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CAL DEATH-GAME》是杰作,而且發(fā)生了神奇的事情——故事的發(fā)展和《SHERLOCK 2010》第一集《A Study in Pink》簡直……一模一樣。(這個故事的發(fā)表時間是2010年1月,《A Study in Pink》的上映時間則是2010/7/25,不過我想這里不存在盜作嫌疑,因為兩個故事之間有決定性的區(qū)別)
連續(xù)發(fā)生四起奇怪的自殺案件,死者都是服用烏頭提取物(一種有毒植物),死在旅館,身邊有遺書。但是最后一個服毒者沒死,現(xiàn)在神志不清躺在醫(yī)院里,失去意識之前的最后一句話是“被要求玩了個游戲……”
這時有個旁聽生寫信給火村說要和他談一樁十三年前的錯案,自己的父親是重要證人,兇手是警察所以想聽聽火村的意見。火村就跟著他去了他家,結(jié)果進屋之后發(fā)現(xiàn)那個家里根本就沒有其他人,旁聽生則是掏出槍要求火村跟自己玩一場死亡游戲——他就是連續(xù)自殺案件的“犯人”,因為得知最后那個受害者沒死所以想要自殺,但是又不甘心,于是決定最后的最后也要拖個倒霉鬼下水——火村副教授就是這個倒霉鬼了。
游戲規(guī)則如下:
桌上有三個不同顏色的杯子,還有一罐果汁。先由火村將果汁均勻倒入三個杯子,然后火村轉(zhuǎn)身,犯人將一份剛好可以致人死地的烏頭毒倒入其中一個杯子。然后由火村先選一個杯子,犯人則從其余兩個杯子中選擇一個喝掉。
接著,火村還有一次選擇機會。這時他可以繼續(xù)選擇手中的杯子,也可以去換桌上剩下的另一杯。
最后,兩人同時喝下果汁,一起等待半個小時之后毒發(fā)。
這里其實有一個概率論的問題——火村第一次選擇之后,不管他手中的杯子有毒有否,犯人都不可能喝下有毒那杯。換言之,犯人沒選擇的那個杯子有毒的概率就要比火村手中那個杯子來得高。更簡單來說,如果眼前有一百個杯子,其中一杯有毒,你任選一杯之后,犯人喝掉九十八杯,然后很親切地問你要不要換杯子?——你不會答應(yīng)的。
當(dāng)然這只是概率問題,做一百次實驗的話就能統(tǒng)計出數(shù)據(jù),然而人命只有一條,沒有一百次給你做實驗。夏洛克有花生持槍解圍,愛麗絲可沒這個本事,于是火村用了一種如履薄冰的手段強行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