方面是因為她知道家人骯臟的秘密,另一個原因是自己身負一萬五千磅的身價,無論如何也不能留給外人,再者,明里家人將被玷污的女兒抓回去管教天經(jīng)地義。
      
      
      
      瑪麗來到莎克斯貝太太處時已經(jīng)很虛弱了,孩子提前一周降生,幾乎要了她的命,有朋友提前一小時來通知說瑪麗的哥哥和父親就要來了,而瑪麗也知道若被抓回去自己和孩子會面臨何種命運,于是她以50英鎊的高價,懇求與莎克斯貝太太簽訂協(xié)議,將自己的女兒與莎克斯貝的女兒莫德調(diào)換,這樣莫德可以被教養(yǎng)成大家閨秀,而自己的女兒則可以過一個平凡的早年,而一旦自己的女兒十八歲一過(當時女士過二十一歲方可結婚,不過應該是指正式的明媒正娶那種),便可繼承自己的一半財產(chǎn),另一半則留給莫德,她給自己的女兒起了個平凡人家女孩的名字,蘇珊,而且協(xié)議中要求在協(xié)議開啟前,都不能告知她真實身份。莎克斯貝太太要求瑪麗寫下字據(jù),貼身收藏,然后后者的父親和哥哥將她帶走,將她設計關入瘋人院,孩子也帶上給瘋人院的護士撫養(yǎng),并要求她被教授讀書寫字,但書則限于圣經(jīng)與傳禮書。一個月后,瑪麗就死了,致死也不愿改變遺囑,堅決要莫德在嫁人后才能獲得遺產(chǎn)。
      
      
      
      莫德在十一歲時被自己的舅舅接回莊園,此時老李先生已死,年輕的李先生繼承了莊園。他嚴厲教導莫德各種規(guī)矩,莫德也一直以為自己的母親是個瘋子。莊園里的管家和女管家以及各種仆人都不待見她,她學會了隱藏,慢慢規(guī)矩起來,但私底下則欺負自己的貼身女仆。
      
      
      
      她舅舅見她規(guī)矩已學,便將原來在他昏暗書房里地上金手指劃線外的莫德的書桌撤掉,莫德得以第一次知道舅舅的藏書為何物。他叔叔自詡為藏書家,將那些沒人愛的書默默編纂,以編纂出一本淫書指南為必勝目標,莫德之前只學過法文發(fā)音,卻不達其意,在一次幾位紳士來訪時,要莫德讀來一段,此時她才知道當時自己讀的是什么。但年齡所限,且對外界知識的匱乏,她將這些書只當作工具,自己也化成了工具,對內(nèi)容毫無感覺。她知道自己不是什么良家婦女,但也任命了自己將會在這個莊園里終老一生的命運,她叔叔不會在將她訓練成一個工具后放任她帶著嫁妝嫁人的,何況她自己也知道不會有什么正經(jīng)人家會因為看上那些嫁妝而來娶她這樣一個人。當將這種命運怪罪于母親李小姐,對著收藏好好的母親的相片和在墳墓旁看上去是致以哀思的竊竊私語
      
      
      
      等到十七歲,舅舅那些??蛶硪粋€一個理查·勒維斯的年輕人,他在美術方面方面有些造詣,過來幫李先生整理藏書時捎帶的一些藏畫。理查年輕英俊,似乎還對她有點意思,但她多年浸淫各類淫書,對這種事已經(jīng)不感冒,一天晚上理查來她房間和她商量計策,說自己看出她向往自由,以自己對錢的追求為由,要莫德與其假結婚,這樣一旦財產(chǎn)到手,兩人平分。計謀便是為莫德找一個貼身女仆,由理查騙她說自己和她合伙將李小姐騙到手,然后帶她私奔,得到財產(chǎn)后將其關入瘋人院,用點小錢打發(fā)這個小騙子,而實際上是李小姐和理查合謀讓這個小騙子以為自己是來騙李小姐的,最后私奔后待瘋人院的醫(yī)生鑒定時,以婚后身份認知錯位,即勒維斯太太以為自己是女仆而將她關進瘋人院。當然了,關進去的是真的女仆,也就是小騙子。由于訪談是分別進行,小騙子便一直不會知道那些醫(yī)生問自己的問題并不是關心女主人的病情,而是評估自己身份錯位的情況。
      
      
      
      這個女仆就是由莎克斯貝太太養(yǎng)大的蘇,當年的調(diào)換當然是基于兩人樣貌相似的基礎上的。
      
      
      
      一方面,在蘭特街被稱為“紳”的理查·勒維斯前來拜訪莎克斯貝太太,說服了蘇和他一起去騙李小姐。此前蘇已經(jīng)在蘭特街被撫養(yǎng)了十七年,是個目不識丁只會歪歪扭扭寫自己名字的小毛賊,但由于莎克斯貝太太的疼愛,一開始她并不被允許參與該地孩子們都干的扒手活,但畢竟浸淫于其中,她還是成了個偷兒,只不過比起其他討生活的孩子來說,她要單純許多。艾斯比先生也住在這個房子里,他是個銷贓者。房子里多年來人來人去,莎克斯貝太太通過非法的將嬰兒賣給需要的人賺錢,一些沒人要的大一點后就成了蟊賊,當紳來的時候,房子里除了常年臥病在床的艾斯比先生的姐姐,還有脾氣暴躁的壞小子約翰.烏如和有點傻的女孩戴蒂.沃倫。蘇帶著給家人帶來財富的希望鋌而走險和紳走了。
      
      
      
      后面的計劃一切順利,只是蘇和莫德之間安生情愫,但由于兩人的騙中騙,誰也無法坦白。但紳后來發(fā)現(xiàn)了莫德對蘇的感情,卻威脅她,最終,隱秘的騙局在蘇被瘋人院的醫(yī)生護士以勒維斯太太之名扭走而馬車上的莫德則裝作女仆狀說“哦,我可憐的女主人”時揭曉。
      
      
      
      在從離開莊園的當晚,莫德溜進舅舅的臥室,將其幾本珍本書劃爛。后來李先生便在書毀人走的打擊下一病不起。
      
      
      
      莫德被紳騙到莎克斯貝太太這里軟禁起來,稱一切是為了她和大家的利益,太太要求大家都待莫德很好,給她穿上偷來的好衣服,晚上莎克斯貝太太就睡在她身邊,防止她逃走。期間趁上廁所監(jiān)視疏忽跑到半個倫敦外的舅舅舊友的店里求助,后者將其騙到棄婦之所拋棄,無奈,莫德以襯裙為代價搭馬車回到蘭特街,從此安靜下來。紳則在外找尋律師,順便等待莫德同意再將之前對瘋人院醫(yī)生說的話重復一遍,以獲取財產(chǎn)。紳說這一切其實都是莎克斯貝太太的主意,是她不光想要莫德應拿的那半份錢,更想侵吞所有,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莫德其實是莎克斯貝太太的親生女,最后莫德也從她口中得知。
      
      
      
      瘋人院里的蘇則被醫(yī)生強制治療,說她行為上都已經(jīng)被同化,竟然寫不了字。她與另外三個病人及一個護士住在一個房間里,有的瘋子看起來只不過傻,有的很正常,有的則很瘋,她知道自己再待下去恐怕真會變瘋,而同住的老太太也說,只有簽署她入院書的人可以簽署出院書,所以她知道自己是不可能被放出去的。
      
      
      
      機緣巧合,理查在莊園時的小跟班查爾斯在理查帶李小姐私奔后又哭又鬧,被讓他嬸嬸管家太太帶回老家,自己為找尋理查而離家出走,找到了瘋人院,探監(jiān)。在發(fā)現(xiàn)是蘇而不是莫德被關在這里后,蘇騙他說只有她逃出瘋人院才能帶他去倫敦找理查,叮囑查爾斯去買來鑰匙胚和銼刀,下一次探監(jiān)帶來。一周的等待后,她拿到工具,叮囑查爾斯半夜在院外大樹下等她,當晚,她以幫忙為護士涂藥膏為由,將鑰匙在油膏里倒模,在深夜配好鑰匙,溜了出去,與查爾斯輾轉回到倫敦,在蘭特街的家對面租了房間,發(fā)現(xiàn)莫德代替了自己的位置,住在自己的房間里,有莎克斯貝太太關愛,便讓查爾斯代筆給莎克斯貝太太寫信求助,然而信被莫德?lián)屪撸o男孩以前在莊園與蘇玩的一張撲克牌,蘇拿到后還以為是挑釁,便沖進家門,震驚了大家。莎克斯貝太太則并不能說破,一方面因為遺囑上要求蘇的身份直到她18歲生日都不能解開,另一方面,一旦自己說破,一切精心策劃以及蘇的信任都將土崩瓦解。大家對蘇手上磨礪的餐刀很是恐懼,莫德一直在暗示讓蘇帶著查爾斯走,因為一旦說破,或者紳回來,就完蛋了。但此時,紳醉醺醺的回來了,在差一點說出莎克斯貝太太秘密時,通過莫德和莎克斯貝太太的一個動作串聯(lián)起一切,知道了她們的血緣關系,在將要說破時,她們倆都一同上前,混亂中紳腹部中刀,那把蘇放下的刀,查爾斯嚇得到街上大喊起來,紳最終喪命,而警察也趕到了蘭特街,之前約翰讓戴蒂先跑路,艾比斯先生拿出藏在墻磚后的錢準備逃走時被抓,在警察問是誰殺了紳時,搶先指出是先前總是欺辱他的莎克斯貝太太,后者為保護莫德以及自己陰謀的秘密而承認了。然后屋里的所有人都被抓去拘留,除了艾比斯先生由于藏起來的暗碼被發(fā)現(xiàn)而以銷贓的重罪判刑,莎克斯貝太太因為謀殺而被監(jiān)禁外,其他幾人都很快被放出。莫德回到了莊園,而蘇則住回蘭特街,有戴蒂常來給她帶飯。她自己經(jīng)常去看莎克斯貝太太,最后法庭判處她絞刑,而理查則被說成是個大好青年,而人們也發(fā)現(xiàn),自稱是紳士家兒子的理查不光只是平民的孩子,就住在刑場旁邊的街上,而且本名是弗雷德里克.巴恩特。
      
      
      
      行刑后,蘇和戴蒂取回遺物,發(fā)現(xiàn)了封在衣服里瑪麗安娜·李的遺囑,知道了真相。蘇才知道莫德一直試圖保護她,而莎克斯貝太太在獄中一直對她說的知道真相后要多想想她以前的好是什么意思。她去荒蕪的莊園找蘇,兩人得以重聚。
      
      
      
      ××××××××××××××
      
      
      
      ps:本文中可不止女女之愛,小查爾斯和理查之間也有那么一點兒,理查顯然將查爾斯騙到了手,最后帶著李小姐私奔在查爾斯眼里就是被拋棄了。畢竟理查這個專騙女人的大騙子竟然不知道女人的初夜會留多少血,完全不可想象,此外,他之前將莫德的前一個貼身女仆通過敗壞她名聲的方法趕走時也只是讓她給了個blow job,在一個DNA檢測都沒有的年代,直接上了不是更好?還有,他與莫德的假新婚之夜也對莫德完全不感興趣,躲在椅子上睡可不光是因為怕被掐死,他根本就懶得和女人睡一張床。文中的紳只是一個裁縫家的孩子,姐姐是鋼琴教師,而他自己的教養(yǎng)則相當不錯,去法國學過畫畫,會法語,禮儀也絕對達標,顯然受到過良好的教育,他一直也對自己落到這個地步很是難過,所以最有可能的是,他的確是被家里趕出來了,只不過趕他的不是什么紳士而已。他的活動范圍就是倫敦,父母家就住在旁邊,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混成個什么樣,所以只可能他們的確斷絕了關系,而在藝術中浸淫的紳去了法國,估計被那里的開放文化也給影響了,回來變基佬,被趕出家門。當然,也許他甚至上過公學,英國的九所公學里七所是寄宿的,那就是培育基佬的溫床啊,就算他上的不是最好的哈羅什么的,其他的也足夠了。
      
  •     終于看完近半年來看到的最好的一本書,荊棘之城。
        
      初初只是為了彌補電影所不能展現(xiàn)的內(nèi)心世界,看到二分之一時發(fā)現(xiàn),確是一本好書。
        
      結構獨特且完整,行文非常細致、精妙。不愧是出自女人之手。
        
      故事在電影中意外過后,看書就另有一番滋味了。是滿足好奇之外的,細味與欣賞。
        
      想想,一百多年前和現(xiàn)在比起來,最沒有改變的,恐怕就是人性了。
        
      對金錢的欲望,擺脫困境的頑強,野蠻的生長力,應欲望而犯罪而陰險而狡詐,又應人性而恕罪而愧疚而愛。一百多年前的種種與現(xiàn)在并不二致。
        
      而我最愛的是,經(jīng)歷了重重欺詐、傷痛、苦難、切齒的恨之后,愛情被滌蕩得愈發(fā)深沉堅定而光亮了。
        
      這樣的愛情,讓世界溫暖,也讓人依然愿意相信,世上總會有深沉而堅定的愛。
        
      而這份愛,會照亮整個人生。
      
      
      2012.4.7
  •     以前一直都沒有看過也沒有聽說過sarah waters和她的書 這次是因為看到網(wǎng)上有fingersmith 的截圖鑒賞被吸引過來看書的。以前也有過同樣的例子,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也拍的很好 當然書更好。
      
      中文版和英文版的都有在看,中文版翻譯的有點平淡直白不過還算ok, 當然書本身很好。 是個非常特殊的故事, 闡述方式也很別致掩蓋了其實有點點狗血的劇情(交換身份啊神馬的), 但是以不同視角來敘述同一個故事的方式真的很別致, 有種抽絲剝繭+恍然大悟的感覺。 有點點狄更斯的風格 但是額 口味更重一點 哈哈哈
      
      世道不好的時候, 女生和兒童總是在被壓迫的最低端,覺得各種可憐,那種沒有辦法去掌握自己命運的無助和對生活蹂躪的屈服。 很難想象莫得小時候所遭受的待遇(怎么看都是虐待),相對于蘇來說, 雖然物質(zhì)相對匱乏,但是精神上卻很富足。只能說蘇的親生媽媽真是聰明,知道金錢不能帶給親生女兒幸福而選擇讓她生活在類似貧民窟的地方,但是又給了她未來的保障。
      
      ps看慣了小白兔型的女主,現(xiàn)在看看外表白兔但是內(nèi)心強大的還真是滿過癮的
      
      psps 電視劇拍的也很好 找個機會買個正版來看看
      
      
  •       這是一部以女性之間的愛為基礎。若是舍去了解作者這一步驟,就看《荊棘之城》很容易讓人覺得這是出自19世紀哪位英國文學名家之手。但作者是薩拉·沃特斯,她是現(xiàn)今英國最優(yōu)秀的年輕小說家之一。作者寫欲望、陰謀以及愛情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大背景下交織穿插,甚是離奇跌宕。
      
        作者采用雙視角三段式的敘事結構。故事講一個綽號“紳士”的惡棍瑞佛斯欲與倫敦街區(qū)底層的小偷蘇密謀,前往荊棘山莊騙取莫德的財產(chǎn),不料精密惡滿的詭計變成纏綿悱惻的激情和痛徹心扉的背叛,在陰謀和命運里兩個女人公相愛又相互傷害著。
      
        作者寫維多利亞時代里的倫敦可以亂真地讓人覺得她就生在那個時代目睹那些陰暗喧鬧的景象,最成功也許是情節(jié)若隱若現(xiàn)的曲折,突轉之后的情節(jié)讓人吃驚卻又覺得很是合理。這不是推理小說卻可以給讀者一種撥開云層看天明的快感,真是讓人折服作者的精密安排故事,那拿捏的折點最大地滿足讀者的欲知心理。
      
        但這些都不是我最喜愛的,這部小說里最吸引我是蘇和莫德的心理曲折的變化描寫。那像容器的東西,裝載著所有心靈分子,當愛恨碰撞時,結冰的心便融化了,這就是被感動的時候。書中莫德的那部分是最喜歡的,一個深知世故而內(nèi)心陰霾的女孩為了自由故裝無知欺騙蘇。在隱秘的陰謀里,與蘇日夜相處禁錮的情愫迅速滋長,在故作天真的夜里,一個濕溫的吻讓其破土而出,這也讓后來的背叛變成絞心的刀刃。當策劃18年的更大的陰謀揭曉時,知道自己一無所有,過去不是自己的,即便那是發(fā)臭的過去,這像是被全世界欺騙,就連時間身份都是假的時候,那是一種這樣的孤獨?一種不能用文字測定的尺度,作者讓讀者跟著莫德一起歇斯底里。莫德說“我知道,它們把我變得很奇怪,把我變成帶刺的荊棘,變成粗糲的顫音,變成荊棘山莊喉管里的魚骨。荊棘山莊壓在我身上匍匐爬行。荊棘山莊吞噬了我?!彼纳硎辣澈蟮年幹\何嘗不是呢,只是莫德最后才知道。最后的時候,蘇問她寫什么時候,她說:“字字句句寫的都是——我多么渴望要你……你看?!蹦欠N熟悉的沖動涌上……還有什么比這讓人心碎的么?
      
        何不說該譯文中的“荊棘”亦是蘇和莫德之間愛戀的荊棘呢?
      
        這讓我覺得薩拉寫的這部小說,同性只是一個踏板,真正到達是天才的寫作才華。薩拉雖是研究同性戀的歷史小說,但在她的小說里涉及的那時倫敦生活百態(tài)也是翔實的描繪。近日又看薩拉的另一作品——《守夜》,纖細的描寫讓人著迷。我就覺得讀薩拉的小說像吃優(yōu)質(zhì)毒藥……不會“身亡”。
  •     終于啊終于,終于看到Finger Smith里面 Maud和Sue躺在床上,Maud假裝innocent地問Sue新婚之夜到底是怎么回事。笨Sue連這么明顯的挑逗都沒看出來,還傻乎乎的教人家怎樣接吻,接吻之后怎樣擁抱,然后“finish it”,某莫無辜的問什么叫“finish it”啊,finish啥啊,到底啥是完事啊,人家的嘴是不是木有某種功能啊。。。終于某蘇暴起了,'For God's sake, miss. Are you a girl, or a surgeon? Of course your mouth will work. Look here.' 嘴在哪??!哎,于是,四片寂寞許久的唇終于碰到了一起。親完之后小姐還是不滿意,某蘇終于說服自己,哎,就當是幫小姐克服婚前恐懼癥吧,于是繼續(xù)親親,繼而摸摸“So smooth she was! So warm!”,good,之后就是shake啦,both。最后作者很隱晦滴說'You pearl, you pearl, you pearl.'遐想無限
  •     之前看Affinity時用了兩個多星期,所以拿著荊棘之城時想著應該會看的挺久的,能消磨好長時間,結果我用了三天看完了。
      
      我想薩拉·沃特斯鑄造了兩個城,一個維多利亞舊時代,一個荊刺山莊,不過都是一樣的陰沉,晦澀,倫敦是被迷迷蒙蒙的霧籠罩著,顯得無情自私。而棘刺山莊則是被遠離喧囂,詭異的安靜掩埋著,一切都黏黏稠稠。每次看到莫德透過骯臟的窗戶看著外面時,總是會有種哀傷和憐問,窗外什么也沒有,斑駁的圍墻,亂糟糟的草堆,冰冷的鐵門,發(fā)臭的小河,一切都是陰沉的,而莫德看到的是想逃離這里,擺脫荊刺的騷動而已。而紳士與蘇的闖入,攪拌著這湖死水,蕩起得漣漪是什么,一切都是未知數(shù)。
      
      這本書劇情緊湊,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每當你以為就這樣了時又有另外一個謎等著你去揭開??墒堑搅艘磺卸疾恢匾耍娴?,無論是對于書中的莫德和蘇還是我來說。一開始,我急切的想知道,莫德真的會進入瘋人院嗎?究竟那遺產(chǎn)是怎么樣的?再到第二部分時,莫德真的會逃離出去能把蘇救出來嗎?。。。。。。。。。。。。。。。慢慢的我就只關心她們兩位的命運與愛情,她們總是在錯過,總是在猜忌。到了后來的陰謀詭計也顯得的蒼白了,就像結尾時“我閉上眼睛。我再次睜開眼睛時,她總算走近了一點。她說:“蘇,這是你的房子。”“我不要這棟房子?!蔽艺f?!板X也是你的,你母親留給你一半財產(chǎn),剩下一半也可以給你。我不需要那些錢,你是有錢人了?!薄拔也幌氘斢绣X人,我只想……”我猶豫了一下。我心中的情感奔流四溢。”是啊,金錢財富,自由,愛恨情仇都無關緊要了,就算我是小姐,你只是個賊也無所謂,一起就好,找到你就好。
      
      而且有一情節(jié)挺好玩的,就是蘇逃離瘋人院最后失去理智拿著刀去找薩克比夫人時,莫德說的一句話:‘我變了,我不是原來那個我了”讓我想起半生緣里顧漫對世鈞說的:“我們再也回不去了?!笔悄敲吹臒o奈與辛酸。anyway,在這書里,幸運的是個好結局。
      
      
      
      
  •   我今天才剛剛看完。陰謀,陰謀啊。
    一開始覺得就是異常順利的密謀,并且為莫得感到難過,后來真是覺得蘇才是可憐。
    :-(
  •   LZ吐了好多槽?。】吹臅r候一定憋得慌吧
    我說說對lz疑問的一些想法,書看完扔老家了所以都是印象自己沒有考證,lz隨意參考吧
    首先這對mr和mrs生活一起我認為是利益驅使為主,沒什么感情上的特殊關系。mr在gentleman被刺the blues趕來之后第一件想的是帶上私房錢而不是站在血泊邊的mrs,但最后一次他稱她為grace而不是常用的mrs.s,也許是friends with benefits也說不定。。。開玩笑的。。。
    第二個,小查爾斯對gentleman情深意重這點大家絕對有目共睹,我可以以我的鈦合金基達之眼起誓。。。而另一方面,gent在走之后只抱怨過一句,I should have brought Charlse after all,其次,他在lant st看到小查爾斯我記得好像是摸了摸他的臉說了幾句就晾在一邊了。最后臨死前他向屋內(nèi)所有人求救無終后才想起可憐的小查爾斯(也不能排除他對后者性格太過了解以至于知道他絕對找不來surgeon)。
    最后,Agnes那一夜間沒有感染什么,在那種條件下也沒有可能,gent只是,怎么說,踐踏了她,并以此要挾。而那個病也不是A自己編的,而是gent讓她這么說的,并把她的舌頭弄得紅腫就像那種病一樣。再后來gent滴血到床罩上說他并不知道處女之血到底有多少,踐踏一個女人的方法不止這一個。lz自己發(fā)揮想像吧
  •   網(wǎng)絡上有個叫Orangesview的Blog,專門分析LGBT影視文學作品,其中有幾篇對FingerSmith的深度解讀.關于樓主的后兩個疑問,該博主的觀點是Gentleman本就是gay,但他愛不愛Charlse不清楚;Agnes么,猜測是強行被深喉留下的傷.
  •   荊棘之城不是大陸譯名,是臺灣譯名.這書早大陸好幾年就在臺灣出版了.
  •    而我最愛的是,經(jīng)歷了重重欺詐、傷痛、苦難、切齒的恨之后,愛情被滌蕩得愈發(fā)深沉堅定而光亮了。
        
      這樣的愛情,讓世界溫暖,也讓人依然愿意相信,世上總會有深沉而堅定的愛。
        
      而這份愛,會照亮整個人生。
    這段寫到心坎兒里去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