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

出版時間:1971-7-30  出版社:新潮社  作者:カフカ  譯者:原田義人  
Tag標簽:無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審判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審判》這個故事非常有意思,一方面可以理解成是對國家整個法律體制司法機關(guān)的抨擊,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成極具隱喻性的象征——人類總是在尋找著某種出口,某種光亮的存在。
       K稀里糊涂地被逮捕,進而被宣判成有罪的人,在整個過程中K并沒有屈服于這樣莫須有的罪名,而是從初審開始就大聲疾呼,心里明鏡地看出整個法院機構(gòu)的不作為和荒謬行徑。K也沒有將這種事放在心上,而是抱著一種不是太在意地心態(tài)到處走走看看,于是他看到了法院的低級初審法官和實習(xí)生竟然利用自己的職權(quán)在玩弄美色,而看到自己的妻子陷入如此的困境的門房竟然就這樣忍氣吞聲,甘愿忍受。在法院里,K看到每個人都低著頭,神色卑微不安,里面的空氣污濁不堪,令K感到窒息,只想逃離出來。而整個故事的轉(zhuǎn)折點,發(fā)生在K的叔叔來找K,他非常焦急不安,K以為叔叔只是太關(guān)心他了,其實叔叔只是在意K如果被定位有罪,只是會有辱門楣,給整個家族里的人帶來災(zāi)難。于是,K無法再若無其事地成為旁觀者了,為了整個家族的生育,為了自己在銀行里的職位,K接受了叔叔的建議,找了律師。而這成為了整個故事悲劇的開始。K在律師那里了解到,不僅是法院里法官在判定一個案件是否有罪的法律程序的拖沓繁冗,而且包括律師在內(nèi)也不敢質(zhì)疑法院的行事,因為他們害怕如果打破這種微妙的平衡,那么報復(fù)就會降臨在自身。所以,律師也開始巴結(jié)法院里只要有職權(quán)的人,他們也沾染上了某種習(xí)氣,不管是申訴書還是面對著雇用自己的人,他們只是一大堆客套形式主義的話,他們根本無法讓案件一步一步向前推動,而是在原地踏步,甚至利用和法院的某種關(guān)系,讓自己案件的被告人奴顏屈膝,依附于自己。K正是看到谷物商勃洛克這樣因此丟棄了自己的生活,放棄了自己的尊嚴,而毅然決然地解雇律師。K也見了一個為法官畫像的畫家,從他那里了解到一旦陷入某個案件里,就沒有辦法真正地?zé)o罪釋放,除了詭稱無罪和延緩無罪。但是,這兩種方法,一點都不會讓人輕松,只會讓人陷入循環(huán)反復(fù)地逮捕——釋放——逮捕——釋放,沒有辦法真正地獲得自由。K好像了解到很多關(guān)于法院的東西,但是越深入了解就越發(fā)現(xiàn)他沒有了解到的東西太多了,他看不見的東西也太多了。
       故事里暗示性地地方非常多,比如進入法院的門,比如和牧師談話地教堂,比如突然在雜物室里看到被懲罰鞭打的逮捕自己的威廉和弗朗茨。雖然整個故事有了結(jié)尾,但是整體內(nèi)容是沒有寫完的,一些人物關(guān)系也沒有展開。和牧師的談話非常有意思,牧師說的故事其實可以作為整個故事的一個概括,鄉(xiāng)下人明明看到法的門里透著光亮,但就是沒有辦法進入到里面去,最后死于奔波勞累。K認為這個故事是欺騙,但是牧師反駁了他,進而說受害者可以是守門的人,這無疑撇清了某種關(guān)系,作為連接著鄉(xiāng)下人和法的門的中間者,守門人似乎除了恪守職責(zé)外,只要透露哪怕一點點消息,即使是無用的,都可以算是一種同情或是對鄉(xiāng)下人的法外開恩,但是K用一句話就戳中要害——這會把謊言變成普遍準則。牧師把守門人依附在法的尊嚴上,認為質(zhì)疑守門人就是質(zhì)疑整個法律,這是在說服人們不要妄想挑戰(zhàn)整個法律體系,不要對法律存疑,因為那樣只會讓自己什么都得不到。
       當然,我還是有幾點不太明白,一個是關(guān)于握手的行為,出現(xiàn)在開頭,是跟弗朗茨還有格魯巴赫太太,不知道是不是對于一個有罪的人,人們都想敬而遠之,不愿意和他握手的寓意,另一個是無論從《城堡》還是《審判》,卡夫卡都將K和多名女子聯(lián)系起來,都莫名其妙,一見鐘情地產(chǎn)生感情的聯(lián)系,往往開始激情,中間懷疑,最后都討厭。不知道是不是和他的人生經(jīng)歷有關(guān)。
       雖然《審判》不完整,但某種意義上,和K的罪名一樣,都是未竟的。即使肉身死亡,但是罪名并未消失。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