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標準譯本新約圣經

出版時間:2008-12  出版社:霍爾曼圣經出版社  作者:亞洲圣經協會  
Tag標簽:無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文標準譯本新約圣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1條)

 
 

  •     有刪節(jié),原帖見 http://mondain.sodramatic.net/archives/244
      
      馮象, “中譯?新約?前言 — 那是你說的”:
      
       有鑒於此, 本卷夾注在簡短的釋義、重要的異文異讀之外, 擇要舉出舊譯一些典型的舛訛及語病, 以和合本為主, 兼及思高本. 例如?馬太福音?五章, 耶穌登山訓眾, 第一句「福哉, 苦靈的人」,夾注:「苦靈, 喻(甘願)貧賤. 舊譯虛心、神貧, 誤」. 分別指和合本、思高本的誤譯. 希伯來傳統, 「靈」(ruah, 希臘語: pneuma) 指人的生命之氣、整個的人、精神、靈魂; 「苦靈」(ptochoi to pneumati), 實際是一句希伯來/亞蘭語習語——耶穌與門徒百姓講亞蘭語, 故福音書所載非耶穌原話, 而是經後人整理編輯, 譯成希臘文的數個版本—— 指人在精神上或整個的人甘願貧賤; 絕不是要人「虛心」行事(謙虛), 或安於「神貧」(精神貧乏)的狀態(tài). 耶穌以舉揚貧苦人為「九福」之首, 否定傳統偏見, 指明了他的天國福音的一個核心理念.
      
      馬太福音 5:3a :
      
       μακ?ριοι ο? πτωχο? τ? πνε?ματι
      
      來源批判學(source criticism)認為太 5:3 //路 6:20 源于 Q, 原始的語錄應更接近路加福音, 沒有 τ? πνε?ματι ‘靈’(與格)的說法. (Luke = Q {A} ()8, 見 Q 文獻彙註 Q 6:20-21: the Beatitudes for the poor, hungry, and mourning, ed. Thomas Hieke, (Peeters, 2001), pp. 78—140.) 一般認為, τ? πνε?ματι 系馬太所增, 盡管在希伯來文里有對應的說法.
      
      諸家註者皆同意, 此處 πτωχο? 并不僅指物質上的‘貧困’, 而馬太所加的 τ? πνε?ματι 則更強調貧困者精神狀態(tài)、宗教信仰的方面. 而且這里的‘貧困’帶有正面積極的意義, 即窮人在精神上、‘靈里’的匱乏、絕望和對神的“依靠”、“渴求”. (見 Luz, Matth?us, ET Matthew 1-7, Hermeneia; Davies & Allison, Commentary on Matthew, ICC; Betz, Sermon on the Mount, Hermeneia; France, The Gospel of Matthew, NICNT; Hagner, Matthew 1-13, WBC; Gundry, Matthew, A Commentary on His Literary and Theological Art; Craig Keener, A Commentary on the Gospel of Matthew 等.)
      
      然而, 需要指出的是, 此處的添加并非馬太的發(fā)明, 因為馬太以前的 Q (=路加)已經指向“屬靈”方面的‘貧乏’, 馬太也無意取消所指的人在物質上的貧困. (見 Davies & Allison, Hagner, Betz, ad loc.)
      
      Betz 進一步指出, 所謂“靈里的貧乏”乃是一種對人的境況 condicio humana / la condition humaine 的洞見, 是人對必死和有限“困”境的自我認識, 與這一處境相應的態(tài)度即“謙卑”, 從而引申出他關于希臘(化)哲學的一番高見. Luz 也認為, 關于“靈里窮、困、貧、乏”究竟是指“靈里”內在的需要, 還是解作“謙虛卑微”, 兩者之間并沒有明確的界限, 因為在猶太人的傳統里兩者是重疊的.
      
      因此, 馮象的夾註說“舊譯虛心、神貧, 誤”是過于武斷的說法. 他認為“指人在精神上或整個的人甘願貧賤”的觀點也不妥. 實際上, “甘願貧賤”才是一種“舊譯”, 見于教父著作. Luz 指出(n. 56 引 Schlatter, Lohmeyer), 如果馬太要表達“甘願貧賤”的意思, 在希伯來文/亞蘭文(??? 或 ????)或者希臘文里(?κ?ν)有別的更合適的方式. Davies & Allison 則補充(p. 444), 認為“甘願貧賤”亦與馬太所傳不符. 此外, “苦靈”這個翻譯也難以讓人接受. 用“苦”來翻譯 πτωχο?, 再把“貧賤”的義項放在夾注里未免畫蛇添足.
  •   希望很快能在國內買到
  •   看似標新立異,其實翻譯的非常糟糕
    不如其神話翻譯的有價值
  •   糟糕在哪兒,樓上的能舉例說說嗎?
  •   傳教士翻譯的和合本: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fā)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馮的:
        愛是耐心,愛是仁慈;(愛)從無嫉妒,也不吹噓,不自大,不失禮。她不謀私利,不動怒,不記仇。她不喜不義,卻與真理同樂;凡事都寬容、信賴、充滿希望而忍受著一切。愛,永不會墜落。
  •   特別是中間的凡事,四個排比句,感情強烈,馮版瞬間被秒殺
  •   樓上只是在死認自己讀慣了的翻譯。
  •   人們總是學會了漢語的一板一眼,字正腔圓,卻總難學到漢語的優(yōu)柔。比如愛,永不會墜落,差一點就可以換換封面作心靈雞湯賣吧。
  •   最近在書店里逛,才了解到西方現代也有很多翻譯圣經的,并不因為有欽定本就止步,而且也并非在欽定本的基礎上從頭再來。希伯來語也好,希臘語也好,亞美尼亞語也好,我都不懂,只能看看英譯本的。關于哥林多前書的那段翻譯,我抄一段:
    Love suffers long and love is kind. Love has
    No jealousy and cannot boast and has
    No pride. Love isn't crude and doesn't seek
    Things for itself, is not provoked to anger,
    Nor counts up wrongs. Not gloating in misdeeds,
    Its happiness is truth. Love bears all things,
    Believes all things; it hopes and it endures.
    Love never falls. Yet prophecies will cease
    And tongues turn dumb and knowledge also vanish.
    We know only in part, we prophesy
    Only in part, yet when perfection comes,
    Then what is but a part will disappear.
    From ' The Restored New Testament' Translated by Willis Barnstone
  •   別的不說,和合本翻譯的是愛永不止息,馮翻譯的是愛永不會墜落。沒看過原文,不敢輕易評判,也不敢輕易說什么雞湯。 但看那個英譯本,用的是fall,明顯是墜落的意思,不是止息的意思吧。
    再查KJB, Charity never faileth:but whether there be prophecies, they shall fail,;whether there be tongues, they shall cease; whther there be knowledge, it shall vanish away.估計欽定本是根據對應的關系faileth 翻譯成止息吧,但fail 應該也有失敗的意思吧?
  •   有必要澄清一下,和合本不是從英王版翻譯的。歌林多書這一段,從字面講,"墜落”是硬譯。可是經文的本意是指失敗。翻譯成“愛,永不會墜落”,中文讀者也會困惑吧。當然,和合本的愛是永不止息也類似。
  •   “苦靈的人”,這個翻譯太好了!
  •   馮象博士的夾注透著一股自大,不過還是自有其價值。
  •   看他對張達明的反擊,該書已經打了折扣,翻譯圣經的人,更應該用主的包容去看待批評,而馮沒有做到,對圣經的領會有多少?我表示懷疑。我覺得張的質疑沒有錯,因為這是圣經,不容有半點虛假,否則就失去意義了,馮的態(tài)度讓人失望,那罵人的詩讓人看不出有半點對圣經的領會,虔誠的人還會把馮譯當圣經嗎?!
  •   這個愛是永不悔墜落,這個止息對應的墜落,
    在 彼得前1:24 草必枯干,花必凋謝; 譯作凋謝
    在 羅馬書 9:6 上帝的話落了空 譯作落了空
    原意的確是墜落、脫落、落下、消失的意思,但沒有沒有必要這么硬吧。
  •   他可能在個別詞語上過于計較,但一上升到句子和句群之間,在音節(jié)參差,錯落有致,適于朗讀 的音韻美上,要比合和本差一大截。
    正如詩譯家黃燦然所批評的,在白話與文言、書面與口語之間的張力把握
    不住,相雜相錯,語言就顯得毫無氛圍、不倫不類。
    不失禮 拘泥成詞,明顯沒有 不作害羞的事 舒展得開,
    不失禮,不喜不義 過于書面,
    下面的 充滿希望而忍受著一切 又過于白開水,
    兩向過于極端,放在一段之內,特別夾生。
    這樣的例子很多。
  •   歷代圣徒譯經,乃是為了神的榮耀。不信的學士譯經,乃是為了自己的榮耀,所以稍遇批評一點即著,無非是顯出人里面的罪來。譯經多年,還是不認識耶穌,也不認識自己,悲夫。
  •   馮先生早就說過自己不是基督徒。何況說不信的學士譯經,乃是為了自己的榮耀,不是主觀論斷他人嗎?這個好像也和耶穌的訓示不合吧?
  •   誰有敢說自己真正認識自己,更無論真正認識基督了。
  •   馮象抄襲的證據越來越多,見:http://s-h-c.org/forum/showthread.php?t=35884
  •   馮象老師去翻一下天主教教理也可以明白神貧的意思吧- -,為何會這樣……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