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 出版社:barnes&noble 作者:Michael Bradley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共濟會,1717年6月24日("圣約翰日")成立于英國倫敦的一個組織.名字Free-Mason字面之意為"自由石工",全稱為"Free and Accepted Masons".前身是中世紀的石匠行會,近代共濟會擺脫了石匠行會的"實踐性的石匠"性質(zhì),成為"思想性的石匠"、亦即投身社會改革的政治團體。共濟會并非宗教,在成立的初期屬于一種秘密結(jié)社,允許持有各種宗教信仰的沒有殘疾的成年男子加入,但志愿者必須是有神論者(可以是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印度教徒等)。近代共濟會對于神的解釋來自柏拉圖的《理想國》中對造物主的闡述,他們認為神是一位理性的工匠(理性的人格化),而宇宙是神-"宇宙的偉大建筑者"創(chuàng)作的手工品,宇宙的秩序(作品的外形)來自神賦予的理性,這個外在的宇宙稱為大宇宙(Macrocosm);而每一個人類都是宇宙的影子也就是神的復制品"小宇宙"(Microcosm),然而由于材料的先天性的缺陷,這個復制品總是不完美的。然而如果人能夠以理性為準繩,以道德為工具,不斷地修正自身精神上的缺陷,那么最終人能夠憑借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也就是完成了"內(nèi)在神殿"的建造,成為完美的"石工導師"并且進入神的領(lǐng)域。共濟會會員("石匠")建設(shè)"所羅門神殿"的過程象征著人追求理性和自身完善的過程,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是一種先進的思想觀念。通過奉行理神論的理想,共濟會發(fā)起了啟蒙運動并且在不到50年時間里迅速擴散到西歐、中歐和北美,建立起可以和天主教會匹敵的巨大體系。孟德斯鳩、歌德、海頓、薩德侯爵、莫扎特、菲特烈大帝、華盛頓、富蘭克林、馬克·吐溫、柯南道爾、加里波第......無數(shù)共濟會會員的名字如同星光一般閃耀在西方近代史的夜幕之中。共濟會給英國帶來的一大負面影響則是使其喪失了肥沃的北美殖民地,北美獨立運動的先驅(qū)者幾乎全部都是共濟會會員,簽署《獨立宣言的》56人中有53名共濟會會員。今天的共濟會大約有600萬名會員,其中英國約100萬、美國約400萬、法國約7萬。陰謀論者認為共濟會與新世界秩序有關(guān),特別是那些自稱“光明會”會員的人。有些人甚至指稱共濟會是個玄秘組織。 由于共濟會行事神秘低調(diào),可能因此引發(fā)諸多流言,然而事實上共濟會會員在社會上受人敬重,而且耗費許多時間與金錢參加慈善活動。共濟會除了有趣的握手方式之外,還有不為人知的內(nèi)幕。共濟會遍布全球,會員來自社會各行業(yè)各階層。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