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嘜時代

出版時間:2005-11  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作者:羅貴祥(編),文潔華(編)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羅貴祥在前言里問道:為什么是七十年代呢?因為那是香港本土文化開始正式變成主流的年代,是香港土生土長的年輕人成為主導消費者的年代,同時也是粵語片全面取代國語片的年代。似乎是從這時開始,香港的獨特面貌才真正顯露出來。如封面所示,所謂“雜嘜”就是Hybridity,就是混雜。這種混雜的文化樣貌在當時的電影中也體現(xiàn)出來。本書收入的18篇論文從電影出發(fā),焦點卻落在了香港文化和香港社會上。其中,關于性別的幾篇最有趣,洛楓寫的是《從玉女到Tomboy——論蕭芳芳的“ 林亞珍”形象》,文潔華寫的是《奇女子狄娜——七十年代香港情色電影的個案研究》,透過對女性轉換社會面具的分析,凸顯出香港文化性格的形成其實是一個博弈的過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雜嘜時代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奬頒獎典禮終于完滿結束,在頒獎禮上,大會特別加插了一個紀念香港第一出電影的特輯。那出電影拍攝在一百年前,換句話說,港產片已在不知不覺間邁入了第一百個年頭。適逢這一年合拍片成風(幾出得獎的大片都是合拍片:《葉問》、《赤壁》、《畫皮》等),合拍的港產片均要符合內地的審查制度,在某種程度上,口味更“遷就”了內地觀眾,港產片一時間被評為“港味”盡失。千禧年代的“夢工廠”似乎越來越擠不下“夢”了,隨而代之的是面對嚴峻的“現(xiàn)實”: 沒有內地市場,就很難找到投資人開戲;合拍片有時集中在內地宣傳,忽略香港;中小型電影投資開拍困難,有老板肯投資的話,制作人也要自己承擔部分風險。最終,贏了票房輸了口碑的港產片近幾年比比皆是,就是找不到一出“原汁原味”的。這不得不令我們懷念起七十年代的港產片來,那時邵氏的國語武打片沒落,剛掘起的嘉禾有計劃性建立一種“本土文化意識”的制作策略,屬于當時“本土化”的粵語片正式復蘇,觀眾爭先恐后的買票入戲院捧“許氏兄弟”、“林亞珍”的場,《七十二家房客》為粵語喜劇電影開創(chuàng)了先河,新浪潮的導演在七十年代中后期紛紛從電視臺轉戰(zhàn)電影工業(yè),拍攝的一系列最富創(chuàng)意最實驗性的作品,開拓了影史上的一個新局面。
      要了解我們?yōu)樯趺磿蝗痪拺哑鹌呤甏碾娪?,必先看清楚我們懷七十年代的甚么“舊”。七十年代被普遍認為是香港人建立本土文化主流意識的重要階段,是一個充滿“突破性和顛覆性”的年代,電視方面,《點止咁簡單》的“林亞珍”成為“懷舊潮流里不斷被復制的符號”(見書第76頁),括號里的與其說一個“丑女”,不如說是一種突破女性模式規(guī)限和社會禁忌的意識形態(tài)。劇里的“林亞珍”是一個“反映社會世情觀察者,轉變而為救助社會、改良人性的拯救者?!?見書第86頁),劇外的“林亞珍”的正身簫芳芳在主持《點止咁簡單》的人物專訪中多次觸及現(xiàn)代生活中各個層面的社會問題,所以說“林亞珍”的意識形態(tài)一方面拒絕了性別定型,對抗社會建制,另一方面?zhèn)鬟f了本土化的關懷與認同,具有很濃厚的本土“時代意義”。歌曲方面,歌神許冠杰自作自唱的粵語流行曲,唱出了好一大部分人的心聲,講港人愛港,講打工仔如何“涯世界”,講加價熱,反映的都是七十年代獨有的人情味和草根味,不是像現(xiàn)在只有一個腔調的情歌訴說“失戀有多慘”。電影方面,嘉禾取代了邵氏管領香港影壇風騷,同時亦改革了香港電影的制作模式,從此大銀幕上不再只有邵氏很公式化的武打片,逐漸涌陣現(xiàn)能觸動本地觀眾的,努力把香港本地化的不同類型的電影。這些流行文化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漸漸推動本土意識文化的增長,換句話說,我們懷的“舊”──就是相對現(xiàn)在來講,我們更容易在七十年代中找到屬于自己/對方的文化認同。例如我們看當時新浪潮導演許鞍華的電影,她鏡頭下的“香港”一定比現(xiàn)在很多新晉導演拍的更貼近社會問題,更有本土風貌(她的《天水圍的日與夜》便是另一個宣布本土化成功的明證)。
      七十年代除了是一個“雜嘜時代”(書中指“雜嘜”是真正的混亂、“納雜”意思),更是香港本土化的一個起步。我們之所以愿意接受當時的“雜嘜”,是因為待本土化成熟后,“雜嘜”會變成一個集體認同的概念,“左縫右補地重建一個在過渡期中可以安定人的文化身份。”(見前言),這就是“雜嘜文化”的最厲害的地方,也就是書中一直所要強調本土文化意識的重要性。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